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附件区肿块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2 19:48
【摘要】:目的 (1)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附件区肿块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其对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2)对比手动勾画轮廓取样法和球自动取样法所得三维能量血管指数对附件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结果的差异。 (3)比较3D-CEUS和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3D-PDA)对附件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 方法 (1)对38例附件区肿块先后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和3D-CEUS检查,观察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灌注特征,分析其血管的空间分布及形态特点。将3D-CEUS图像显示的肿块血管分为5型,以第Ⅴ型为恶性作为诊断标准,对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经病理结果或随访肿瘤消失印证。分析3D-CEUS与2D-CEUS相比对临床诊断的影响。 (2)对41例附件区肿块行3D-PDA检查。分别运用体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OCAL)软件中的手动勾画轮廓法和球自动取样法,测量肿块的血管指数(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画出各指数预测恶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比较不同取样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3)对38例附件区肿块先后行经阴道3D-PDA、2D-CEUS与3D-CEUS检查。重建两种三维图像,分析肿块血管特征并分型。两种三维图像显示的血管均可分为5型,以第Ⅴ型为恶性鉴别良、恶性肿块,比较两种三维图像的准确性间的差异。 结果 (1)92.9%(13/14)的恶性肿块3D-CEUS显示为血管密集杂乱地分布于肿瘤实质内,走行迂曲,内径不规则变化。24例良性肿块中1例成熟型畸胎瘤可见囊壁增强,囊内无增强;6例囊性含乳头肿块囊壁增强并清晰地显示,其中3例可见乳头内弱点状增强;17例实性肿块血管分布稀疏,52.9%(9/17)肿块内部可见短小或纤细规则的血管,29.4%(5/17)可见规则的分支血管伸入肿块内部,17.6%(3/17)的肿块内部无血管显示。3D-CEUS与2D-CEUS相比,94.7%(36/38)的病例能增加一些诊断信息,但没有改变临床诊断。 (2)VOCAL软件中两种取样方法所得血管指数预测附件区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3)3D-CEUS和3D-PDA鉴别诊断附件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度分别为92.1%和89.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3D-CEUS能清晰地显示附件区肿块血管的立体构造,与2D-CEUS相比,能增强检查者的诊断信心,可作为其有益补充,用于协助临床鉴别良、恶性肿块。 (2)VOCAL软件的不同取样方法不影响3D-PDA的血管指数对附件区肿块的鉴别诊断结果。 (3)3D-CEUS能更清晰地显示微血管,但目前对附件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与3D-PDA相比无明显优势。
【图文】:

卵巢转移癌,血管,肿块,囊实性肿块


—1附件区肿块血管分型示意图(箭头示囊内乳头,红色线条代表肿块血管)

卵巢转移癌,囊实性肿块,线状,点状


—2卵巢转移癌(库肯勃格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B超检查对绝经后妇女附件肿块定性诊断的价值——附72例分析[J];肿瘤防治杂志;1999年02期

2 吴志峰,祁云河;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S1期

3 李敏健;乳腺肿块的X线鉴别诊断(附34例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4 张环宇 ,朱昆生 ,张安晋 ,宋元元;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12期

5 汪洁,汪清;肾上腺肿块磁共振成像初步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年09期

6 朱振祥!201900,姜永生!201900,吴利忠!201900;体表肿块CT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04期

7 刁玉敏;儿童上颈部肿块37例误诊分析[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8 王三明,李建文,许庆文,陈小东;甲状腺癌伴气管后肿块1例[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张玉焕;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4期

10 朱彬,曹然,郑建忠,许欣;钼靶X线对肿块显示不明确的乳腺癌诊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庚寅;;男,37岁,皮下肿块[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附件3.“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传播奖”名单[A];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燕娜;郭良云;黄敏;李沿江;李车英;;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乆窝肿块的诊断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陶振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二例肠道肿块的体会并文献复习[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晓晓;贾懿;计静丹;周建桥;陈曼;詹维伟;;构建预测肿块BI-RADS-US分级的数学模型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6 ;附件1:“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名单[A];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病例[A];湖北省影像学乳腺癌早期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8 高永红;王锡霞;安军;高清泽;张国建;邢莉;袁洪恩;;抗菌素加西黄丸治疗颈部炎性肿块疗效观察[A];西黄丸临床应用研究论文集[C];2009年

9 李立锋;;超声诊断在浅表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顾新刚;夏寅娟;吴e,

本文编号:2647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47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b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