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磁共振检查测定心肌病心功能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05 04:07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屏气磁共振电影法来测量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标值,探讨磁共振技术在评价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使用西门子MAGNETOM Verio3T核磁共振扫描仪对12例梗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3例非梗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1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扫描,利用屏气法配合心电门控方法,采用多个序列扫描。扫描过程中,使用HASTE、turbo FLASH、true FISP等序列对心脏的形态、功能、心脏灌注、心肌的活性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利用Argus心脏功能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评估,并利用勾画心内外膜的方法进行后处理,获得心功能指标。使用t检验法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扩张型心肌病及正常志愿者组两两组之间的EDV、ESV、SV、CO、EF均值差异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正常志愿者组之间的ED心肌厚度、ES心肌厚度、心肌增厚率均值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组的EF均值(81.93±5.23)%较正常志愿者组(65.96±8.42)%偏高、ESV均值(15.75±8.18)ml较正常志愿者组(31.07±11.05)ml明显偏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值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组的EF均值(39.81±15.26)%较正常志愿者组(65.96±8.42)%明显偏低,CO均值(3.37±0.95)L/min较正常志愿者组(4.40±1.05)L/min也偏低,ESV均值(87.80±41.11)ml较正常志愿者组(31.07±11.05)ml明显偏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组的ED心肌厚度均值(9.68±1.87)mm较正常志愿者组(10.53±3.15)mm偏低,心肌增厚率均值(52.90±38.91)%较正常志愿者组(81.76±52.48)%明显偏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组的ED心肌厚度均值(13.01±3.00)mm较正常志愿者组(10.53±3.15)mm偏高, ES心肌厚度均值(24.75±6.42)mm较正常志愿者组(15.33±2.40)mm明显偏高。肥厚心肌病患者中,心肌灌注扫描出现6例心肌低灌注区,其中3例左室侧壁,3例在左室下壁及间隔壁。心肌活性扫描,14例出现延迟强化,其中心肌中层强化10例,心内膜下强化2例,,透壁强化2例。 结论:心脏磁共振检查可以作为准确诊断心肌病及评价心功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心脏磁共振检查形态、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心肌活性多参数分析可以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价心功能。
【图文】:
节段.心尖部分为4个节段,外加心尖顶部共17个节段,如果从心尖部到基底部将短轴切面由中心向外周排列起来则构成一个靶心图,其状似牛眼,故又称“牛眼图”(见图1、图2)。17节段名称如下:(1)基底前段;(2)基底前间隔段;(3)基底下间隔段;(4)基底下段;(5)基底下外侧段;(6) 基底前外侧段;(7)中间前段;(8)中间前间隔段;(9)中间下间隔段;(10)中间下段;(11)中间下外侧段;(12) 中间前外侧段;(13)心尖前段;(14)心尖间隔段;(15)心尖下段;(16)心尖外侧段;(17)心尖。图1 “牛眼图”分解图图2 “牛眼图”集合图
节段.心尖部分为4个节段,外加心尖顶部共17个节段,如果从心尖部到基底部将短轴切面由中心向外周排列起来则构成一个靶心图,其状似牛眼,故又称“牛眼图”(见图1、图2)。17节段名称如下:(1)基底前段;(2)基底前间隔段;(3)基底下间隔段;(4)基底下段;(5)基底下外侧段;(6) 基底前外侧段;(7)中间前段;(8)中间前间隔段;(9)中间下间隔段;(10)中间下段;(11)中间下外侧段;(12) 中间前外侧段;(13)心尖前段;(14)心尖间隔段;(15)心尖下段;(16)心尖外侧段;(17)心尖。图1 “牛眼图”分解图图2 “牛眼图”集合图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2;R542.2
【图文】:
节段.心尖部分为4个节段,外加心尖顶部共17个节段,如果从心尖部到基底部将短轴切面由中心向外周排列起来则构成一个靶心图,其状似牛眼,故又称“牛眼图”(见图1、图2)。17节段名称如下:(1)基底前段;(2)基底前间隔段;(3)基底下间隔段;(4)基底下段;(5)基底下外侧段;(6) 基底前外侧段;(7)中间前段;(8)中间前间隔段;(9)中间下间隔段;(10)中间下段;(11)中间下外侧段;(12) 中间前外侧段;(13)心尖前段;(14)心尖间隔段;(15)心尖下段;(16)心尖外侧段;(17)心尖。图1 “牛眼图”分解图图2 “牛眼图”集合图
节段.心尖部分为4个节段,外加心尖顶部共17个节段,如果从心尖部到基底部将短轴切面由中心向外周排列起来则构成一个靶心图,其状似牛眼,故又称“牛眼图”(见图1、图2)。17节段名称如下:(1)基底前段;(2)基底前间隔段;(3)基底下间隔段;(4)基底下段;(5)基底下外侧段;(6) 基底前外侧段;(7)中间前段;(8)中间前间隔段;(9)中间下间隔段;(10)中间下段;(11)中间下外侧段;(12) 中间前外侧段;(13)心尖前段;(14)心尖间隔段;(15)心尖下段;(16)心尖外侧段;(17)心尖。图1 “牛眼图”分解图图2 “牛眼图”集合图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2;R54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珍团;余建群;张优仪;袁红梅;白红利;朱培菊;;64-MDCT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应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2 栾云;唐立钧;王德杭;;双源CT不同R-R间期间隔法在定量评估左心功能中的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2期
3 喻杰;陈艳;韩萍;史河水;刘永华;吕清;;双源CT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心功能和室壁运动:与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10期
4 王慧峰;邬冬梅;汤嘉宁;刘卓敏;;心肌磁共振显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测定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07期
5 张
本文编号:2649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4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