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双上肢缺失残疾人初级运动皮层功能重组fMRI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4:09
【摘要】: 目的:人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大脑皮层能进行功能重组。以往对于肢体截断后脑可塑性变化的研究表明,未受损且具有完整传入神经的肌肉和皮肤的皮质代表区会向邻近的截肢部位原来的代表区扩展。我们观察到,现实生活有一些自小就失去双上肢的残疾人,他们中有一部分通过长期训练,用脚能做很多精细的工作,如写字、作画、雕刻、编篮子等。那么,这些具有高度足部运动技巧的残疾人的大脑皮层发生了怎样的重组呢?那些有较高脚部运动技巧的残疾人和无特殊脚部运动技巧的残疾人的大脑皮层的差异又在哪里?关心残疾人、重鼓残疾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有或无脚部特殊才能的双上肢缺失残疾人初级运动皮层的重组,了解足部高度运动技巧获得的神经机制,这对残疾人康复以及开发残疾人肢体潜能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材料和方法:对两名具有高度足部运动技巧的双上肢缺失残疾人、一名无足部特殊运动技巧的残疾人做了静息状态、实际屈伸右侧脚趾运动状态及想象屈伸右侧脚趾运动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扫描。10例与之年龄、教育程度、性别相匹配的右利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进行静息状态、实际及想象右侧手指运动和右侧脚趾运动状态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任务状态下的实验采用区组设计,由Goldwave软件设计刺激程序,通过听觉通道刺激器将刺激呈现给受试者。数据分析采用SPM2软件。定义P值<0.001具有显著差异,产生脑激活图,重点观初级运动皮层和初级感觉皮层的激活情况。采用互相关分析发来分析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从而得到脚区与手区间的功能连接度。 结果:10例正常受试者手指与脚趾运动的激活部位与经典的初级运动区定位图一致。对于3例残疾人受试者在执行实际屈伸右侧脚趾运动,及执行想象屈伸右侧脚趾运动时除了激活了经典的脚趾运动区外,还激活了原先的手代表区。具有高度足部运动技巧的2位残疾人受试者在执行实际屈伸右侧脚趾运动时还同时激活了对侧中央后回的手感觉区。3位双上肢缺失残疾者手区与脚区间的功能连接度较正常受试者明显增高,而3者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截肢后脑皮质的重塑并不只局限于截肢代表区的邻近皮质。原先手的初级运动代表区也参与脚趾的运动,达到了初级运动皮层的功能重组。双上肢缺失残疾人有可能开发其自身肢体潜能的能力,并且经过训练,其能力可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脑可塑性及皮层功能重组的研究对于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图文】:

曲线,钩形,膝部,中央前回


其特定的区域。中央前回(图3)在解剖上可分为上膝部、中膝部及下膝部,中膝部的曲线在中央沟表面形成一个特殊的窦形结构,,在人脑标本及磁共振图像横断位上呈几形或。形,在矢状位上呈钩形(图4)。Yoursy等发现手指运动的初级运动皮层即位于中央前回的。区或8区,其在矢状位上呈钩形。在正常人的脑结构图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结构(图5)o

曲线,中央后回,膝部,中央前回


与中央旁小叶后部,与躯体运动皮质定位相似。1997年,Yoursy等[13〕利用功能磁共振和人体标本发现,手的运动代表区有其特定的区域。中央前回(图3)在解剖上可分为上膝部、中膝部及下膝部,中膝部的曲线在中央沟表面形成一个特殊的窦形结构,在人脑标本及磁共振图像横断位上呈几形或。形,在矢状位上呈钩形(图4)。Yoursy等发现手指运动的初级运动皮层即位于中央前回的。区或8区,其在矢状位上呈钩形。在正常人的脑结构图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结构(图5)o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4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琴;林富春;雷皓;;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J];波谱学杂志;2010年03期

2 马莹华;冯洪波;唐一源;张晔;李长军;;抑郁症情绪认知加工中的特征负激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3 张晔;冯士刚;冯洪波;董峰;唐一源;;负激活脑区相互作用的任务相关性[J];科学通报;2008年07期

4 缪鸿石;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二)[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6年01期

5 宋治;对脑可塑性理论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1997年03期

6 周士枋;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研究及康复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年07期

7 霍焱,张永文,张莉琴;脑卒中康复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6期

8 胡艳敏;按摩对人体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年01期

9 由行;新生儿颅内出血后的脑可塑性观察1例[J];新医学;1999年01期

10 朱镛连;脑损伤康复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敏;钱若兵;傅先明;齐印宝;魏祥品;王昌新;刘影;牛朝诗;汪业汉;;静息状态下海洛因成瘾者伏核功能连接的fMRI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明利;张晓波;刘炜;金征宇;;CT灌注负荷试验评价慢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3 刘功禄;赵永波;;神经精神障碍疾病静息态fMRI研究[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周媛;梁猛;蒋田仔;田丽霞;刘哲宁;刘海洪;匡凡;;首发精神分裂症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的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于春水;;早期盲人脑可塑性的多模态MRI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广钦;付昱;阳冬梅;吴才宏;程和平;;β_1肾腺能刺激通过激活L-型钙通道增加大鼠心肌细胞静息状态钙火花发放频率[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余进成;;借学科渗透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一道物理与生物相结合的题目说起[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薇玢;吕清;王新房;谢明星;王静;贺林;陈玉媛;段利科;;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静息状态下T2DM患者心肌灌注特点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方平;高文武;谭跃萍;王小涛;谢启东;;心肌伸展超声评价静息状态下心肌心内膜缺血[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章瑜;薛志敏;刘哲宁;刘海洪;张会然;;静息状态下的服用阿普唑仑后的双盲,随机对照脑功能研究[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指导专家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谭建聪 记者 夏冰冰;心率偏快 多做“强心运动”[N];医药导报;2009年

2 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怎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分极[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3 沈洁;血压计不能测量肺动脉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4 赵强;如何对待临界高血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魏开敏;怎样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性?[N];大众卫生报;2005年

6 袁一雪 陈上;七天长假超出人类心理极限?[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余丽;测量血压要按时定位[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北京世纪坛医院 李淑芬;安全度夏也需保暖[N];保健时报;2008年

9 车芷君;人到老年易缺氧[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10 副主任医师 周曼;关于咳嗽[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毅;基于ICA方法的针刺效应网络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加俊;脑梗死后脑可塑性机制及针刺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娄莉;大鼠健侧颈7神经移位桥接对侧患肢神经后体感皮层和运动皮层的功能重组[D];复旦大学;2004年

4 叶恩茂;睡眠剥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5 尹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功能及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杨虹;静态功能磁共振之方法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罗燕;针刺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突触重建促进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任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N-back任务和静息状态脑功能连接差异的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9 万东;梓醇促神经修复作用及其脑可塑性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孙贵新;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最佳术式及相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峰;双上肢缺失残疾人初级运动皮层功能重组fMRI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焦静静;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建模与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程彦华;述情障碍者的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陈鹏;针刺大陵穴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功能磁共振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李宁娜;肝风内动型帕金森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赵景茹;脑可塑性在卒中后自我恢复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7 周炳;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在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何俊锋;量化信息加工时的注意性扫描与眼动扫描的皮层定位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廖海燕;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静息状态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易嘉龙;男性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9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59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