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CT对脑缺血的价值:动物试验与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07:39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更接近人类,并且可以再通的猴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使之适合进行各种临床常规影像学检查;利用灌注CT技术显示猴MCAO后24小时之内血流动力学随时间的演变情况;探讨灌注CT对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阐明灌注CT对显示脑缺血半暗带的价值。 第一部分:猴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动态灌注CT研究 材料和方法:6只成年猴,体重4~6Kg,雌雄各半。麻醉满意后在DSA下制作模型。暴露并穿刺股动脉,置入5F导管鞘,引入4F导管至主动脉弓,,行主动脉弓造影。将4F导管分别置于左、右颈总动脉,造影观察两侧颈内动脉表现,选择血管走行较平直的一侧进行栓塞。4F导管保留在颈总动脉内,沿4F导管引入3F-SP导管的导丝(直径0.021英寸),超选至大脑中动脉的某一较大分支,如角回支,反复牵拉并旋转导丝刺激血管内膜以利于血栓形成。 每只动物在MCAO前均进行CT平扫、灌注CT、MRI平扫。灌注CT可计算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等四种参数图。MCAO后2、4、8小时分别行CT平扫和灌注CT检查。MCAO后8小时撤除导丝,使闭塞血管再通。再通后16小时(相当于MCAO后24小时)再行CT平扫、灌注CT、MRI平扫。若动物存活则在MCAO后1周复查MRI平扫,检查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行TTC染色和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 结果:MCAO前灌注CT显示生理状况下猴大脑皮质、髓质、基底节灌注状况不同,皮质和基底节灌注量明显高于髓质。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只动物出现梗死,其中2只为一侧大脑半球局灶性梗死,2只为双侧 大脑半球局灶性梗死:另2只动物在术中死亡。 MCAO前及MCAO后各时间点缺血对侧半球与缺血同侧半球非缺血区, 包括皮质、髓质、基底节的CBV、CBF,两侧半球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两侧半球非缺血区皮质、髓质、基底节的CBV值在MCAO之前及MCAO 之后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皮质和基底节CBF在MCAO之后各时间点均 较MCAO之前下降,MCAO后2小时CBF下降至MCAo前80%的水平, MCAO后2~4小时CBF持续下降,4~24小时稳定在MCAO之前60%水 平。髓质CBF在MCAO之前以及MCAO后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 MCAO后2小时灌注CT可见低灌注区,表现为局部CBF下降,CBV 下降,MTT延长,TTP延长或者为几 MCAO后2小时CBV图中低灌注区面积小于4、8、24小时,后3个 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CBF、MTT、TTP图中低灌注区面积在MCAO后各 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O后2小时**V图中低灌注区面积小于**F、 MTT、TTP图中低灌注区面积,4、8、24小时各灌注参数图中低灌注区面 积无显著性差异。MCAO后2小时“CBF>CBV”的面积约占CBF图中低 灌注面积的76%。随缺血时间延长“CBF>CBV”的面积与CBF图中低灌 注区面积的百分比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MCAO后低灌注区CBF值随时间延长而下降,2小时最高,后3个时 间点无显著性差异。***O后2小时**P较其它3个时间点延长。***O 后各时间点*SV、**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MCAO后 2小时“ CBF—CBV”区的相对脑血容量(iBV)和相对脑 血流量(iBF)均低于“CBF>CBV”区,“CBF>CBV”区的CBV基本 维持正常,CBF下降约500。 第二部分:灌注CT对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36例脑缺血患者,起病时间2小时~34天,在CT平扫 后立即行灌注CT检查。CT平扫己显示低密度梗死灶病例,选择梗死面积 最大的层面行灌注CT检查;CT平扫未见梗死灶的病例,根据症状、体征 推断可能发生缺血的层面行灌注CT检查,并在起病后1周之内复查CT平 扫或行MRI检查。测量梗死对侧大脑半球及梗死同侧半球非缺血区皮质、 髓质、基底节的各灌注参数,比较两侧半球非梗死区灌注参数。根据CT平 2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扫和灌注CT表现将病人分为梗死和缺血两组。CT平扫和灌注CT均显示缺 血的病人为梗死组,测量CT平扫低密度面积以及各灌注参数图中低灌注区 面积,比较低灌注中心区和周边区的相对灌注参数。CT平扫未见缺血灶而 灌注CT至少两个以上灌注参数图显示低灌注的病人为缺血组,根据随诊影 像表现将低灌注区分为梗死和非梗死两部分,分别计算其相对灌注参数,筛 选出区分梗死和非梗死组织的相对灌注参数阈值,比较各阈值的敏感性、特 异性及判别正确率。 结果:34例灌注 CT扫描获得成功。梗死组 15例,灌注 CT表现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816.1
本文编号:2669390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8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晶,郭玉璞,赵庆杰;脑梗死后细胞骨架和暗神经元的变化[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1期
2 高晶,郭玉璞,谭静江,李增会,刘志兰,江涛;组织学方法界定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可行性探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669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6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