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64层螺旋CT肺静脉影像解剖研究及其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20-05-19 21:32
【摘要】: 目的:研究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类型、肺静脉开口大小、形状、心动周期中的变化规律、静脉间鞍厚度、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开口距离及肺静脉主干大小和形状随走行的变化规律,提供正常活体肺静脉影像解剖数据,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及胸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信息。方法:收集排除影响肺静脉疾病的资料104例(男性67例,女性37例,年龄27~86岁,平均年龄59.33岁),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后,先用VR、MIP分析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类型;再用血管分析软件自动测量75%R-R间期的肺静脉口及主干长径和短径、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口距离,计算肺静脉口指数;在VIE图像上观察肺静脉开口情况,测量静脉间鞍厚度;测量左心房体积,分析肺静脉口长径、短径和肺静脉口指数与左心房体积的相关性。以相同标准收集20例影像资料(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75岁),从5%R-R间期开始依次递增10%重建肺静脉口轴位影像,测量肺静脉口长径、短径及截面积,以观察上述指标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规律。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ANOVA及样本均数的t检验,比较标准四支肺静脉中左右、上下、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肺静脉开口的大小、指数以及左右和不同性别静脉间鞍厚度、各支肺静脉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开口的距离和肺静脉口支出现率,应用相关分析分析肺静脉口径、指数与左心房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标准四支肺静脉81例(77.8%),副右肺静脉10例(9.6%),左侧肺静脉共干8例(7.7%),副左肺静脉3例(2.9%),副右肺静脉合并左侧肺静脉共干1例(1.0%),最上肺静脉1例(1.0%);标准四支肺静脉中,上肺静脉口径大于下肺静脉口,右肺静脉口径大于左肺静脉口(P=0.000);右肺静脉口指数大于左肺静脉口,左上、下肺静脉口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其余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侧静脉间鞍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1);男性肺静脉口较女性肺静脉口大(P0.05);男女性肺静脉口指数和静脉间鞍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P=0.210)。大于或等于70岁组与50-59岁组的左上肺静脉口短径及右上肺静脉口指数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44),其余年龄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肺静脉口径与左心房体积有一定正相关性(P0.05)。各支肺静脉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口距离不同,左右、上下肺静脉间具有显著差异(P=0.001),左上肺静脉口距第一分支距离男女性间有显著差异(P=0.000);肺静脉口支出现率以右下肺静脉最高(74.7%),左上肺静脉最低(3.2%)。肺静脉主干汇入左心房时部分(55.6%)左下肺静脉口径逐渐减小,其它三支肺静脉口径逐渐增粗,四支肺静脉形状都是逐渐变扁。心动周期中肺静脉口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其最大长径、短径及截面积出现在35%~45%时相,其最小长径、短径及截面积出现在75%~5%时相。结论:64层螺旋CT肺静脉血管成像能为临床提供全面、精确的肺静脉解剖学信息;肺静脉解剖变异较大,各支肺静脉大小、形状及肺静脉口支出现率各不相同,心动周期中肺静脉口大小是变化的,静脉间鞍厚度差异较大,部分左下肺静脉汇入左心房时其口径逐渐变小,在评价其狭窄时应特别注意。
【图文】:

静脉,肺静脉口,肺静脉,短径


图 1~8 使用血管分析软件重建肺静脉腔内血管影像,结合 VR 确定肺静脉口位置,自肺静脉口开始每间隔 5mm 测量肺静脉主干长径和短径。Figure.1~8 The image of PV is reconstructed with vessel analysis softwareand the location of pulmonary venous ostia is confirmed associating with VR.The caliber of pulmonary venous trunk are measured at the locations atintervals of 5 mm,starting from the pulmonary venous ostia.

左心房,肺静脉口,肺静脉,短径


图 1~8 使用血管分析软件重建肺静脉腔内血管影像,,结合 VR 确定肺静脉口位置,自肺静脉口开始每间隔 5mm 测量肺静脉主干长径和短径。Figure.1~8 The image of PV is reconstructed with vessel analysis softwareand the location of pulmonary venous ostia is confirmed associating with VR.The caliber of pulmonary venous trunk are measured at the locations atintervals of 5 mm,starting from the pulmonary venous ostia.
【学位授予单位】:泸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8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祥;漆军;黄新文;唐光才;兰永树;高礼明;;64层螺旋CT在肺静脉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08期

2 柏本健,辛凌澎,王春贵,万峰,王吉秋;瓣膜置换同时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口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06期

3 赵亮;孟小茜;张家友;姜其钧;赵学;刘士远;廖德宁;;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口解剖形态学:CT二维及三维重建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柏本健;钟志欢;辛凌澎;王春贵;王均志;杜日映;;直视下射频消融肺静脉口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14期

5 唐闽,姚焰,张劲林,曾治宇,王方正,张澍;肺静脉口周消融造成去迷走效应对心房颤动消融效果的影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年02期

6 袁义强,马业新,刘怀霖,于力,牛思泉,陈宏卫,赵育洁,王瑞敏,孙俊华,孙运,高艳霞,陈玉珍;持续心房颤动时肺静脉口部有效不应期变化的时间进程及其逆转[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年03期

7 陈国方,陈晓敏,江隆福,叶红华,刘旭;肺静脉口点状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J];浙江临床医学;2004年01期

8 陈慧敏,Edward Rowland,曾欣,温红梅,董俊泽;射频消融双上肺静脉口治疗心房颤动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年03期

9 许力舒;姜述斌;吴忠东;帕尔哈提;武刚;吴致安;单文生;;Ensite 3000引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的初步探讨[J];新疆医学;2006年06期

10 王均志,杜日映,范作文,孟宪章,孙海燕,陈超;超声消融肺静脉口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照谦;王树春;杨志强;贾崇富;杨延宗;孙喜霞;王海燕;;中国人肺静脉口多层螺旋CT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世军;张树龙;高连君;杨延宗;刘金秋;尹晓盟;董颖雪;林治湖;;肺静脉与心房电连接肌束在肺静脉口部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3 孙勇;王建安;付国胜;蒋晨阳;赵林水;刘少稳;董建增;;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口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体会[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孙勇;蒋晨阳;傅国胜;何红;赵林水;刘少稳;董建增;;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口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体会[A];2006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孙勇;蒋晨阳;傅国胜;何红;赵林水;刘少稳;董建增;;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口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体会[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唐恺;马坚;麻付胜;贾玉和;张澍;;应用CartoMerge技术指导环肺静脉口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初期体会[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钟敬泉;荣冰;岳欣;郑兆通;朱清;黎莉;张薇;;三维电解剖标测及单根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以环肺静脉口电隔离术为核心方法联合治疗心房颤动[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树龙;董颖雪;李世军;高连君;刘金秋;尹晓盟;林治湖;杨延宗;;特发性心房颤动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肺静脉口直径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树龙;董颖雪;李世军;高连君;刘金秋;尹晓盟;林治湖;杨延宗;;特发性心房颤动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肺静脉口直径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张树龙;迟贤国;赵宏伟;高连君;李世军;林治湖;杨延宗;;最紊乱的心房颤动波在肺静脉内分布特点[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英红;256层螺旋CT对左心房肺静脉解剖及成像质量辐射剂量的评价[D];山东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光祥;64层螺旋CT肺静脉影像解剖研究及其临床价值[D];泸州医学院;2009年

2 国建萍;肺静脉和左心房在犬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中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3 张丽琴;64层螺旋CT多种三维重建左心房肺静脉系统的形态学评价[D];南昌大学;2013年

4 林明宽;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形态结构CT成像改变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阳;多层螺旋CT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纪琳;16层螺旋CT肺静脉开口处管径测量及变异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7 荣冰;CARTO及单根环状电极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陈红武;心房颤动不同治疗方法的随访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嫣;64层螺旋CT多种三维重组对左心房肺静脉系统的形态学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春艳;脑钠肽联合超声多普勒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1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71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1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