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CT仿真支气管镜成像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14:11
【摘要】: 目的 随着多层CT的出现,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有了明显改善;本课题一方面着重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成像合理的扫描参数和重建参数,并探讨支气管走行方向对仿真支气管镜成像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将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包括肺癌和良性气道病变)。 方法 1. 120例正常健康自愿者,前40例按检查先后分为两组,单数列入第1组,准直5mm,有效层厚6.5mm,120kV,195mAs,标准分辨率(ST resolution)扫描,P=1.25;双数列入第2组,准直2.5mm,有效层厚3.2mm,120,195mAs,标准分辨率(ST resolution)扫描,P=1.25;重建方法按本扫描仪固有设置各分为5种。以后根据检查先后按第3~6组分别顺序完成各20例,按该机型配置,将kV,滤过算法及重建间隔均设为默认值即120kV,B及50%重叠率;P值以默认值(1.25)为基准取高值对比;mAs以默认值(195 mAs)为基准,取低值对比;扫描分辨率以默认值(ST,标准)为基础,取高值对比;层厚按该机提供的三种选择(6.5,3.2,1.3mm)取前二者。对上述各种条件下第S1、S4、S6、S8、S10段支气管作CT仿真支气管镜(VB)观察,测定VB下最末端支气管内径(即最小显示内径)。 2. 66例中央型肺癌, 其中43例有同期的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结果;另有11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均有同期纤支镜检查结果。29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包括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9例、支气管扩张5例、复发性多软骨炎3例、气管性支气管2例、气管憩室1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1例、外伤性气管撕裂2例、气道壁炎症2例、血管压迫2例、食管气管瘘1例和支气管腔内血凝块1例,并有支气管腔内痰栓5例对比。所有病例均经FOB活检证实,痰液经随访 WP=4 复查证实。扫描参数:IC(准直)=2.5mm,SW(有效层厚)=3.2mm,P=1.25(部分屏气欠佳的病人P=1.75),RI(重建间隔)=1.6mm。FOV 300-320mm,120kv,195mA,0.75s/Rot,resolution ST,filter B。 结果 1. 扫描参数中扫描层厚对VB的影响力最大,层厚3.2mm时可观察S1最小支气管内径为2.18~2.63mm,明显优于层厚6.5mm时的3.25mm(t=3.619, P<0.01)。曝光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VB效果,195mAs要优于100 mAs和50mAs(F=5.98, P<0.01),扫描分辨率则无明显影响(t=0.1460, P>0.05)。 2. 重建参数中以重建间隔对VB影响最大,层厚3.2mm时VB效果以重建间隔0.5mm时为最优(F=3.53,P<0.05),但图象太多,1.6mm与1.0mm间及0.5mm与1.0mm间无明显差异;0.5mm时可观察S1最小支气管内径为1.68±0.21mm,1.6mm时可观察S1最小支气管内径为2.10±0.36mm; 层厚6.5mm时VB效果以重建间隔3.2mm时最差(F=3.20,P<0.05),2.0mm与1.0mm时无显著差异。2.0mm 时可观察S1最小支气管内径为2.65±0.69mm。结合实际应用,当层厚3.2mm时以50%重叠重建为佳,层厚6.5mm时以69%重叠重建为佳。而滤过算法则无明显影响(P>0.05)。 3. 支气管走行方向也对效果产生影响,与轴面接近垂直走行的段支气管S1、S10在仿真内窥镜下走行最远,测量管径最细小;接近水平走行的段支气管S4、S6在仿真内窥镜下测量管径最大;斜行支气管S8在两者之间。 4. 34/66例中央型肺癌VB表现为支气管管腔闭塞,表面不规则28例,光滑6例;原始横断面上24/34例远端完全实变,主要为不张,伴部分有粘液嵌塞,10/34 例远侧肺仍有较多充气,提示气道没有完全闭塞。16例表现为支气管的偏心性狭窄,同横断面表现。16例表现为管腔内占位,呈广基底不规则型,其中13例横断面可显示,但与上述狭窄难以区分,3 例横断面未显示。所有病例VB显示均优于横断面,其中1例CT横断面见广泛侵犯和淋巴结肿大,横断面、MPR、VR均不能确定原发病灶部位,经VB显示明确位于隆凸水平的气道前壁,分别累及气管和左主支气管。43例中央型肺癌与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研究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达到86.1%。2/11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复发表现为残端 WP=5 支气管内表面凹凸不平,9/11例无复发者管腔光滑。 5.支气管闭锁(1例)、气管性支气管(2例)和气管憩室(1例)均良好表现出解剖异常;血管性压迫(2例)表现为气道一侧壁内凸,表面光滑。炎症后瘢痕(2例)表现为内壁光滑不规则狭窄、扭曲变形;气管裂伤(2例)表现为软骨环断裂,气管扭曲变形;支气管内膜结核中7/9例表现为支气管明显狭窄呈向心性,范围较长,内壁不规则,或可有腔内结节样突起,2/9例未见异常但对应FOB发现粘膜糜烂;食道癌术后气管瘘(1例)表现出肺、气管与食道之间的异常通道;复发性多软骨炎(3例)表现为较长范围气管支气管向心性狭窄,内表面光滑,段以下支气管管腔正常;囊状支气管扩张(5例)显示扩张的囊状管腔或柱状管腔。痰液栓表现为气管或支气管腔内的表面光滑的突起,或呈悬垂状。 结论 1. 影响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的扫描参数以层厚为主(薄层优于厚层),曝光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VB效果,而一定范围内P值改变及扫描分辨率对VB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以3.2 mm层厚、常规mAs(195mAs)为宜。 2. 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的最佳重建参数因层厚而异,一般重叠重建不小于50%,较大层厚时宜提高重叠率;而所谓滤过算法无明显影响。 3. 支气管的走行方向直接影响仿真支
【图文】:
VB 可观察到的最远端支气管直径见表 3表 3 不同扫描参数条件下 VB观察最末梢支气管的直组别 S11 3.25 0.322 2.18 0.373 2.18 0.324 2.42 0.185 2.63 0.356 2.46 0.42)参数影响层厚的影响 第 1 2 组两两比较 t=3.619 P= 3.2mm 层厚时 可观察支气管直径接近 2mm(2.06m 层厚(图 2) 且 3.2mm 层厚时(图 3) 图像的立体 4)螺距 P 的影响 第 2 组与第 3 组两两比较 t=0差异 提示适当提高 Pitch 对此无明显影响
之间均无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814.42
【图文】:
VB 可观察到的最远端支气管直径见表 3表 3 不同扫描参数条件下 VB观察最末梢支气管的直组别 S11 3.25 0.322 2.18 0.373 2.18 0.324 2.42 0.185 2.63 0.356 2.46 0.42)参数影响层厚的影响 第 1 2 组两两比较 t=3.619 P= 3.2mm 层厚时 可观察支气管直径接近 2mm(2.06m 层厚(图 2) 且 3.2mm 层厚时(图 3) 图像的立体 4)螺距 P 的影响 第 2 组与第 3 组两两比较 t=0差异 提示适当提高 Pitch 对此无明显影响
之间均无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81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姚振威;CT仿真支气管镜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1年04期
2 熊明辉,张挽时,王东,徐家兴;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镜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2期
3 姚振威,沈天真,陈星荣,凌美玲,耿道颖,洪泳;电子束CT(EBCT)用于仿真支气管镜[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9年03期
4 王伟中,钱民,谢敬霞,李向东;支气管三维重建和仿真内窥镜的应用价值和限度[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年12期
5 李子平,许达生,孟悛非;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年02期
6 陈航,王佩s
本文编号:2685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8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