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中胰管显影与胰腺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16:03
【摘要】: 目的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 MOJ)主要由胰头癌、胆囊癌、胆管癌以及转移性肿瘤如胃癌胆道转移压迫或侵蚀胆管所致,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可以造成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如免疫功能下降,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降低、营养不良等,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可引起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自1974年Molnar和Stocknm创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PTCD及胆道支架置入术作为微创技术已经成为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不宜手术患者采用PTCD或/和胆道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以往研究显示,实施PTCD或/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合并的并发症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其中,术后合并胰腺炎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中,当造影了解治疗(胆道引流和/或内支架置入)后胆道通畅情况时,有时可见到胆管、胰管同时显影;而正常情况下由于胆胰管均受Oddi括约肌控制,彼此不相交通,且胆管内压力高于十二指肠内压力,胰管内压力又高于胆管,胰管并不显影。 本研究通过对2008年9月-200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介入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初步分析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中胰管显影与术后胰腺炎相关性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间连续82例因梗阻性黄疸于我科经PTC行介入治疗的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确立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从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病例70例。其中,男44例,女26例,年龄28-88岁,平均67.6±12.6岁。临床表现主要有无痛性不同程度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食欲减退、小便黄、大便陶土色。所有患者均经CT和/或MR检查诊断为恶性胆道梗阻。化验室检查主要为肝功能测定,包括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及白蛋白(albumin, ALB)。 所有患者均先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随后置入引流管行胆道引流或胆道内支架。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颜色、尿色便色、腹部体征及体征的变化,1周后行化验复查。所有检查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完成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全部70例患者成功穿刺并置入引流管,其中仅行PTCD18例,胆管支架置入52例,成功率100%。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蛋白水平亦有明显下降。 2、全部70例患者中,术后合并胰腺炎患者9例,发病率为12.9%。术中胆管造影过程中,胰管显影病例与胰管未显影病例组胰腺炎发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胰管显影组胰腺炎发病率高于胰管未显影组;Spearman相关分析得,术中胰管显影与术后合并胰腺炎呈正相关。 结论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中胰管显影组与未显影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胰管显影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胰管未显影组;术中胰管显影与术后合并胰腺炎呈正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81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秀梅;彭海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发病机制[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8期

2 李殿刚;孙丽华;宋春丽;;扩血管药物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3 杨玉春;;1例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0期

4 张素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胰腺炎三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1年S1期

5 马鹏;余开焕;任俊;宋ng;汪逵;;蛋白质组学在胰腺炎研究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1年16期

6 刘彩萍;;先天性胆总管扩张诱发急性胰腺炎1例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9期

7 陈昕;;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探讨[J];江苏医药;2011年13期

8 王哲;赵付生;涂云飞;陈云山;张志良;;胰腺炎继发急性胆囊炎7例报告[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年05期

9 许可银;张弘;周国雄;朱郁飞;魏群;李峰;;趋化因子fractalkine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表达[J];江苏医药;2011年11期

10 刘晓东;;浅谈急性胰腺炎相关酶的检测[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车艳玲;;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超声诊断[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车艳玲;;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超声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强;苗毅;钱祝银;刘训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黄永辉;姚炜;常虹;李柯;许良璧;;利多卡因对兔胰管括约肌压力及造影剂相关胰腺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5 郑强;薛平;卢海武;胡以则;;ERCP在复发性胰腺炎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杨聪玲;;胆道疾病与胰腺炎32例临床分析[A];2005年全国慢性胰腺炎学术大会专集[C];2005年

7 余枭;李永国;李霞;文军;陈道瑾;;高压氧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NP-κB活性与血液炎症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朱虹;周泉;霍红;王立新;;ERCP检查围手术期胰腺炎的防治及护理对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万素英;;急诊胰腺炎的急诊抢救配合及护理[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柏沙美;谢琦;陈胜利;江新青;刘璋;郑力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分析[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主管药师 张广求;警惕药源性胰腺炎[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韩潇潇;老药新用治胰腺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侯茂兰;如何让胰腺炎“止步”[N];民族医药报;2007年

4 李立安;哪些药物可引起胰腺炎?[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记者 许琦敏;神奇蛋白“操控”胰腺炎发展[N];文汇报;2011年

6 ;小儿胰腺炎的家庭护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李建民;小儿胰腺炎的家庭护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主任医师 王润华;胆囊结石已取为何还会腹痛[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9 丁香 译;FDA警告两种糖尿病治疗药物可引发胰腺炎[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胡琼珍;小儿胰腺炎来势多凶险[N];广东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浩杰;转录因子NF-kB信号通路在胰腺炎发生中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陈风;胰胆管合流异常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江学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胰腺生理更新和病理再生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滕春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胰腺炎损伤修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建新;微循环障碍及TNF-α/IL-10在SD大鼠ANP多器官损伤中的作用及丹参的干预效应[D];复旦大学;2005年

6 梁宗辉;多层螺旋CT胰腺病变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振文;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王亚伟;胰肾联合移植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李哲;诱导胰腺和心肌病变的柯萨奇病毒B3 MKP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冯志强;营养支持策略对胰腺外科疾病影响的临床试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爱忠;经皮经肝胆管造影中胰管显影与胰腺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蒋丽丽;急性复发性胰腺炎致病因素及内镜治疗[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郭晓烨;1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探讨[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4 厉智威;小鼠胰管结扎对内外分泌细胞功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国魁;胰管空肠架桥吻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邱晓冬;胰管空肠植入式吻合法的临床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7 胡耕远;胰肠吻合术中胰腺残端胰管检测及意义[D];浙江大学;2011年

8 闫波;ERCP术后胰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9 陆建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相关的门脉高压、全身淋巴结肿大及脾亢: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刘桂杰;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鉴别[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98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98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b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