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弥漫性脑轴索损伤磁共振频谱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20:44
【摘要】: 弥漫性脑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hjury,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致伤的重要原因为相对静止的头部在事故瞬间有过伸过屈或旋转动作。而常规CT和MR不能直接显示轴索损害,仅依据其出血灶的大小、形态、部位及脑肿胀辅助诊断。最近应用的磁共振频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为DAI诊断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其主要探讨脑代谢产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与DAI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是目前唯一能无创性观察在体细胞代谢变化的技术。MRS的应用使研究深入到细胞代谢水平,对揭示DAI的病理机制,提高DAI的诊治水平均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MRS揭示弥漫轴索损伤的细胞代谢改变及早期动态演变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以SD雄性大鼠为对象,自由落体法复制弥漫性脑轴索损伤动物模型,于损伤后4h、8h、24h、48h四个时段行MRS检查(其中各鼠均于损伤前行MRS检查以作对照),观察NAA/Cr、Cho/Cf、NAA在轴索损伤中随时间发展的演变过程。 结果:与损伤前相比,,轴索损伤后各观察时段NAA/Cr均明显下降,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病理形态的改变。其中4h NAA/Cr下降显著;8h、24h轻度回升;48h复又回落。各个观察时段Cho/Cr、NA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DAI ~1H-MRS各项指标中,NAA/Cr较敏感。通过观测NAA/Cr的变化,可早期诊断DAI,且对病情的发展作出准确的估测。
【图文】:
AA胶(axonalPha)将不锈钢垫片粘贴于大鼠颅顶正中位,将大鼠俯卧位固定于海绵垫上,4509祛码在不锈钢圆筒内由Zm高处自由垂直坠落于不锈钢垫片上,立即移开海绵垫以免再次损伤。(图3)图3打击部位示意图
图SD户Jl,IE染色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445.2
本文编号:2705229
【图文】:
AA胶(axonalPha)将不锈钢垫片粘贴于大鼠颅顶正中位,将大鼠俯卧位固定于海绵垫上,4509祛码在不锈钢圆筒内由Zm高处自由垂直坠落于不锈钢垫片上,立即移开海绵垫以免再次损伤。(图3)图3打击部位示意图
图SD户Jl,IE染色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温智勇,张淑清,吴恩惠,张云亭,韩悦,王明璐,杨树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年08期
2 贺晓生,易声禹,章翔,费舟,张剑宁,梁景文,杨利孙;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致脑弥漫轴索损伤的形态学观察与机理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705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0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