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02:03
【摘要】: 【目的】1、应用高频超声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早期改变,探索人类的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声像学特点,为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依据。2、与病理、磁共振成像做对照来评价高频超声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把18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选取两组家兔12只制作卵蛋白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另6只做为对照组。在第4周、8周两个时间点,用高频超声和MRI分别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兔双侧膝关节的关节腔积液、滑膜、股骨髁软骨和软骨下骨皮质等影像图特点。全部家兔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取兔双侧膝关节滑膜和软骨做病理切片。 【结果】第4周末,模型组兔双侧膝关节腔内注药24小时后,家兔进入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双侧膝关节肿胀、皮温升高、活动受限,膝关节周径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增多、滑膜增厚,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8周模型组兔进入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增多,滑膜明显增厚,可见到乳头样、结节样增生的滑膜凸入囊腔内,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双侧膝关节软骨及骨皮质在声像图上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检测急性期与早期关节腔积液及滑膜上,以病理为金标准,超声检出滑膜增生与积液率均较高,急性期与早期积液检出率分别为100%(10/10),100%(11/11),滑膜检出率分别为77.8%(7/9),80%(8/10),在发现积液阳性病灶数上,超声与MRI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在发现滑膜增生阳性病变上,二者有统计学差异,超声较常规MRI更敏感、简便。 【结论】1.高频超声能发现急性期及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增多及滑膜增厚,与早期RA病变的病理过程相符合,且与MR/对早期RA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在检测积液上甚至优于MRI,在检测滑膜上,超声较MRI更敏感、简便,可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RA早期影像学检查方法。2.高频超声由于其超声波的局限性,对软骨和骨皮质的观察尚不满意,有待于其他影像学在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445.1
本文编号:2705608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瑾华,宋清擰,陈正挺;周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67例X线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02期
2 柴维敏,陈克敏,顾越英,许建荣,丁小龙,李磊,姚秋英,王嵇,李增阳;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病变研究中的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3 马强,王峻;类风湿关节炎的核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1期
4 曾小峰,李明佳,孟华,姜玉新,唐福林,董怡;膝关节B超在膝关节病变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年01期
5 李拾林;吕国荣;肖进益;林玲;李鸿江;;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初步应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董曼娟,倪立清,沈杰;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3期
7 李家增 ,陈超 ,王瑞;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X线表现[J];中原医刊;2003年15期
8 彭梅;张学珍;尹正银;李志军;陈琳洁;;高频超声在膝关节积液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全科医学;2007年02期
9 贾园;李河北;栗占国;;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年06期
10 邓星河,梁文威,王晓红;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及X线诊断(附25例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705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0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