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新型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与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13:49
【摘要】: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低成本、实时的成像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成像方法。然而,由于传统超声诊断技术的敏感性和分辨率都较低,限制了它的应用。微泡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因具有较强的回波反射性能,能够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在诊断方面,它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炎症显像、血栓显像以及癌症的早期诊断方面应用十分广泛。除了作为诊断药剂外,超声造影剂在分子影像、促进血栓溶解、基因转染和药物运输定位释放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课题针对超声医学领域的需求,开发具有良好超声显影特性的新型微泡超声造影剂。 针对目前制备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稳定性欠佳的问题,制备了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首先,采用声振空化的方法制备了表面带负电荷的ST68微泡。然后以该微泡为模板,以带相反电荷和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电解质为包膜材料,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得到的微泡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体内外超声造影结果表明,制得的微泡超声造影剂仍能维持其良好的超声造影效果。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泡壁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磁性微泡。首先,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表面带负电荷的磁性纳米粒子,而后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通过聚乙烯亚胺和磁性纳米粒子在微泡表面的交替沉积,制得了具有超声/磁场双重响应特性的微泡超声造影剂。制得的磁性微泡形态规整,粒度分布均匀,在磁场中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组装磁性纳米粒子后微泡的形态和粒径较组装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体内外超声造影结果表明磁性微泡具有良好的超声造影效果。此外,我们在体外成功地实现了超声监测下的磁靶向,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可满足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的磁靶向微泡超声造影剂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从分子结构出发,选择合适的成膜材料,制备了新型基于表面活性剂的微泡超声造影剂。新型微泡以司班60(Span 60)和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PEG40S)为成膜材料,全氟丙烷(C3F8)为包封气体,采用声振空化的方法制备而成。制得的微泡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2.08±1.27μm,超过99%的微泡直径小于8μm,表明它们尺寸适宜,可以作为超声造影剂用于静脉注射。体内外超声造影结果表明,新型微泡在脉冲反向谐波和能量多普勒模式下均具有很好的显影增强效果,造影过程中兔基本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变化。在制得了微米级气泡的基础上,采用离心的方法从母液微泡悬液中分离得到了尺寸可控的纳米级气泡。动物体内能量多普勒模式造影结果表明,它可以显著增强兔肾脏能量多普勒信号。为了了解制得的新型微泡的结构和稳定机制,采用Langmuir单分子膜技术在分子水平上考察了微泡成膜组分的单分子膜行为。结果表明,Span 60能形成低表面张力的壳层,有效地降低了腔内气体向外部的弥散;PEG40S分子的加入构建了一个亚能垒,阻止了微泡间的凝聚融合,从而赋予了其良好的稳定性。将微泡与不同比例的混合单分子膜的π-A等温曲线进行比较,推测微泡膜层中Span 60与PEG40S的分子数比例大约为9:1。 以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俱佳的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PLA)为成膜材料,量子点(QDs)为发光物质,采用双乳溶剂挥发法和冷冻干燥技术相结合制备具有超声/荧光双模式显影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微泡——QDs@PLA微泡。制得的微泡呈规则的球形,具有中空结构,粒度分布均匀,能够满足超声造影剂对尺寸的基本要求。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QDs@PLA微泡能维持QDs良好的发光特性,PLA壳层有效地增加了QDs的荧光稳定性。体内外超声造影结果表明,QDs@PLA微泡具有良好的回声特性。体内外荧光成像结果表明,QDs@PLA微泡具有很好的荧光成像能力,与超声造影结果具有同步性。
【图文】:

曲线,等温曲线,单分子膜


第 1 章 绪 论分子内仍有一定距离并可进一步压缩。液态膜具有粘结性,,相互作用,结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松散性或无组织性,又可张膜和液态凝聚膜。继续压缩,单分子膜中的分子将紧密排的性质。在这种构象中,分子垂直或以某一角度倾斜于亚相缩性很低,分子间有很强的链-链相互作用。随着膜进一步压子膜的弹性极限,π-A 等温曲线出现拐点或断裂,单分子膜曲线中,把曲线固相段外延到零表面压,与横坐标相交于某值就是固相区单分子膜的平均分子占有面积,也称为分子极固相段的有效面积,会导致单分子膜的破裂或凝聚,此时对压,它是表征一个两亲性化合物成膜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邢占文:新型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与应用的研究

示意图,微泡,示意图,超声造影剂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L,0.5 M NaCl),柠檬酸根修饰的磁性 Fe3O4纳米粒子(1 mg/mL)荷物质进行组装,交替地在微泡表面进行组装。3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新型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采用声振空化的方法制备饱和脂肪链表面活性剂 Span 60 和乳化剂聚硬脂酸酯(PEG40S)包裹 C3F8气体的新型微泡超声造影剂,制备方-2 所示。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08期 医药卫生科技辑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琛;袁立丽;;LB膜技术的应用综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赵剑曦;表面活性剂胶团水溶液性质的黏度研究方法[J];日用化学工业;2003年04期

3 陈松;康娟;王志刚;李攀;伍星;许川山;;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聚集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3期

4 仝维捚;高长有;;层层组装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智能响应与物质包埋释放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7期

5 张鹏;钱锦文;宣理静;安全福;;聚电解质PDDA/PSS层层自组装膜的渗透汽化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9期

6 赵应征,张彦;微泡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5期

7 杜永峰,万明习,王素品,宗瑜瑾;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纳米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J];化工学报;2003年06期

8 高峰;丁燕飞;盛小茜;王维;梁琪;罗卓琼;周平;李辉;;KGDS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初步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12期

9 王身国,崔文瑾,李光明,蔡晴,智光,赵玉英,杨波,徐勇;一类新型超声诊断显影剂——生物降解性聚L-乳酸微囊[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3年02期

10 李玲;穆玉明;;超声溶栓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忠江;超声介导微泡空化靶向传输系统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初探[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11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11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