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MRI菲立磁增强扫描对超急性期放射性肝损伤评价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22:16
【摘要】: 目的:(1)探讨超急性期放射性肝损伤MRI表现的病理学基础,并评估平扫及MRI菲立磁增强扫描对超急性期放射性肝损伤的检出效能;(2)探讨MRI菲立磁增强扫描检出超急性期放射性肝损伤的时间敏感性和剂量敏感性,同时探讨其对损伤程度估测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1)18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后用6000kV的X线给予剂量为40Gy的单次半肝照射。第1、2、3组家兔分别在照射后第1、2、3天行肝区MRI TSE-T_2WI、TSE-T_1WI平扫及菲立磁增强扫描。确定各成像序列在照射后不同时间内检出放射性肝损伤的例数,了解检出放射性肝损伤的最短时间。扫描后,摘取家兔受照区及非受照区肝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组织学观察,了解超急性期放射性肝损伤MRI表现的病理学基础。(2)25只家兔随机分成5组,用6000kV的X线分别给予各组家兔如下剂量的单次半肝照射:第1组10Gy、第2组20Gy、第3组30Gy、第4组40Gy、第5组(对照组)0Gy。所有家兔在照射后第3天行肝区TSE序列T_2WI平扫及菲立磁增强扫描。观察在不同照射剂量下T_2WI平扫和菲立磁增强扫描检出放射性肝损伤的例数,了解检出放射性肝损伤的最小照射剂量。通过测量不同照射剂量下受照区肝组织在菲立磁增强后的信号下降程度,结合其单位面积内含有SPIO颗粒的Kupffer细胞数,评价MRI对放射性肝损伤程度的估测价值。 结果:(1)MRI T_2WI菲立磁增强扫描在照射后第2、3天分别检出了2例(2/6)和6例(6/6)放射性肝损伤,表现为受照区肝组织信号强度高于非受照区,两者间可见分界线。所有家兔受照区肝组织在光镜下未见明确组织水肿、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征象,但其单位视野面积内含有SPIO颗粒的Kupffer细胞数在第3天明显低于非受照区(P<0.01)。电镜下,照射后第3天的受照区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内的线粒体明显发生肿胀,局部形成空泡样变。(2)T_2WI菲立磁增强扫描在照射后第3 1不介_磁增强MRI对超急性期放射性肝损伤计价的实验研究中文摘要 大,在IOGy组、ZOGy组、30Gy组、4oG,组分别检出了l(l/5)、3(3/5)、5(5/5)、 5(5/5)例放射性肝损伤。fZwl菲立磁增强扫描受照区肝组织SI的下降程度随照射 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间具有显著的iF相关性(尸001)。受照区单位视野面积内 含有sPIO颗粒的Kupffer细胞数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小,两者间具有显著的负 相关性(P0.01)。 结论:(l)受照射后第3天,MRI几wl菲立磁增强扫描对超急性期放射性肝 损伤的检出率较几Wl、T】Wl平扫及下,Wl菲立磁增强扫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2) TSE一TZwl菲立磁增强扫描,受照区肝组织信号强度的下降程度能反映放射性肝损伤 的程度,对损伤程度的估测具有较重要价值;(3)本实验条件下能确切检出放射性肝损 伤的最短时间在照射后第3天,最小照射剂量为3OGy。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445.2
【图文】:

照射剂量


菲、)_磁增强MRI对超急性期放射性川损伯,计价的实验研究第一部分表1一3照射后不同时期内受照区及非受照区肝组织切片10个视野(X400)内含有SpIO颗粒的Kuprrer细胞数时间受照射区(个)非受照区(个)第!天第2大第3大207士18.2158士40.097士17、3195士22.6190士30.0198士25.8注:1.数值表示为:平均值士标准差(又士s)2.**表示该组受照区与非受照区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尸<0,01。电镜下,非受照区肝组织的KuPfer细胞内可见到较多的深染的溶酶体,其内可见大量更深染的未被消化的SPIO颗粒(图l一3一A)。受照区与非受照区肝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明显不同:受照区肝细胞的线粒体较非受照区明显肿胀(图1一3一B、C),局部可见空泡样变(图1一3一D)。这种变化在受照区KuPffer细胞内亦可见到(图1一3一E)。

照射剂量,家兔,标本


强MRI对超急性期放射性肝损伤评价的实验研究第一部分图1一2一B图1一2标本取自同一家兔,照射剂量为40Gy。放大倍数:X400。受照射区肝组织内(A)含有SPIO颗粒的KuPffer细胞数明显少于非受照区肝组织(B)。受照区及非受照区肝组织病理解剖结构完好,未见明确组织水肿、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变征象。确袅滋图1一3一A电镜下见sPIO颗粒被肝脏KuPffer细胞吞噬转运至溶酶体(x35,000,非受照区)

细胞吞噬,溶酶体,肝脏,电镜


强MRI对超急性期放射性肝损伤评价的实验研究第一部分图1一2一B图1一2标本取自同一家兔,照射剂量为40Gy。放大倍数:X400。受照射区肝组织内(A)含有SPIO颗粒的KuPffer细胞数明显少于非受照区肝组织(B)。受照区及非受照区肝组织病理解剖结构完好,未见明确组织水肿、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变征象。确袅滋图1一3一A电镜下见sPIO颗粒被肝脏KuPffer细胞吞噬转运至溶酶体(x35,000,非受照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瑞云,王德文,徐在海,高亚兵,王芝萍,李延平,熊呈琦;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免疫组化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4年04期

2 彭瑞云,王德文,徐在海,高亚兵,杨瑞彪,李延平,汪宝珍,熊呈琦;大鼠肝区照射后肝纤维化过程的动态观察[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2744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44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