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64排CT在先心病诊断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4:01
【摘要】: 背景和目的: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约有十五万之多,其种类多达一百二十多种,各种变异异常复杂[1],临床上治疗难度越来越大,给患者家属和医院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先天性心脏病多见为心室、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瓣、主动脉瓣狭窄和法乐氏四联症、大血管转位等。大多数患儿因心脏杂音在出生体检时发现,也有的因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被早期诊断。大约有1/3到1/2的先心病患儿因严重心脏畸形死于出生后一年内[2]。幸存者在其生长发育各年龄阶段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发育障碍。轻者早期也可无症状,但心前区杂音的存在将影响患儿的升学及就业,若不治疗,最终将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的并发心内膜炎、栓塞、出血、高血压等。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新生儿的0.7%~0.8%,每年全国先天性心脏病手术4万余例,其中越1/5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近些年来,经过不断的科技攻关,复杂先心的治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复杂心脏病仍为心外治疗的难点,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术前诊断困难,没有取得准确的病变数据,缺乏充分的手术评估,复杂先心由于心脏大血管的解剖关系过于复杂,可能导致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通的手术方式,术前评估病变的空间解剖关系、病变的严重程度、侧支血管是否建立等重要数据对临床治疗极为重要,目前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快速发展,各种检查手段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先心病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往先心病的检查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UCG)、磁共振成像(MRI)和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近几年来,多排CT尤其是64排CT进入临床应用,CT在先心病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能够精确显示复杂先心的空间解剖关系,并且能对病变进行定量化测量。本研究主要对经64排CT检查的复杂先心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64排CT对于复杂先心的诊断价值,并与以往最具诊断价值的心血管造影(ACG)、超声心动图(UCG)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出各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差异,以寻找各种检查方法的最优选择。 研究方法:收集我院65例经手术证实的复杂先心,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心血管造影(ACG)、超声心动图(UCG)和磁共振(MRI)检查,将所有病变进行分类,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各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方式如下: 64排CT心血管造影检查:肘静脉或颈静脉脉注射造影剂,采用碘浓度为370mg碘/ml的非离子造影剂碘帕醇,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团注注入造影剂,造影剂用量安1.5ml/Kg进行计算,注射速度从0.5ml/s~3.0 ml/s,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计算确定注射速度,套管针22~24G,增强扫描采用团注跟踪(bolus tracking)触发扫描技术,加心电门控技术,跟踪血管为上腔静脉右房入口处,延时8s开始扫描,扫描参数为:120mAs,100KV,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下5cm,螺距0.3,球管旋转速度:0.33s/周,断层准直器组合为64X0.6mm,重建层厚0.75mm,在造影剂注射前进行16ml生理盐水的预注射射,以了解血管的通过情况,避免造影剂渗漏,在造影剂注射完后再注射造影剂20~30ml,以加快对比剂的循环,减少上腔静脉造影剂的残留,避免上腔静脉内高浓度造影剂造成放射性伪影,影响肺动脉的等相邻结构的显示。图像后处理方法:对所有患者的原始图像进行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薄层最大目的投影(MIP-thin)和容积再现技术(VRT)等方法进行重建处理,综合运用各种后处理方法,充分显示病变,并利用测量工具对病变进行精确测量。 心脏超声检查:采用标准左侧卧位和平卧位,必要时采用非常规体位取左室长切面、心尖四腔心、五腔心、剑下五腔心等切面探测。首先采用二维声像图进行心内外结构分析,然后再各个切面以CDE显示心内外血流信号,通过对分流束出现的部位、宽度、时相、颜色来确定异常分流的部位、分流量和分流方向。通过多角度扫描,推断各房室及大动脉的空间解剖关系,并且测量左右肺动脉及胸主动脉穿过膈肌处的水平主动脉内径。 X线心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麻醉采用氯氨酮静脉麻醉加利多卡因穿刺部位局部麻醉,造影剂采用非离子370mg碘/ml造影剂优维显或碘海醇等,按1:8进行稀释,心导管检查顺序为经左或右侧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插管,右心导管分别到达上、下腔静脉,右房、左室、肺动脉主干、肺小动脉(或肺小静脉),有房间隔缺损者经房缺至左房;左心导管逆行经降主动脉、升主动脉至左室。行压力和氧饱和度监测。心血管造影分别行选择性左、右心室和升主动脉造影,必要时行肺小动脉楔入造影,了解肺血管床的改变[3]。 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采用GE高档3.0T磁共振设备,扫描先扫标准平面定位像,扫描上方包括主动脉弓平面,下方到膈下3cm,所有病例均行平扫与冠状位扫描,研究及评估心脏、主动脉弓、肺动脉、肺静脉、瓣膜、上下腔静脉及内脏的情况,电影扫描则主要轴面还包括左室短轴、长轴水平及垂直平面,进行心脏的测量或功能分析,所有病例还要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血管造影,了解血流途径,显示各期血管,用来分析心脏与有关的大血管连接是否异常,扫描范围需要包括心脏及胸部大血管。 结果:本组病例经过手术证实心内畸形及病变共285处,在CT造影检查中发现病变274处,诊断符合率96.5%,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出病变238处,诊断符合率83.7%,X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确诊213处,诊断符合率79.4%;心脏大血管病变共132处,CT心脏造影显示131处,诊断符合率99.7,只有一处因图像出现运动伪影,导致病变漏诊,超声心动图显示96处,诊断符合率74.3%,X光心血管造影显示125处,诊断符合率93.4%;对于冠脉开口变异,发现病变6例,在CT造影检查中发现病变6例,诊断符合率100%,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出病变0处,诊断符合率0%,X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确诊2处,诊断符合率33.3%;对于肺动脉直径的测量,CT心血管造影测量值与实际宽度误差5%,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与实际宽度误差24%,X线心血管造影测量值与实际值误差约16%,对以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到CT心血管造影无论是在心内畸形的显示、大血管的变异、肺动脉的测量上与彩超、X线心血管造影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对与冠脉开口变异的显示,其对病变的检查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X线心血管造影对于心脏大血管的显示及冠脉开口的变异均有较好的检查率,过去被称为心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但在本次试验中,其对病变的检查率及测量值与实际的误差上均明显低于CT心血管造影。 结论:在心血管检查的三大手段中:心脏超声心动图、X线心血管造影、CT心血管造影均对心内畸形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评估心内畸形的技术手段,对于心脏瓣膜形态及运动情况、确损的分流情况、心肌的运动情况,超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肺动脉发育情况、静脉的异位引流、主动脉病变、冠脉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CT心血管造影明显优越于其他检查方法,统计学上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尤其是在冠脉开口变异的显示方面,64CT心血管造影对冠脉病变的检查率为100%,应该作为冠脉开口变异的首选检查方法,X线作为传统诊断心血管病的金标准,但该种方法为创伤性检查,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而且图像前后重叠,不能进行多角度显示,该种检查方法逐渐被超声和CT取代,目前唯一的优势是肺动脉压力的测量,超声心动图可见解决大部分先心病的诊断问题,但其由于受声窗及骨骼伪影的影像,对于临近骨骼和肺组织的病变显示不清,存在一定误诊的可能,64排CT检查准确率高、费用低、安全无创可以作为先心病检查的首先检查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816.2;R541.1
【图文】:

肺动脉,正位,位置


全肺血管的VR图

肺动脉,正位,位置


肺动脉的VR图

肺动脉,正位,房缺


29图 3 正位肺动脉流出道图 图 4 斜位肺动脉流出道图⑵心内结构发育的变异及位置先心病往往伴随复杂的心内畸形,如:房缺、室缺(图 5)、单心房(图6)、三尖瓣闭锁、主动脉骑跨等,图 5 为一左室流出道间隔确损的患者,其缺口的大小及位置清晰可见。本组病例发现室缺 53 处、发现房缺 12 处、发现主动脉骑跨 52 处,发现右室双出口 5 例,Kawano T 等认为,多排 CT可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外结构异常,但对于心内结构的畸形显示不清[22],而本组病例资料的结果看,64 排 CT 心血管造影能很好的显示心内缺损的位置和大小,在统计学上与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基本相当,而且能将病变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柱;;听神经瘤CT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1期

2 胡宏;;肝脓肿的CT诊断[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3 张鹏;丁仁厚;范勇;赵新骞;吴迪;;结核性脑膜炎78例CT表现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年04期

4 武耀丽;;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6期

5 彭月儿;;CT诊断脊柱结核的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0期

6 刘新宁;;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7期

7 祖丽娟;;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CT诊断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9期

8 杨孝东;林斌;齐国豪;;桥脑出血临床诊治体会(附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1期

9 俞福伟;;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左心房黏液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0期

10 瞿中威;陈丹;;腹膜后恶性蝾螈瘤CT表现(附1例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君;王云华;;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的价值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孙博;刘宏宇;肖喜刚;倪立新;;64层CT对肺血减少先心病体肺侧支血管的显示[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辛广科;;X线(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报告[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4 李琼;王嵩;马国骏;;湿热内蕴型轻度脂肪肝肝/脾CT值比值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5 乐治文;;支气管内膜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6 邹文远;;主动脉弓离断的CT诊断价值[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赵起;邵成伟;左长京;;胃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与病理对照[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8 史河水;蒋南川;李欣;吴爱兰;韩萍;刘永华;田志梁;;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9 邹文远;石思李;李胜;;肝血管瘤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王绍娟;王智涛;刘钊;;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恶性风险评估中的价值[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邱瑞贤;资助百名先心病贫儿做手术[N];广州日报;2005年

2 李海清.;孩子能承受先心病手术吗鐬[N];健康时报;2004年

3 王纯;先心病遗传吗鐬[N];健康时报;2004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春梅;七成先心病患儿延误治疗[N];健康时报;2005年

5 苗丽亚;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可获免费救助[N];消费日报;2008年

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 孙锟;小儿胸口痛要防先心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邱成国;芦台经济开发区有了大型螺旋CT机[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8 段简;预防先心病妊娠前三个月最重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 丁建东 (副主任医师);先心病患儿何时行介入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省儿童医院 刘玉凤;十种现象提示有先心病[N];大众卫生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兴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生物标志谱与CT影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隋昕;三维CT定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邹晓兵;大视场螺旋锥束工业CT的扫描方法与重建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郭威;CT不完全投影数据重建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林升;基于CT图像边缘提取的工件应力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杨学勇;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7 李宗剑;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工业CT图像和体数据特征提取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刘鸿圣;64层CT阴性法胆胰管成像技术在婴儿胆道闭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露;基于CT图像肺癌定性诊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锴;急性肺曲霉菌病动物模型建立及肿块型肺真菌病CT影像学特征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朋辉;64排CT在先心病诊断中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吕建利;双源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3 付艳乔;颈静脉球与耳蜗位置关系的CT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挺;CT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腹腔感染86例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徐魁伟;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前倾角变化规律的三维CT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袁玉新;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宋庆飞;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在肾肿瘤诊断中的对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许志高;尿毒症肺的CT征象分析及其发生与肌酐、尿素、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锋坦;CT扫描中管电压对辐射剂量和CT值及灌注结果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冠军;动态CT扫描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病例中应用的前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5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65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