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非钙化性斑块CT值测量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20-07-23 09:22
【摘要】: 目的 多层CT(multislice CT,MSCT)在冠状动脉斑块的检测、定量和斑块稳定性分析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其测量冠状动脉斑块CT值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估对比剂浓度(管腔CT值)、层厚和窗宽窗位设置等因素对非钙化性斑块CT值测量准确性的影响,为冠状动脉斑块CT值测量方法的标准化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选用20个成年人尸体心脏标本(男性13个;女性7个;年龄50~70岁,平均57.6岁)。将300mgI/mL的对比剂与生理盐水分别以1:50、1:40、1:30、1:20的比例稀释配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对比剂,并注入冠状动脉管腔内进行CT扫描。所有冠状动脉标本均采用GE LightSpeed Pro16 CT成像系统进行扫描。观察CT图像筛选出造成管腔狭窄程度为30%~75%的非钙化性斑块。采用兴趣区(ROI)测量法分别测量四种对比剂浓度(1:50、1:40、1:30、1:20)、两种层厚(0.625mm和1.25mm)和两种窗宽窗位设置(WW 1000/WL 100和WW 500/WL 200)下的斑块CT值。对比剂浓度(管腔CT值)、层厚和窗设置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使用直线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多组间比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20个成年人尸体心脏标本中,16个有非钙化性斑块,共检出非钙化性斑块41个,其中造成管腔狭窄程度为30%~75%的非钙化性斑块共24个。 1.对比剂浓度(管腔CT值)对斑块CT值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两种层厚、两种窗设置下,四种不同对比剂浓度时,管腔CT值对斑块CT值测量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斑块CT值与管腔CT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0,P=0.000),随着管腔CT值的升高,所测斑块CT值呈现上升的趋势,CT值增加范围为6.13~32.08HU。 2.层厚对斑块CT值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四种对比剂浓度、两种窗设置下,两种层厚所测斑块CT值比较接近,斑块CT值与层厚之间未见显著相关关系(r=0.070,P=0.102)。 3.两种窗设置下取ROI对斑块CT值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四种对比剂浓度、两种层厚下,两种窗设置下取ROI对斑块CT值测量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斑块CT值与窗设置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00)。 4.斑块CT值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斑块CT值为因变量,管腔CT值、层厚及窗设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将有显著意义的变量引入方程,结果显示斑块CT值同管腔CT值和窗设置之间存在显著关联(P<0.001),最终回归方程为:斑块CT值=0.067×管腔CT值+10.306×窗设置+7.311(两种窗设置分别取值为1、2) 结论 1.管腔CT值对冠状动脉斑块CT值测量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对比剂浓度增加使管腔CT值升高,斑块CT值测量结果呈现上升趋势。 2.层厚对冠状动脉斑块CT值测量的准确性未见明显影响。 3.窗设置对冠状动脉斑块CT值测量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4.以斑块CT值为因变量,管腔CT值和窗设置为自变量,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斑块CT值=0.067×管腔CT值+10.306×窗设置+7.311 创新点 1.首次利用尸体冠状动脉标本研究不同因素对斑块CT值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2.首次得出斑块CT值与管腔CT值、窗设置的回归方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16.2
【图文】:
的注射器进行CT扫描(扫描参数同冠状动脉标本扫描),对每支注射器均获取连续10个层面,采用位于注射器截面积中心,占60%面积的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测量CT值并计算平均CT值(图1)。在所测的24个斑块中有
天津医科大学硕十侧叮艺生学位论文130HU[23}(图2)。将筛选出的斑块cT图像随机编号,采用Rol测量法分别测量四不中对比剂浓度(l:50、1:40、l:30、1:20)、两种层厚(o.625mm和l.25mm)和两种窗宽窗位设置14, ](ww1000/wL150和 ww500/wL200,分别简称为窗设置1和窗设置2)下的斑块CT值和管腔CT值。如图3所示,斑块CT值测量的ROI设定在斑块显示最大的血管横断层面上,斑块中心60%的区域 [353v]。所有测量均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共同完成,当ROI设定不统一时,两人商量达到统一。窗设置1和窗设置2测量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图2血管管腔狭窄程度显示。血管CPR图像(a
ROI测量斑块CT值方法示意图
本文编号:2767135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16.2
【图文】:
的注射器进行CT扫描(扫描参数同冠状动脉标本扫描),对每支注射器均获取连续10个层面,采用位于注射器截面积中心,占60%面积的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测量CT值并计算平均CT值(图1)。在所测的24个斑块中有
天津医科大学硕十侧叮艺生学位论文130HU[23}(图2)。将筛选出的斑块cT图像随机编号,采用Rol测量法分别测量四不中对比剂浓度(l:50、1:40、l:30、1:20)、两种层厚(o.625mm和l.25mm)和两种窗宽窗位设置14, ](ww1000/wL150和 ww500/wL200,分别简称为窗设置1和窗设置2)下的斑块CT值和管腔CT值。如图3所示,斑块CT值测量的ROI设定在斑块显示最大的血管横断层面上,斑块中心60%的区域 [353v]。所有测量均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共同完成,当ROI设定不统一时,两人商量达到统一。窗设置1和窗设置2测量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图2血管管腔狭窄程度显示。血管CPR图像(a
ROI测量斑块CT值方法示意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毛定飚,朱毅,陆孝禹,滑炎卿,王鸣鹏,张国桢;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多层螺旋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5年03期
2 邱建星,唐光健,高福生,刘建新,蒋学祥;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10期
3 毛定飚;滑炎卿;张国桢;王鸣鹏;吴威岚;胡非;丁其勇;葛哠俊;;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内软斑块的准确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7期
本文编号:2767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6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