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病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1 22:02
【摘要】:目的:分析椎动脉颅内段血流速度减慢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和后循环血管形态特点,探讨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病因以及椎动脉血流频谱形态与后循环血管形态改变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椎动脉颅内段平均血流速度(Vm)减慢患者87例,按血流频谱形态分为Ⅰ、Ⅱ、Ⅲ型;所有患者2周之内均行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颈部计算机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对照分析MRA、CTA与TCD检测结果。 结果:(1)87例患者中,134条椎动脉Vm减慢,其中Ⅰ型85条,Ⅱ型36条,Ⅲ型13条。(2)椎动脉Vm正常组和减慢组的后循环血管形态异常率分别为40.00%和64.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7.92,P0.01)。(3)椎动脉血流频谱形态Ⅰ、Ⅱ、Ⅲ型中,后循环血管形态异常率分别为58.82%、66.67%和100.00%。Ⅰ型、Ⅱ型与Ⅲ型后循环血管形态异常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X2分别为6.62和4.09,P0.05)。(4)与后循环血管形态正常组比较,椎动脉发育变异组Ⅰ型明显减少,Ⅱ型明显增多(X2=4.04,P0.05);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组Ⅰ型明显减少(X2=5.51,P0.05),Ⅲ型明显增多(P=0.000)。(5)87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年龄≤60岁与60岁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u值分别为7.12和3.79,P0.01)。 结论: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患者大多存在后循环血管形态改变。椎动脉血流频谱形态与后循环血管形态的改变有密切关系;特征性的血流频谱形态改变有助于后循环血管形态异常部位的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1
本文编号:2778070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成名,刘学升,卢幸明,李军,张敏;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病人血管结构异常的分析与临床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侯炳辉;张晨;赵仁亮;滕继军;;CT血管造影评价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陈秋菊,顾红,赵宁,赵素兰,黄亚薇,卜祥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减低相关性研究[J];北京医学;2000年03期
4 张劲松;王洪;金友贺;;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流速减慢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07期
5 陶庆玲,龚承友;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01年05期
6 韩军良,万琪,王洪典;CT血管造影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5期
7 孙晓培;许晶;;椎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2期
8 华扬;孟秀峰;;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影像学的比较[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10期
9 王力力;华扬;凌晨;段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检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8期
10 张重礼;张杰敏;;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11期
本文编号:2778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7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