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骨髓灌注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4:51
【摘要】: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含量下降、骨的微观结构受损、骨质变薄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骨脆性增加而容易引发骨折的全身性骨疾病。骨质疏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在老年人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骨质疏松患者中以绝经后妇女居多,而且随着未来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此病将更为多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为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已发展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并影响着所有骨骼的病理状态,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根据流动效应的原理,通过MR灌注成像方法可以反映微观的分子运动,能够检测组织血液灌注的变化情况。血液循环发生变化与骨密度的流失可能具有相关性,与血管疾病存在关联,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揭示其本质关系。这些需要依靠对于骨髓灌注的进一步研究来揭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动脉输入函数是影响灌注参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不稳定性,且要求较高的时间分辨率,是灌注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本文希望主要通过改善或消除动脉输入函数的影响,研究骨髓灌注与骨密度之间的关联来研究血液循环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手段,首先基于Tofts模型加以改进动脉输入函数模型,对椎骨骨髓灌注进行研究,提取到较稳定的生理参数;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肌肉信号的模型,以竖脊肌组织代替动脉输入函数的作用,完全避免了不准确的动脉输入函数造成的影响,进而对椎骨骨髓灌注进行研究。将受试者按照骨密度的不同,分为正常骨量、骨质缺乏及骨质疏松组别,对三组灌注参数进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找寻存在于其中的潜在关系。 本研究发现,不同骨密度组别间的灌注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骨髓灌注功能与骨密度有关,基于肌肉信号的模型更提供了肌肉灌注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骨的微循环与骨密度之间存在联系,血液循环的改变可能是引发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向青,苏南,潘子昂,郭亦超,李芳芳,李扶刚,刘京萍,陈仲景,王晓敏,扈英伟,张燕晴,王晓红,程晓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年01期

2 刘忠厚,潘子昂,王石麟,段云波,何郁泉,马海波,肖艳霞,刘京萍,王洪复,杨定焯,王际孝,郭如意,李国璋,丁桂芝,刘玉槐,倪顺梅,卢淑梅,张万钟,房德元,周倜,张芝彬,张学中,吴元沧,金信爱;骨骼生长衰老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诊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2790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90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