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中英文双语者语义加工的词频相关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10:24
   目的 通过对高度流利的中英文晚双语者词频相关性语义判断任务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探讨语言加工相关脑功能区、词频效应及中英文加工脑功能区可能存在的差异。 材料与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本科以上学历,通过CET-4考试。实验内容包括中文高频(Chinese high frequency,CHF)、中文低频(Chinese low frequency,CLF)、英文高频(English high frequency,EHF)、英文低频(English low frequency,ELF)语义判断任务。采用GE 1.5T Twin-speed Infinity with Excite I磁共振全身扫描仪对所有志愿者行高分辨纯轴位T_1WI扫描,随后在工作站实时成像系统(real time image processor,RTIP)监测下,施加实验内容的同时,同步进行fMRI扫描。将fMRI的DICOM格式原始数据传输至离线工作站,转换成ANALYZE格式并用SPM99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通过信号时间曲线相关分析,判断刺激和对照任务间有差异的直接相关激活区。然后根据高斯随机场理论,运用多变异线性回归对资料进行像素水平的T检验,对脑激活部位进行筛选处理,统计阈值概率设定为p<0.05,激活范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围闽值设定为10个像素。最后进行组分析和组间分析:组分析是将志愿者实 验数据进行链接,共同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平均激活图,叠加于Talalrach标 准三维模板脑,用于脑激活区的定位;组间分析是记录每个志愿者激活脑区 的强度及范围,采用SPSS 11.0软件对Cr1F、CLF、EHF、ELF语义判断任 务间脑功能区激活强度和范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任务各脑区激 活强度及范围的差异。 结果 l、中文语义相关判断任务激活双侧Broea区(Brodmann area,B从4、 45)、前额叶背外侧(BAg、46)、额叶内侧面(BA6、32、24),左侧颗中回 后部(BA21)、角回(B月9)和右侧缘上回(BA4O)。激活强度及范围左侧 明显大于右侧,显示明显的左侧优势。 2、CHF与CLF任务脑激活区比较。组分析:CLFCHF的脑区为左侧 Broca区;组间分析:左侧Broca区激活强度及范围CLF任务大于CHF任务, 具有显著性差异。双侧前额叶背外侧、额叶内侧面,左侧颗中回后部、角回 及右侧Broca区、缘上回激活强度及范围两种任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英文语义相关判断任务激活双侧Broca区、前额叶背外侧、额叶内 侧面、颗中回后部,左侧角回和右侧缘上回。激活强度及范围左侧明显大于 右侧,显示明显的左侧优势。 4、E玉IF与ELF任务脑激活区比较。组分析:ELFEHF的脑区为双侧 Broca区;组间分析:双侧Broca区激活强度及范围ELF任务大于EHF任务, 具有显著性差异。双侧前额叶背外侧、额叶内侧面、颗中回后部,左侧角回 及右侧缘上回激活强度及范围两种任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5、中英文(高频)语义判断任务激活区比较。组分析:Cl吓EHF的脑 区为双侧扣带回,EHFCHF的脑区为双侧Broca区和右侧颗中回后部;组间 分析:双侧Broca区激活强度及范围EHF任务大于CHF任务,具有显著性 差异。双侧前额叶背外侧、额叶内侧,左侧颗中回后部、角回及右侧缘上回 两种任务激活强度及范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结论 l,伽IRI成像可准确的反映受试者执行语言相关判断任务时激活的脑功 能区,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2.语言加工的神经网络系统除包括传统的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区,还 包括额叶、颗叶及顶叶的多个脑区。 3.词频效应即熟练程度差异影响中文和英文任务Broca区激活的强度 及范围。低频语义判断任务需要更为大量的语义提取,从而引起Broca区更 强、更广泛的激活。 4.中英文两种语言激活脑区大部分相互重叠,但仍有差异。EHFCHF 的脑区为双侧Broca区和右侧颗中回后部;CI正EllF的脑区为双侧扣带回前 部。但双侧扣带回前部是否是中文加工的特异性脑区仍需不同语言层次、多 种语言形式的实验研究加以验证。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R4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小青;高云天;赵强;王广新;;利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分析Alzheimer(AD)患者的脑PET图像[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1期

2 邵媚媚;刘智艳;曹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针灸领域的研究现状[J];山西中医;2011年09期

3 曹琳;刘智艳;邵媚媚;;针刺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近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1年04期

4 许百男;陈晓雷;;精准神经外科:微侵袭神经外科新理念[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芳;唐勇;梁繁荣;;针刺治病机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曾芳;唐勇;梁繁荣;;针刺治病机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平;左传涛;黄U哸\;;建立严格视听封闭条件下正常脑数据库的必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金香兰;尹岭;;针刺脑功能成像的实验设计[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小光;李少武;戴建平;;ASL与BOLD在脑功能成像研究中的对比[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苏世君;赵晓峰;王舒;;脑功能成像技术对穴位特异性研究的应用价值[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7 许建阳;王发强;陈燕;蒲朝煜;毛新远;刘庆安;;针刺治疗帕金森氏病前后对PET脑功能成像的影响[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胡卡明;朱蔓佳;;肝经连目系的脑功能成像研究[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许建阳;王发强;陈燕;蒲朝煜;毛远新;刘庆安;;针刺治疗帕金森氏病前后对SPECT脑功能成像的影响[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李鹏程;骆清铭;;脑皮层活动光学成像的独立成分分析[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揭示大脑奥秘[N];科技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徐亚静;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针灸可诱发大脑特定区域表现活跃[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记者 刘正午;贺斌:站在读脑技术前沿[N];医药经济报;2010年

4 科讯;我国引进首台7T核磁共振仪[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探究大脑的真实世界[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驻京记者 贾岩;高端医械需求依旧旺盛[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记者 李斌;在这里,可直接“看到”大脑怎样记忆[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孙书博;Achieva 3.0T首次在中国投入临床使用[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郑千里;2000万建成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N];科技日报;2004年

10 周晓林;心理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认知神经科学[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立平;基于fMRI的穴位刺激与脑皮层功能兴奋区相关性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王光彬;针刺足三阳经与足太阴脾经原合穴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冯锡钢;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邵广瑞;PET-CT脑功能成像对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入脑后定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迟旭;针刺后溪、中渚、外关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崔方圆;偏瘫肢体运动与针刺阳陵泉穴的fMRI和DTI成像在脑功能重塑中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游俊;面向知识发现的神经信息文献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增爱;脑视觉、运动传导通路与功能皮层的DTI及fMRI联合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沈海林;星形胶质细胞瘤MRI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唐一源;汉语认知的脑内信息加工模式[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琦;中英文双语者语义加工的词频相关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2 付宇光;脑功能成像中的优化算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郭晓峰;中文阅读中词频和预测性对注视时间和位置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筱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在神经外科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5 李丽敏;认知心理学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杨兰;基于模型的BOLD fMRI神经动力学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朱苹苹;基于数字锁相检测技术的光学拓扑成像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刘仕国;想象刺激和实际刺激脑功能成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海宝;汉字和实物图编码和提取fMRI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10 张晔;脑功能成像的负激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7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07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6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