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和锥形束CT建立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19:09
如何在临床上准确、便捷的获取患者牙齿和全牙列的三维形态数据,是口腔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主要通过测量离体牙或石膏模型的方法,随着计算机建模技术和影像学工具的不断发展,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能用于建立活体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获取其形态数据的影像学方法主要为螺旋CT和锥形束CT(CBCT),而目前,利用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建立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获取其形态数据的研究较少,未见有关于通过角度测量的方法对该全牙列数字化模型进行效度和信度研究的报道。 本研究分别采用螺旋CT和CBCT建立了10名青年志愿者上、下颌全牙列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对其线距和角度的11项测量项目进行了系统的测量,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检验它们在线距和角度测量方面的效度和信度,从而为可否利用这两种影像学手段准确而快捷的建立患者全牙列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获取其三维形态数据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探讨对患者损伤小,适用于临床,能准确、便捷的建立患者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获取其形态数据的最佳影像学手段。 结果: 1.1印模法制取的全牙列石膏模型牙尖、边缘嵴、窝沟形态清晰,牙冠完整无缺,外形高点明确。 1.2印模法制取的全牙列石膏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信度均较高,信度检验最小p值分别为0.143和0.215,最大平均差分别为-0.06mm和0.67°。 2.1螺旋CT法构建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牙尖、切缘、窝沟形态尚可,但牙冠颊舌向边缘有缺损,外形高点不明确。 2.2螺旋CT法构建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信度均较高,信度检验最小p值分别为0.106和0.141,最大平均差分别为0.09mm和0.23°。 2.3螺旋CT法构建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效度均较高,效度检验最小p值分别为0.076和0.110,最大平均差分别为0.16mm和0.41°。 3.1 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较螺旋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更精细,其牙尖、切缘、窝沟等形态更清晰,牙冠边缘完整无缺,外形高点明确。 3.2 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信度均较高,信度检验最小p值分别为0.149和0.124,最大平均差分别为-0.07mm和-0.12°。 3.3 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效度均较高,效度检验最小p值分别为0.113和0.276,最大平均差分别为0.08mm和0.21°。 3.4印模法制取的全牙列石膏模型与螺旋CT法和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信度均较高;在线距测量方面,石膏模型(最大平均差的绝对值为0.06mm)最优,CB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最大平均差的绝对值为0.07mm)次之,螺旋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最大平均差的绝对值为0.09mm)再次之;在角度测量方面,CB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最大平均差的绝对值为0.12°)最优,螺旋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最大平均差的绝对值0.23°)次之,石膏模型(最大平均差的绝对值为0.67°)再次之。 3.5螺旋CT法和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测量的效度均较高;CB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与石膏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最大平均差的绝对值分别为0.08mm和0.21°,螺旋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与石膏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最大平均差的绝对值分别为0.16mm和0.41°,显示CB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的测量效度均优于螺旋CT建立的全牙列数字化模型。 结论: 印模法制取的全牙列石膏模型线距测量信度最优,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角度测量信度最优; 螺旋CT法及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的测量效度均较高; 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效度和信度均优于螺旋CT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 提示我们CBCT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效度和信度均较高;CBCT是发挥数字化模型优势,建立活体全牙列牙冠三维数字化模型的较佳影像学方法。
【学位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816.98
【部分图文】:
图 1 印模法制取的全牙列石膏模型Fig 1 The plaster model of full dentition距测量:1)前段牙弓宽度(CL CR):左右尖牙牙尖顶点间的距离。
图 2 螺旋 CT 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Fig 2 The 3D digital model of full dentition got by spiral CT1.5 统计分析取 a1、a2两组数据的平均值 a 为测量者 a 测取的螺旋 CT 法构建的全牙
图 3 CBCT 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Fig 3 The 3D digital model of full dentition got by CBCT1.5 统计分析取 A1、A2两组数据平均值 A 为测量者 a 测取的 CBCT 建立的全牙列三
【学位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816.98
【部分图文】:
图 1 印模法制取的全牙列石膏模型Fig 1 The plaster model of full dentition距测量:1)前段牙弓宽度(CL CR):左右尖牙牙尖顶点间的距离。
图 2 螺旋 CT 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Fig 2 The 3D digital model of full dentition got by spiral CT1.5 统计分析取 a1、a2两组数据的平均值 a 为测量者 a 测取的螺旋 CT 法构建的全牙
图 3 CBCT 法构建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Fig 3 The 3D digital model of full dentition got by CBCT1.5 统计分析取 A1、A2两组数据平均值 A 为测量者 a 测取的 CBCT 建立的全牙列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留成胜;黄潮桐;陈隆福;李敬矿;陈冬生;;数字化前臂穿支皮瓣模型构建与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年03期
2 陈永刚;吕培军;王勇;孙玉春;;全冠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的数字化辅助评价方法[J];口腔医学;2011年06期
3 王忠东;李国华;龚振宇;吴建忠;陈炜;刘亚雄;凌均h
本文编号:2812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1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