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占总甲胎蛋白的比率在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及在原发性肝癌TACE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AFP-L3,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总AFP及AFP-L3的量,计算出AFP-L3%,为AFP-L3的量/总AFP的量×100%,以AFP-L3%≥10%为阳性判断标准。在探讨AFP-L3%在肝癌诊断中价值时,HCC组62例患者、慢性肝病组30例患者,分析在良恶性肝病中和不同AFP水平下AFP-L3%的阳性率的差异;在探讨AFP-L3%在肝癌TACE疗效评价中价值时,比较50例患者TACE前后AFP和AFP-L3%的变化,结合复查时DSA造影表现,分析AFP-L3%在肝癌TACE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结果:在20ng/ml的临界值下,AFP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2.58%、70.00%和0.3258;在10%的临界值下,AFP-L3%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67.74%、90.00%和0.5774;HCC组AFP和AFP-L3%阳性率分别为72.6%(45/62)、67.7%(4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AFP和AFP-L3%阳性率分别为30.0%(9/30)、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和慢性肝病组AFP-L3%阳性率分别为67.7%(45/62)、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20ng/ml与0~20ng/ml两组阳性率分别为86.7%(39/45)、17.6%(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400ng/ml与20-400ng/ml两组两组阳性率分别为85.7%(18/21)、87.5%(2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前AFP与术后AFP经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FP-L3%与术后AFP-L3%经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术前AFP与术后AFP经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AFP-L3%与术后AFP-L3%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及AFP-L3%下降百分率经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FP-L3%对HCC的诊断效能优于AFP,对良恶性肝病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特别是AFP低浓度升高的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但对AFP阴性的HCC诊断价值有限。AFP-L3%是较AFP更准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后疗效的肿瘤标志物。
【学位单位】:蚌埠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445.2;R73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贻刚;胡道予;;MSCT和DSA用于HCCTACE术后复发诊断价值的比较[J];放射学实践;2011年12期
2 朱波;王英;陈艳华;黄玲莎;黄文成;张玮;陈铃;;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TNF-α、TSGF、GPDA及AFP的变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王伟昱;吕维富;侯昌龙;张行明;张正峰;鲁东;高宗根;;原发性肝癌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年08期
4 张强;李京雨;徐力杨;刘涛;路军良;;肝硬化并发微小肝癌DSA的诊断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年06期
5 庄广义;任伟新;迪里木拉提·巴吾冬;顾俊鹏;;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CT和DSA随访对比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年12期
6 贾中芝;黄渊全;冯耀良;施海彬;;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CT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年01期
7 池嘉昌;沈加林;许建荣;唐睿;程杰军;;全肝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年07期
8 梁茂全;苏洪英;;肝癌化疗栓塞前后甲胎蛋白变化模式的临床意义[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年04期
9 刘峰;江冬梅;司端勤;;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定量测定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年05期
10 刘灿丽;袁曙光;王家平;闫东;郭立;;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两种影像技术检查的对比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商健彪;三种影像学方法及血清AFP对原发性肝癌TACE后残留、复发、转移病灶检出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祖华;肝细胞癌CT征象与AFP-L3%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琼瑶;超声造影、CT、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825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2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