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与导管法冠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10:58
   目的 初步探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对象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患者的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在3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2mm的419节段中,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为393节段(占94%)。在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25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80.7%、98.2%、88.5%、96.8%,25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72.2%、98.9%、87.1%、97.5%。 结论 在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下,256层CT对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筛选和诊断方面,与前代CT相比,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别。
【学位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541.4;R816.2
【文章目录】: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连拼;陈鹏;张素勤;杨鹏麟;;用“网篮”取出脱载支架一例[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唐亮;葛华;;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陈雷;林福森;金雷;赵玉娥;丁辉;曲德军;;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4 张晓艳;魏璇;李明阳;刘波;张伟;;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5 汪凤兰;;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J];内科;2007年05期

6 胡冰;;正常冠状动脉的心肌梗死[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5年02期

7 李昌繁;江时森;;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7年02期

8 韩勤甫;王淑红;贾银明;申娟;金培印;张海柱;陈悦;吕燕;;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9 韦永强;陈雪萍;黄幼艺;蔡茂生;;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09年03期

10 张晓艳;魏璇;李明阳;刘波;张伟;;绝经后女性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志林;曾定尹;孙喜琢;周旭晨;程颖;关启刚;;Rho激酶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2 张明;杨鹏麟;唐疾飞;龚永生;;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苗志林;曾定尹;孙喜琢;周旭晨;程颖;关启刚;;冠状动脉狭窄时组织炎症因子MCP-1、P-选择素和VCAM-1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4 郭燕;黄振文;张菲斐;;载脂蛋白B及载脂蛋白Al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彭勇;张尔永;郭应强;黄旭中;;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6 李绍东;李江山;刘素堂;徐凯;程广军;;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升平;肖湘生;刘士远;李惠民;于红;严f:;;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8 陈士良;臧益民;骆秉铨;朱妙章;;冠状动脉狭窄对血液流变学和球结膜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9 王培;赵洛沙;;血清尿酸和胆红素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尹成淑;孟晓萍;;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叶依;不做冠脉造影可以检查冠心病吗?[N];健康时报;2006年

2 高国起;冠脉造影有新法[N];中国人口报;2003年

3 王雪飞;冠脉造影也不可全信[N];健康报;2002年

4 孙纯蓉 本报记者 田仁碧;我省首台双源CT投入使用[N];贵州日报;2009年

5 北大医院三部 余光明 (主任医师);冠脉造影不是“金标准”[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谢欣;德国专家传授新的判断方式[N];湖南日报;2009年

7 记者 徐晓宁;冠脉造影阴性不能排除冠心病[N];健康报;2001年

8 关健;不要怕做冠脉造影[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9 吴天宇;冠脉造影该做还得做[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10 董鹏;冠脉造影“看清”冠脉内部[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慧;冠状动脉病变无创性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余再新;冠脉内超声及自膨胀支架-Radius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郑平;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心绞痛患者舒张功能及左心机械功能变化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何维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防治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李成祥;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显像和靶心图定量分析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6 刘新;CTA和MR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7 侯爱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微灌注的冠脉造影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凌志青;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和临床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赵倩;冠状动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10 张少雄;超高速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毅;冠脉双源CT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郭建锋;呼吸导航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鲍百丽;原发性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孙红彬;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崔建;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6 赵雪;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7 宋美平;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8 王赫;冠脉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舒张功能特点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李晖;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10 姚孟英;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和冠心病临床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8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28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