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人胼胝体年龄相关性变化的DTI参数研究
【部分图文】:
地显示了胼胝体的形态结构,与经典的解剖学描述基本一致。不同年龄组相关胼胝体纤维相关参数见表1,不同年龄组胼胝体纤维的各向异性和扩散特征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F=109.981,P<0.05;F=37.78,P<0.05)。各年龄组之间胼胝体纤维的FA值和ADC值通过LSD-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纤维的FA值与年龄呈显著性负相关(r=-0.854,P<0.05);胼胝体纤维的ADC值与年龄呈显著性正相关(r=0.625,P<0.05)。见图2、3。表1不同年龄组相关胼胝体纤维相关参数结果(x±s)图13D纤维束成像-胼胝体的正侧面观3讨论扩散张量成像(DTI)通过在至少6个以上的方向施加扩散敏感梯度来测量组织中水分子扩散的程度和方向性,是在活体上进行水分子扩散的量化评价及成像的唯一方法。FA和ADC是DTI最常用的特征性观测指标,其中FA定量分析组织中水分子的各向异性特征,FA值的大小一方面与纤维束的直径、密度以及髓鞘化程度等微观结构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神经纤维排列的紧密程度、神经纤维束走行方向的一致性等宏观结构相关。如白质束越致密、纤维排列越整齐的组织,各向异性越高;而白质束相对较松散,排列欠规则的组织,则各向异性程度相对较低[2]。ADC表示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性大小,ADC值的大小与组织灌注的状态、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运动等因素有关。总之,FA值主要反映纤维束解剖结构完整性的情况,ADC值主要反映细胞外间隙大小的变化。通过相关参数值的综合分析,可以精确地了解被检测区组织内部细微结构的状况。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tractography,DTT)是DTI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其原理是假设弥散张量成像中最大本征值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史瑞华,漆剑频,王承缘;MR扩散张量成像对脑肿瘤的初步应用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史瑞华,漆剑频,朱文珍,王承缘;脑膜瘤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勇刚;软组织肿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晖;3.0T磁共振DTI成像对老年人脑白质疏松症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天真!200040,张玉林!200040,陈星荣!200040;世界卫生组织脑肿瘤分类的进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年04期
2 张晓硌;吴劲松;毛颖;周良辅;李士其;王镛斐;;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术前计划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占雄;朱善安;BIN He;;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白质纤维束走向跟踪[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3期
2 江波,韩新巍,李树新;胼胝体发育不全并发颅内畸形CT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6年04期
3 马献武,冯衡,赵明军;胼胝体发育不全并发颅内畸形的CT与临床[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7期
4 曾春;李咏梅;;多发性硬化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年20期
5 刘芳;刘皎然;杜志芳;郑一博;曹士考;吕朝霞;;新生早产儿脑胼胝体超声测量值[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年04期
6 苏克江;;胼胝体切断后的磁共摄影像[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8年04期
7 孙厚祥;使用Talairach栅格对胼胝体作MRI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5年06期
8 王海燕;赵斌;王光彬;;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显示正常人脑白质纤维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年09期
9 罗捷;癫痫病人胼胝体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07期
10 黄磊,程建敏;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及并颅内其他畸形的CT表现[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翠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健康人脑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吴占雄;基于DTI的脑组织分割与各向异性电导率计算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李建军;青年抑郁症患者脑的三维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袁飞;皮层下血管性痴呆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与脑磁共振扩散张量和定量磁化传递成像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5 倪红艳;正常老年人和阿尔茨海默病人脑白质改变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朱捷;肾脏3.0T磁共振扩散成像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宛四海;视觉通路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8 李琼;慢性肾脏病的3.0T功能磁共振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宗会迁;颈髓压迫性损伤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实验和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陈宇;梗塞后抑郁症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素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老化的定量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2 陈对梅;射击运动员脑白质微结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任津瑶;扩散张量成像检测阿尔茨海默病脑白质变化[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4 崔明惠;扩散张量成像中梯度编码方向的数目对脑白质纤维束成像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赵继平;磁共振正中矢状位胼胝体面积测量在脑萎缩诊断中的价值[D];青岛大学;2011年
6 袁婷婷;脑白质疏松症的MR弥散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香香;基于多梯度方向扩散张量成像的脑神经纤维可视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周卫兵;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肝脏病变诊断的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刘群;3.0T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特发性癫痫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10 颜剑豪;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1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6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