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DTI研究
【学位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743.33;R445.2
【文章目录】:
一、 中英文缩略词
二、 中文摘要
三、 英文摘要
四、 前言
五、 论文正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七、 综述
八、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修元;李胜活;燕铁斌;;脑梗死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2 唐利敏;王凤;;高压氧治疗180例脑梗死疗效分析[J];新疆医学;2011年05期
3 李顺喜;李忠桥;贾莹梅;;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70例[J];世界中医药;2011年04期
4 张洪波;;56例脑梗死继发癫痫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1年05期
5 姚明坤;程巧华;李梓音;;血尿酸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5期
6 王磊;侯向新;;丹红治疗心绞痛合并脑梗死60例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5期
7 太晓光;薛永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分析(附14例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8 陈大祥;;脑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53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0期
9 冯君;;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年06期
10 米彩卿;张树雄;;脑梗死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浩;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去神经支配纹状体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帕金森病人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夏鹰;雪旺氏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共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张华;慢性缺血对大鼠黑质和纹状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姚伟;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分泌的电化学记录技术及其在体(in vivo)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鲁靖;SAPAP3基因敲除小鼠中的皮层—纹状体突触功能缺陷和类OCD行为[D];浙江大学;2007年
6 孔岩;急性脑片中内源性多巴胺对皮层—纹状体突触短时程可塑性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德恒;背部纹状体在奖励和目标导向性行为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红;宁动颗粒及天麻素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孙晓芳;首乌方对帕金森病大鼠血液-纹状体左旋多巴药动学及神经递质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孟涛;视网膜—中脑—纹状体—松果体轴与帕金森病的关系[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剑鹏;体感诱发电位对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2 高思山;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3 迟松;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1年
4 尹长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5 张福鼎;三维CT血管造影在诊断脑梗死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6 刘勇;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石艳玲;静脉注射骨髓基质细胞增加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8 赵张宁;基于MRA图像的基底动脉弯曲度与年龄及基底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发生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0年
9 赵建喜;丹红解语汤治疗脑梗死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D];河北大学;2010年
10 时佰胜;针刺分期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72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7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