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颈结合区薄层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22:26
目的: 对正常人群颅颈结合区解剖结构作系统的薄层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以探讨不同年龄段低位脑神经、枕下海绵窦及相关血管MRI的最佳显示方法及正常参考值,分析正常人体低位脑神经及枕下海绵窦与相关血管的关系;并以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薄层断面数据集及生物塑化薄层断面为基础对低位脑神经、枕下海绵窦及相关血管进行显微解剖显示及三维重建。最终,从断面解剖学和影像学角度评价低位脑神经与血管的相互关系,为颅底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 1.选择健康志愿者120例行低位脑神经及周围结构、140例行枕下海绵窦及周围结构MRI检查,并按年龄段分别分为6组、7组,每个年龄组20例(男女各10例)。2.选择经肉眼观察、CT、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中年男性标本1例,经预处理后在-25℃低温实验室中用数控铣床从头至足逐层铣切。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完成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薄层断面数据的获取,得到完整的人体结构数据集。3.选择中年男性尸体标本10例,无头颅病变,经过固定-取材-预处理-低温脱水-真空浸渍-硬化处理等过程完成塑化块的制作。结果: 三种实验方法系列地显示了舌咽神经、迷...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N-Ⅸ~Ⅺ横断面MRI,血管从后方紧贴神经
图 1-1 N-Ⅸ~Ⅺ横断面 MRI,血管从后方紧贴神经 图 1-2 N-Ⅸ~Ⅺ横断面 MRI,血管从前方紧贴神经图1-3 横断面MRI,N-Ⅸ~Ⅺ呈一复合体,各神经无法分开 图1-4N-Ⅸ~Ⅺ与脑干正中矢状位夹角的MRI测量方法
17图 1-1 N-Ⅸ~Ⅺ横断面 MRI,血管从后方紧贴神经 图 1-2 N-Ⅸ~Ⅺ横断面 MRI,血管从前方紧贴神经图1-3 横断面MRI,N-Ⅸ~Ⅺ呈一复合体,各神经无法分开 图1-4N-Ⅸ~Ⅺ与脑干正中矢状位夹角的MRI测量方法图1-5 双侧 N-Ⅸ~Ⅺ复合体之间距离的MRI测量方法 图1-6 双侧 N-Ⅸ~Ⅺ复合体脑池段长度的MRI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J]. 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七渝,李恺,崔高宇,郭燕丽,杨晓萍,张伟国,陈现红,陈金华,丁仕义,陈伟,陆明,游箭,许忠信,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0)
[2]展神经MRI与塑化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J]. 张伟国,张绍祥,巫北海,陈金华,谭立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02)
[3]数字化虚拟人体为临床解剖学开拓研究新领域[J]. 钟世镇,原林,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2(01)
[4]椎动脉复合体的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J]. 陈镭,张东强.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1(03)
[5]枕下海绵窦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 张力伟,于春江,杨国瑞,吕永利.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04)
[6]生物塑化技术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张绍祥,刘正津,何光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6(03)
本文编号:3005801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N-Ⅸ~Ⅺ横断面MRI,血管从后方紧贴神经
图 1-1 N-Ⅸ~Ⅺ横断面 MRI,血管从后方紧贴神经 图 1-2 N-Ⅸ~Ⅺ横断面 MRI,血管从前方紧贴神经图1-3 横断面MRI,N-Ⅸ~Ⅺ呈一复合体,各神经无法分开 图1-4N-Ⅸ~Ⅺ与脑干正中矢状位夹角的MRI测量方法
17图 1-1 N-Ⅸ~Ⅺ横断面 MRI,血管从后方紧贴神经 图 1-2 N-Ⅸ~Ⅺ横断面 MRI,血管从前方紧贴神经图1-3 横断面MRI,N-Ⅸ~Ⅺ呈一复合体,各神经无法分开 图1-4N-Ⅸ~Ⅺ与脑干正中矢状位夹角的MRI测量方法图1-5 双侧 N-Ⅸ~Ⅺ复合体之间距离的MRI测量方法 图1-6 双侧 N-Ⅸ~Ⅺ复合体脑池段长度的MRI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J]. 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七渝,李恺,崔高宇,郭燕丽,杨晓萍,张伟国,陈现红,陈金华,丁仕义,陈伟,陆明,游箭,许忠信,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0)
[2]展神经MRI与塑化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J]. 张伟国,张绍祥,巫北海,陈金华,谭立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02)
[3]数字化虚拟人体为临床解剖学开拓研究新领域[J]. 钟世镇,原林,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2(01)
[4]椎动脉复合体的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J]. 陈镭,张东强.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1(03)
[5]枕下海绵窦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 张力伟,于春江,杨国瑞,吕永利.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04)
[6]生物塑化技术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张绍祥,刘正津,何光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6(03)
本文编号:3005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00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