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及腕关节病变诊断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1 17:20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活动性方面的评价价值,探讨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及OMERACTRAMRIS评分与临床化验指标、活动性评分(DAS28)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在评估RA预后的可行性,并为早期RA治疗方案合理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风湿科并经随访明确诊断的RA病例32例(女23例,男9例,年龄2175岁,平均52.5岁)。所有患者均以腕关节、腕掌关节及指间关节肿痛为主诉就诊,病程持续时间224个月。临床诊断按照2009年ACR/EULAR(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修订RA分类评分标准满足≥6分。手部X线片均无阳性发现。另外收集健康对照者1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部及腕关节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早期RA手及腕关节DCE-MRI滑膜、骨髓水肿等病变特点,计算DCE-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早期强化率、相对强化率、峰值时间等)并进行OMERACTRAMRIS评分,对RA活动期、缓解期及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T检验等方...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指标与DAS28评分相关性的研究[J]. 陈庆平,史雅峰,沈斯瑶,赵红英,陈妤. 陕西医学杂志. 2012(11)
[2]MRI定量分析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的初步临床应用[J]. 夏鹏,王德杭,蒋兆贯,陶娟,顾光官,冯阳,吴斌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04)
[3]磁共振成像在早期风湿病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J]. 许建荣,邓霞. 磁共振成像. 2011(02)
[4]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刘新爱,史大鹏,付芳芳,孙红梅. 磁共振成像. 2011(02)
[5]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评价[J]. 姚秋英,刘晓晟,许建荣. 实用医学杂志. 2010(20)
[6]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联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解读[J]. 吕芳,李兴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04)
[7]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早期诊断[J]. 李岩,李建军,赵应满,余宁. 海南医学. 2010(12)
[8]MRI定量分析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J]. 周建立,余成新. 放射学实践. 2010(05)
[9]改良MRI评分系统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临床价值[J]. 刘霞,李绪斌,洪楠,杜湘珂. 磁共振成像. 2010(02)
[10]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水平变化意义[J]. 潘宇红,姜东林,孙钧铭,华海应. 检验医学. 2009(11)
本文编号:3044673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指标与DAS28评分相关性的研究[J]. 陈庆平,史雅峰,沈斯瑶,赵红英,陈妤. 陕西医学杂志. 2012(11)
[2]MRI定量分析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的初步临床应用[J]. 夏鹏,王德杭,蒋兆贯,陶娟,顾光官,冯阳,吴斌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04)
[3]磁共振成像在早期风湿病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J]. 许建荣,邓霞. 磁共振成像. 2011(02)
[4]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刘新爱,史大鹏,付芳芳,孙红梅. 磁共振成像. 2011(02)
[5]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评价[J]. 姚秋英,刘晓晟,许建荣. 实用医学杂志. 2010(20)
[6]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联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解读[J]. 吕芳,李兴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04)
[7]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早期诊断[J]. 李岩,李建军,赵应满,余宁. 海南医学. 2010(12)
[8]MRI定量分析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J]. 周建立,余成新. 放射学实践. 2010(05)
[9]改良MRI评分系统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临床价值[J]. 刘霞,李绪斌,洪楠,杜湘珂. 磁共振成像. 2010(02)
[10]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水平变化意义[J]. 潘宇红,姜东林,孙钧铭,华海应. 检验医学. 2009(11)
本文编号:3044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04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