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周胎儿鼻后三角的二维三维超声观察和测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5 04:46
目的:运用二维和三维超声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omographic ultcasound imaging, TUI)观察在第11-13周胎儿鼻后三角(Retronasal triangle)的完整性,并测量鼻后三角的顶角,比较及评价二维超声与三维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第11-13周胎儿鼻后三角的观察和测量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第一组:前瞻性的对接受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 NT)超声检查的孕妇,选择头臀径(Crown-Rump Length, CRL)在45-84mm范围内的150名胎儿,分别运用二维和三维超声TUI技术在胎儿颜面部冠状切面观察鼻后三角的完整性。用率的X2检验比较两种观察方法在早孕期筛查腭裂的可行性。第二组:对100例接受NT超声筛查的孕妇,分别应用二维和三维超声TUI技术在第11-13周胎儿颜面部冠状切面测量鼻后三角的顶角。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别计算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方法得到的两次测值间的差异,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和可重复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种测量方法中选择较好的一种,用Pearson...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二维超声标准切面、可观察鼻后三角的连续性是否冠整;
适当的调整层距可以连续性观察鼻后三角的元整性:表1不同cRL范围的胎儿分布及鼻后三角顶角n维例数一维项角(“_维例数纤}二顶75.7670.9464.25n村勺/l一夕气、︶64.5466.7565.60l乙勺汁月,J﹃f︸4一、︸4,、︸、︶
A图6A图:鼻后三角标准测量示意图B图:额骨,B:上领骨鳄哭,C:下领骨、:为不标准图D:眼:鼻后三角由两上领骨曙突和一个腾骨组成,在图像上表现为三条强回声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评价胎儿心脏形态结构的初步研究[J]. 赵博文,姜卫香,杨园,吕江红,林莎,何跟山,汤富刚.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7(02)
[2]胎儿鼻骨超声测量对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J]. 谢红宁,朱云晓,李丽娟,方群.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6(02)
[3]胎儿出生缺陷超声检查的形态学基础[J]. 谢红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09)
[4]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体表畸形的应用价值[J]. 林小影,朱才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06)
[5]胎儿颜面部的产前超声研究[J]. 李胜利,欧阳淑媛,陈琮瑛,刘菊玲,高英,欧阳琼,欧阳玉容,刘惠文,冯玉英.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06)
[6]唇腭裂的序列治疗[J]. 王光和,马莲. 医学研究通讯. 2001(06)
[7]三维超声对胎儿正常唇及唇裂的诊断评价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对照分析[J]. 蔡爱露,解丽梅,竹内久弥,郭淑香,丛杰,刘守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03)
[8]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J]. 常洪波,刘金凤,王洪霞,曹红梅,刘颖,李有忠,潘庆敏,邢素荣.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06)
本文编号:3119162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二维超声标准切面、可观察鼻后三角的连续性是否冠整;
适当的调整层距可以连续性观察鼻后三角的元整性:表1不同cRL范围的胎儿分布及鼻后三角顶角n维例数一维项角(“_维例数纤}二顶75.7670.9464.25n村勺/l一夕气、︶64.5466.7565.60l乙勺汁月,J﹃f︸4一、︸4,、︸、︶
A图6A图:鼻后三角标准测量示意图B图:额骨,B:上领骨鳄哭,C:下领骨、:为不标准图D:眼:鼻后三角由两上领骨曙突和一个腾骨组成,在图像上表现为三条强回声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评价胎儿心脏形态结构的初步研究[J]. 赵博文,姜卫香,杨园,吕江红,林莎,何跟山,汤富刚.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7(02)
[2]胎儿鼻骨超声测量对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J]. 谢红宁,朱云晓,李丽娟,方群.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6(02)
[3]胎儿出生缺陷超声检查的形态学基础[J]. 谢红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09)
[4]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体表畸形的应用价值[J]. 林小影,朱才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06)
[5]胎儿颜面部的产前超声研究[J]. 李胜利,欧阳淑媛,陈琮瑛,刘菊玲,高英,欧阳琼,欧阳玉容,刘惠文,冯玉英.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06)
[6]唇腭裂的序列治疗[J]. 王光和,马莲. 医学研究通讯. 2001(06)
[7]三维超声对胎儿正常唇及唇裂的诊断评价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对照分析[J]. 蔡爱露,解丽梅,竹内久弥,郭淑香,丛杰,刘守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03)
[8]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J]. 常洪波,刘金凤,王洪霞,曹红梅,刘颖,李有忠,潘庆敏,邢素荣.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06)
本文编号:3119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11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