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及病理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5 20:16
目的分析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及病理特征。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9例PTC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于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对PTC患儿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根据病理检查结果中淋巴结是否转移,将PTC患儿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比较两组的超声特征。结果 69例PTC患儿中,常规甲状腺乳头状癌44例(63.77%),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5例(36.23%);病变位于单侧42例(60.87%),双侧27例(39.13%);淋巴结转移38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31例,淋巴结转移率55.07%。转移组钙化灶、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声晕和包膜侵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儿童PTC的淋巴结转移率高;针对超声下PTC结节中发生包膜侵袭、晕环、钙化灶及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儿,应对其淋巴结进行及时观察,以确认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进而有助于手术方案的调整,改善患儿预后。
【文章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5(2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PTC患儿超声图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声诊断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J]. 舒启沛,覃折波,郭燕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11)
[2]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王彬,郭泰,原韶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02)
[3]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征象对评估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宋群,王春光,孙文奎,周瑾瑾,于福盈,王玉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04)
[4]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特点及颈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探讨[J]. 董鸿,晏昱婧,沈文状,张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18)
[5]超声影像和病理测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差异[J]. 赖兴建,张波,姜玉新,李建初,杨筱,赵瑞娜,朱沈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03)
[6]儿童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J]. 王勇,刘隽颖,李琳,邹霜梅,牛丽娟,郝玉芝,周纯武,姜玉新.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03)
[7]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研究[J]. 张凤华,孟方. 实用癌症杂志. 2014(07)
[8]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研究[J]. 冯晓蕾,刘婷,周琦,姜珏,雷小莹,杜晓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01)
[9]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J]. 王凤华,常占平,王殿军,宋晶莹,周颖. 现代肿瘤医学. 2013(03)
硕士论文
[1]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临床特征分析[D]. 李泽昊.郑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2835
【文章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5(2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PTC患儿超声图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声诊断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J]. 舒启沛,覃折波,郭燕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11)
[2]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王彬,郭泰,原韶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02)
[3]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征象对评估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宋群,王春光,孙文奎,周瑾瑾,于福盈,王玉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04)
[4]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特点及颈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探讨[J]. 董鸿,晏昱婧,沈文状,张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18)
[5]超声影像和病理测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差异[J]. 赖兴建,张波,姜玉新,李建初,杨筱,赵瑞娜,朱沈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03)
[6]儿童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J]. 王勇,刘隽颖,李琳,邹霜梅,牛丽娟,郝玉芝,周纯武,姜玉新.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03)
[7]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研究[J]. 张凤华,孟方. 实用癌症杂志. 2014(07)
[8]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研究[J]. 冯晓蕾,刘婷,周琦,姜珏,雷小莹,杜晓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01)
[9]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J]. 王凤华,常占平,王殿军,宋晶莹,周颖. 现代肿瘤医学. 2013(03)
硕士论文
[1]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临床特征分析[D]. 李泽昊.郑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2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21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