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成人肾周间隙及肾筋膜的正常活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13:56
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活体肾周间隙和肾筋膜的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图像的观察和测量分析,探讨肾筋膜的附着、肾周间隙的纵向通连情况等相关指标,以及多层螺旋CT对肾周间隙通连研究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收集2005年6—12月在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的正常组病例97例,同期急性胰腺炎病例24例,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准直0.75mm,层厚7mm,三维重建层厚0.8mm,层距0.6mm)和Leonardo后处理软件对肾周间隙行多平面三维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用横断面薄层重建图像测定肾筋膜的厚度,并观察肾筋膜的显示率以及肾筋膜在外侧的通连情况。 结果:1)双侧肾筋膜厚度分别为0.13±0.02cm(左)和0.12±0.02cm(右),不同性别及年龄组别间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双侧肾筋膜在垂直位图像上的CT显示率大于轴位图像,肾筋膜在肾脏上、下极之间的显示率为100%;3)侧锥筋膜与肾筋膜在外侧的融合点位于A线前方180例(左86例,右94例),融和点位于A线后方14例(左11例,右3例);4)左侧有85例(87.6%)肾前、后...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肾筋膜在CT轴位图像上的显示情况
d.胰腺炎病例左肾后积液(白箭)示意图1:肾筋膜与侧锥筋膜融合点位于A线前方;(直线代表A线)示意图2:肾筋膜与侧锥筋膜融合点位于A线后方。(直线代表A线)
Cd图3肾后筋膜的纵向附着a峨为同一病例右侧肾后筋膜由外到内的连续垂直位MPR图像。a一b.肾后筋膜连于隔肌(白箭代表肾后筋膜,黑箭代表隔肌);。.肾后筋膜与腰肌融合后再向上与隔肌相连(黑色长箭代表肾后筋膜,黑色短箭代表腰肌);d.靠近中线区域,肾后筋膜由于腰肌的重叠显示欠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腹膜后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一个曾长期被疏忽甚至被遗忘的角落[J]. 闵鹏秋.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10)
[2]腹膜后间隙纵向联系的应用解剖[J]. 姜苏明,高贤华,雷清芳,周德明,闵鹏秋.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6(01)
[3]原发性肝细胞癌向右肾周间隙扩散的MRI表现特征[J]. 周翔平,闵鹏秋,宋彬,何之彦,姜苏明,杨志刚,陈宪,缪竞陶.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6(02)
[4]腹膜后间隙向外侧通连的应用解剖[J]. 姜苏明,高贤华,雷清芳,闵鹏秋.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5(02)
本文编号:3218600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肾筋膜在CT轴位图像上的显示情况
d.胰腺炎病例左肾后积液(白箭)示意图1:肾筋膜与侧锥筋膜融合点位于A线前方;(直线代表A线)示意图2:肾筋膜与侧锥筋膜融合点位于A线后方。(直线代表A线)
Cd图3肾后筋膜的纵向附着a峨为同一病例右侧肾后筋膜由外到内的连续垂直位MPR图像。a一b.肾后筋膜连于隔肌(白箭代表肾后筋膜,黑箭代表隔肌);。.肾后筋膜与腰肌融合后再向上与隔肌相连(黑色长箭代表肾后筋膜,黑色短箭代表腰肌);d.靠近中线区域,肾后筋膜由于腰肌的重叠显示欠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腹膜后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一个曾长期被疏忽甚至被遗忘的角落[J]. 闵鹏秋.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10)
[2]腹膜后间隙纵向联系的应用解剖[J]. 姜苏明,高贤华,雷清芳,周德明,闵鹏秋.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6(01)
[3]原发性肝细胞癌向右肾周间隙扩散的MRI表现特征[J]. 周翔平,闵鹏秋,宋彬,何之彦,姜苏明,杨志刚,陈宪,缪竞陶.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6(02)
[4]腹膜后间隙向外侧通连的应用解剖[J]. 姜苏明,高贤华,雷清芳,闵鹏秋.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5(02)
本文编号:3218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21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