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超声动态监测兔耳增生性瘢痕修复过程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7:31
  第一部分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动态观测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显微镜(HFB,50MHz)动态观测兔耳增生性瘢痕(HS)的形态学变化过程。方法应用Panoviewβ1500高频超声显微镜和50MHz高频探头,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术后第1、3、5、7、11、16、20、28、36、60、90天)进行观察,同时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对比观察。结果兔耳腹侧创面可产生与人类增生性瘢痕类似的过度增生过程。利用HFB可以清楚、动态观测HS的形成过程,且超声对瘢痕的测量值与病理切片测量值高度相关(r=0.996,P<0.01)。结论HFB不仅能动态观测兔耳HS的全貌,还可以观察其内部的细微结构并进行定量分析,可为研究HS提供一种有效的观测手段。第二部分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无创动态评估兔耳增生性瘢痕硬度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无创评估兔耳增生性瘢痕(HS)形成过程的硬度变化。方法运用VTQ技术在兔耳HS模型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术前1天,术后第1、3、5、7、11、16、20、28、36、45、60、90、120天)测量其剪切波速度(SWV),对所得的SWV值在...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声动态监测兔耳增生性瘢痕修复过程的实验研究


术后不同时间点瘢痕Fig.1-1DiagramofHSofrabbitearinvivo1d1e1f

兔耳,超声显像,瘢痕


附 图图 1-1 术后不同时间点瘢痕Fig.1-1 Diagram of HS of rabbit ear in vivo:1a 术后 2 天;1b 术后 4 天;1c 术后 1 周;1d 术后 12 天;1e 术后 16 天;1f 术后 281a 1b 1c1d 1e 1f

趋势图,趋势图,标准差,蓝线


图 1-3 瘢痕修复过程整体趋势图Fig.1-3 Changes of height of rabbit ear HSX 轴表示术后天数,Y 轴表示瘢痕与周边皮肤距离(mm).红线代表 HFB 测值的均标准差,蓝线代表病理测值的均值与标准差。EB CDAF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动态观测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J]. 游玉芳,王志刚,郑元义,李文艳,牛诚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12)
[2]人肝癌裸鼠模型的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J]. 王志会,胡向东,钱林学.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 (12)
[3]超声弹性成像对比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J]. 詹嘉,朱绫琳,朱隽,柴启亮,陈林,陈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10)
[4]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评价家兔肌肉损伤后组织修复的动态变化[J]. 胡艳,董磊,刘晓红,张彦,孙媛媛,王英娈,王双龙,李迪.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 (06)
[5]CD34及CD105两种微血管标记物在瘢痕微血管构筑中的比较[J]. 黄如林,梁杰,夏琼平,黄绮梨,吴志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1)
[6]一种兔耳中期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J]. 于蓉,宋烨,陈俊杰,刘晓雪,岑瑛.  华西医学. 2010(07)
[7]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J].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06)
[8]应用超声微泡直接测量微小血管血流速度[J]. 郑元义,冉海涛,罗真春,李攀,张群霞,伍星,任建丽,成娟,王志刚.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04)
[9]建立更加稳定和有效的兔耳瘢痕模型[J]. 冯登超,杨喜明,薛宏斌,贺光照.  中国美容医学. 2009(02)
[10]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J]. 王玉玲,万德芬.  中国美容医学. 2006(12)

硕士论文
[1]皮肤病理性瘢痕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D]. 卿勇.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13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313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3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