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与Gd-DTPA的CE-MRA对比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07:05
  目的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应用Gd-DTPA等低分子量的钆类螯合物进行CE-MRA检查。这些低分子量螯合物在体内半衰期短,对扫描数据的采集时间、磁共振操作者的技术和病人配合性有严格要求,不利于对血管病变的显示,而且不能满足血管(特别是小血管)的高分辨率成像的要求,图像效果较差。本研究合成连接Gd-DMPE-DTPA的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在动物模型行CE-MRA,并与Gd-DTPA的CE-MRA比较,旨在探讨其在体内的长循环特性和对血管(特别是小血管)清晰成像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我们采用薄膜水合法利用DMPE-DTPA、OPPC、M-PEG-2000-PE和GdCL3.6H2O等材料合成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用透射电镜和粒度测定仪测量其形状和粒径。选择健康大耳白兔6只,随机化分为两组各3只,分别给予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和钆喷酸葡胺(Gd-DTPA)。在3.0T磁共振扫描仪上采用膝关节线圈对兔子的下腹部、盆腔和双下肢行CE-MRA扫描。首先在给药前扫描1次观察扫描范围(蒙片),接着分别于打药时,5分钟,15分钟,25分钟,30分钟,60分钟和180分钟时各扫描1次。在冠状位原始图像上分别取5个兴趣...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与Gd-DTPA的CE-MRA对比实验研究


长循环顺磁性脂质体的Gaussian分析结果

电镜图,脂质体,顺磁性,电镜


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溶液呈浅黄色、清澈、半透明(图l)。脂质体平均粒径143nm,CV=0.490(图2)。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脂质体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较均匀,未见脂质体聚集(图3)。

顺磁性,脂质体,使用剂量,浅黄色


30分钟,60分钟和180分钟后各扫描1次。5、磁共振对比剂自行研发的长循环顺磁性脂质体溶液(图1)的使用剂量为o.05mmolGd+3/kg。Gd一DTPA的使用剂量为o.osmmolGd+3zkg。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磁共振肿瘤靶向对比剂叶酸-PL-Gd-DTPA的实验研究[J]. 袁正,刘士远,肖湘生,钟高仁,姜庆军.  中华医学杂志. 2007(10)
[2]脂质体MRI对比剂的研究进展[J]. 吕国士,许乙凯.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6(01)
[3]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门静脉系统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 姚秋英,许建荣,李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10)
[4]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刘剑羽,谢敬霞,郑卓肇,李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0(05)
[5]聚合脂质体的热敏性研究[J]. 刘振华,陈懋,张杰,范昌烈,卓仁禧.  中国药学杂志. 1997(10)



本文编号:3327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327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0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