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基于KDR为靶点的靶向超声微泡对肿瘤新生血管分子显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00:34
  背景与目的:新生血管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肿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以肿瘤血管异质性为基础的血管功能性分子标记物不断开发,使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点的肿瘤分子成像成为可能。现有的超声造影剂粒径多在1-8um左右,诊断条件下难以透过血管壁的细胞间隙进入组织间质,是真正意义上的血池造影剂,与其它在分子水平用于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学方法如CT、MRI, PET等比较,无造影剂外渗致背景信号增高的缺陷,造影增强信号完全来自于肿瘤血管床,同时超声技术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实时显像功能,操作简便,无辐射损伤,更适合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实体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已有血管生成开关的启动。KDR作为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主要受体,介导VEGF的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促血管生成活性,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尤其是早期阶段起着关键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证实从人正常乳腺-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乳腺原位癌-乳腺浸润性癌这一发生与演进过程中,KDR表达逐渐增高增强,尤其在乳腺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癌的血管内皮细胞呈持续高表达,表明以KDR为靶点进行乳腺癌新...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携K237小肽的靶向超声微泡的制备 及体外性能评价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KDR为靶点的靶向超声微泡对肿瘤 新生血管分子显像的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成果
附录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肿瘤血管生成异质性及肿瘤血管生成超声分子靶向成像研究进展[J]. 李颖嘉,杨莉,文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10)
[2]携VEGFR2单抗靶向微泡评价小鼠肿瘤新生血管[J]. 伍星,王志刚,唐毅,李攀,朱叶锋,冉海涛,刘学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06)
[3]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为靶向的肺癌放射性核素显像[J]. 夏俊勇,王火强.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8 (02)
[4]乳腺癌血管生成相关因素的检测及意义[J]. 李颖嘉,文戈,鲁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08)
[5]超声造影及其定量分析对乳腺癌恶性转化过程中血管生成作用的评价[J]. 李颖嘉,文戈,杨莉.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09)
[6]乳腺良恶性肿瘤微血管构筑的异质性及其血流动力学的功能变化[J]. 李颖嘉,文戈,杨莉,张雪林.  中华肿瘤杂志. 2009 (01)



本文编号:3386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386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