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A与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10:4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A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age,SAH)患者分别进行64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对检查结果比较、分析,探索全面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更合理、更准确的检查方法,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分析CTA和3D-DSA的影像学特点,比较CTA和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并行CTA、3D-DSA检查的患者70例,诊断颅内动脉瘤56例检出动脉瘤60个。分别在动脉瘤诊断率、最长径,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3mm颅内动脉瘤的检出情况,CTA(4/40)与3D-DSA(1/4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3mm的颅内动脉瘤,CTA(8/20)与3D-DSA (2/20)存在...
【文章来源】:蚌埠医学院安徽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D-DSA(VR)显示的后交通起始端动脉瘤
CTA显示的后交通起始端动脉瘤
3D-DSA显示的颈内动脉动脉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王龙,陈谦学,田道锋,晏炳元,徐海涛,吴立权,陈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08)
[2]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 诸葛启钏,陈伟建,杨运俊,谭显西,林晨,叶盛,张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7(06)
[3]虚拟器械及脑动脉瘤模型在介入术前模拟中的价值[J]. 魏欣,谢晓东,王朝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06)
[4]3D-螺旋CT血管造影与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比较研究[J]. 闫世鑫,杨天昊,范一木,田超,靳松,尹龙. 中华医学杂志. 2007(08)
[5]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J]. 马晓晖,孙英彩,李石玲,郭智萍,赵建.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02)
[6]充分发挥各向同性扫描的优势,开拓多层CT新的应用领域[J]. 柳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01)
[7]2D DSA、3D DS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比较研究[J]. 孙玲玲,冯博,李松柏,钟红珊,张斌,朱玉森,徐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6(06)
[8]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学的应用[J]. 陈哲萌,黄菊明,王土兴. 浙江临床医学. 2005(10)
[9]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 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陈建华,杨金成,方兵,何旭英,陈光忠,尹方明,徐如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02)
[10]前交通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研究[J]. 黄庆,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尹方明,方兵,赵庆平,郭元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05)
本文编号:3389406
【文章来源】:蚌埠医学院安徽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D-DSA(VR)显示的后交通起始端动脉瘤
CTA显示的后交通起始端动脉瘤
3D-DSA显示的颈内动脉动脉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王龙,陈谦学,田道锋,晏炳元,徐海涛,吴立权,陈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08)
[2]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 诸葛启钏,陈伟建,杨运俊,谭显西,林晨,叶盛,张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7(06)
[3]虚拟器械及脑动脉瘤模型在介入术前模拟中的价值[J]. 魏欣,谢晓东,王朝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06)
[4]3D-螺旋CT血管造影与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比较研究[J]. 闫世鑫,杨天昊,范一木,田超,靳松,尹龙. 中华医学杂志. 2007(08)
[5]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J]. 马晓晖,孙英彩,李石玲,郭智萍,赵建.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02)
[6]充分发挥各向同性扫描的优势,开拓多层CT新的应用领域[J]. 柳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01)
[7]2D DSA、3D DS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比较研究[J]. 孙玲玲,冯博,李松柏,钟红珊,张斌,朱玉森,徐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6(06)
[8]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学的应用[J]. 陈哲萌,黄菊明,王土兴. 浙江临床医学. 2005(10)
[9]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 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陈建华,杨金成,方兵,何旭英,陈光忠,尹方明,徐如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02)
[10]前交通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研究[J]. 黄庆,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尹方明,方兵,赵庆平,郭元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05)
本文编号:3389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38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