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酶学检测在患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9-17 15:2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酶学指标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小儿中的诊断应用。方法:纳入KD患儿70例,将合并冠脉病变的患儿纳入A组,未合并冠脉病变的患儿纳入B组。同时纳入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均进行心肌酶学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三组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三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的比值(Em/Am)。比较三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水平。比较三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患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32例患儿中,30例(93.75%)患儿发生冠脉动脉扩张,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扩张22例(68.75%),合并内膜增厚4例(12.50%),合并心包积液4例(12.50%),合并二尖瓣反流2例(6.25%)。A组LVEF、Em/A m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LVEDD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A组CK-MB、LDH和CK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B组和对照组CK-MB、LDH... 

【文章来源】:陕西医学杂志. 2020,49(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 三组超声心动图表现分析
    2 三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3 三组心肌酶学指标比较
    4 A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患儿心肌酶水平比较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N端脑钠肽前体与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对比研究[J]. 杨芳,王晓莉,欧宓,韩莉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9(23)
[2]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儿童川崎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J]. 何岚,刘芳,黄国英,吴琳,储晨,陆颖.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02)
[3]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J]. 张艺,易岂建.  儿科药学杂志. 2019(01)
[4]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 畅芳叶.  临床医药实践. 2019(01)
[5]双嘧达莫治疗川崎病临床疗效及对患儿CRP、PCT等水平影响研究[J]. 王玉,马依晨,李艳,马红茹.  陕西医学杂志. 2018(12)
[6]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与随访中的应用[J]. 张广俊,宋秀莲,黄圣奇,何红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08)
[7]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儿童不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J]. 钱大钧,陶含嫣,周达琼,钱炜,沙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07)
[8]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高危因素分析[J]. 李岩,常凤玲,冯俊,翟慧萍,秦金霞,卢芙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05)
[9]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定量对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评估的临床意义[J]. 袁文芳,肖云彬,胡原,刘倩君,陈文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05)
[10]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川崎病患儿7~14年冠状动脉Z值变化[J]. 郑晶晶,夏焙,陈伟玲,于红奎,林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04)



本文编号:3398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398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