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磁共振及纤维束成像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颅内病变
发布时间:2021-09-19 05:51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导航辅助锁孔手术治疗脑皮层运动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10例位于或者毗邻脑皮层运动区的占位性病变手术情况。术前均行功能磁共振扫描,将图像输入史赛克导航系统后指导锁孔手术入路的设计;术中则根据运动激活区与病变的关系,实时利用导航引导手术切除病变。结果:病变全切8例(80%),次全切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4例病人出现一过性肌力障碍加重,其他患者肌力水平同术前。术后3月随访所有患者肌力水平较术前无恶化,其中2例较术前改善。术后病人的Karnofsky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功能磁共振导航辅助锁孔手术治疗皮层运动区占位性病变,在体现微创性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切除病变而有效地保护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目的:探讨基于纤维束成像的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涉及锥体束或视辐射的颅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1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在纤维束导航辅助下的手术情况,其中8例病变涉及锥体束,6例病变涉及视辐射,1例同时涉及锥体束及视辐射。术前病人行普通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而后将图像输入导航系统,并将两种图像融合,进而利用...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病例7(脑膜瘤)
病例8(海绵状血管瘤)
12纤维束成像 3(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女,50 岁,系“言语不利半年加重一周伴右体检右上肢肌力近端 4+级,远端 3 级,下肢肌力 5 级。功能磁共振提示运距离(10.5mm),但肿瘤侧运动激活区较对侧激活区范围小(上图)。另病示肿瘤侧锥体束已被肿瘤浸润破坏,变细并受压(下图)。但我们当时因能将纤维束成像融入导航,术后患者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而且恢复较慢,束所致。
本文编号:3401146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病例7(脑膜瘤)
病例8(海绵状血管瘤)
12纤维束成像 3(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女,50 岁,系“言语不利半年加重一周伴右体检右上肢肌力近端 4+级,远端 3 级,下肢肌力 5 级。功能磁共振提示运距离(10.5mm),但肿瘤侧运动激活区较对侧激活区范围小(上图)。另病示肿瘤侧锥体束已被肿瘤浸润破坏,变细并受压(下图)。但我们当时因能将纤维束成像融入导航,术后患者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而且恢复较慢,束所致。
本文编号:3401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40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