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下颈椎关节突关节螺旋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20 17:39
目的:①测量成人下颈椎关节突关节横断面长度、宽度及关节间隙大小等数据的正常值范围;②探讨其退变的评级方法,为临床观测提供量化的评级标准。方法①选用20例在读学生为正常组和40例颈椎病病人为病理组,分别行螺旋CT扫描并重建,测量下颈椎关节突关节横断面长度、宽度及关节间隙大小,计算出正常值范围;制定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评级标准。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正常组、病理组各数据的均数及标准差;同一关节突关节左右数据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正常组和病理组同一节段的各数据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②两名骨科医师、两名放射科医师依据上述标准评定40例颈椎病病人的160个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级别,一月后再次评级,不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同一观察者两次评估的内部一致性,用加权kappa分析来检验。结果①正常组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各测量数据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双侧均值。C3/4、C4/5、C5/6、C6/7关节突关节横断面长度分别为:10.84±0.94mm、11.57±0.85mm、11.83±0.96mm、12.57±0.88mm;关节突关节横断面宽度分别为:10.44±0.9...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一1关节突关节测量示意图
两顶点为A1、A2,AIAZ连线中点为A,取关节突关节内侧缘两顶点为B1、B2,BIBZ连线中点为B,A一B三维距离为关节突关节面长度(L),自上关节突关节突前缘顶点C致AB做垂线,延长线交下关节突后缘于D点,C一D三维距离为关节突关节宽度(W)(示意图1.2.2一1);取E、F、G三点将AB四等分,分别过E、F、G三点做AB的垂线交关节面为El、E2、F1、F2、Gl、GZ,EIEZ、FIFZ、GIGZ三维距离为关节突关节间隙大小(Jl、JZ、J3)(示意图1.2.2一2)。图1.2.2一1关节突关节测量示意图Figl.2.2一 1measurementsehematielayoutoffaeetjoint
FiglFigl图1.2.3一2关节间隙狭窄测量示意图.2.3一 2measurementsehematielayoutofnarrowingofthefacetjointsPaCe图1.2.3一3骨赘测量示意图.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J].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01)
[2]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显示下腰椎小关节病的研究[J]. 朱丹. 放射学实践. 2005(03)
[3]颈椎间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与颈椎病的关系[J]. 孟庆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03)
[4]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 吕宏,李家顺,贾连顺,谭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09)
[5]颈椎退变的X线分析[J]. 薛庆云,黄公怡. 中华骨科杂志. 1994(09)
[6]椎小关节病的CT诊断(附402例分析)[J]. 常剑虹,赵卫东,宋大庆,刘望彭,吴俊良.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4(03)
[7]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腰椎小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 李雯,李大华,段磊.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 (08)
本文编号:3447326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一1关节突关节测量示意图
两顶点为A1、A2,AIAZ连线中点为A,取关节突关节内侧缘两顶点为B1、B2,BIBZ连线中点为B,A一B三维距离为关节突关节面长度(L),自上关节突关节突前缘顶点C致AB做垂线,延长线交下关节突后缘于D点,C一D三维距离为关节突关节宽度(W)(示意图1.2.2一1);取E、F、G三点将AB四等分,分别过E、F、G三点做AB的垂线交关节面为El、E2、F1、F2、Gl、GZ,EIEZ、FIFZ、GIGZ三维距离为关节突关节间隙大小(Jl、JZ、J3)(示意图1.2.2一2)。图1.2.2一1关节突关节测量示意图Figl.2.2一 1measurementsehematielayoutoffaeetjoint
FiglFigl图1.2.3一2关节间隙狭窄测量示意图.2.3一 2measurementsehematielayoutofnarrowingofthefacetjointsPaCe图1.2.3一3骨赘测量示意图.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J].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01)
[2]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显示下腰椎小关节病的研究[J]. 朱丹. 放射学实践. 2005(03)
[3]颈椎间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与颈椎病的关系[J]. 孟庆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03)
[4]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 吕宏,李家顺,贾连顺,谭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09)
[5]颈椎退变的X线分析[J]. 薛庆云,黄公怡. 中华骨科杂志. 1994(09)
[6]椎小关节病的CT诊断(附402例分析)[J]. 常剑虹,赵卫东,宋大庆,刘望彭,吴俊良.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4(03)
[7]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腰椎小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 李雯,李大华,段磊.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 (08)
本文编号:3447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44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