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静脉注射新型声学造影剂评价心肌血流灌注
发布时间:2021-10-29 18:52
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评价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实现了有创伤性向无创伤性的飞跃。该方法以其无创、简便、有效、廉价等特点,将在临床门诊、急诊科、手术室、导管室甚至病房床旁发挥作用。本文就我们自行研制的FX系列声学造影剂的心肌显像效果、造影条件、对正常及缺血心肌的评价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作初步的探讨。 理论上,改变微泡造影剂的气体构成能够产生不同的心腔及心肌显影效果,血液溶解度及弥散度较低的大分子量惰性气体的微泡经静脉注射后能产生较强的对比效果。我们首次利用二次谐波技术对含有氟碳气体、氟硫气体、空气微泡的声学造影剂进行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我们认为,分子量与心肌显像效果之间的关系曲线为“S”形而非线性。10条开胸犬共接受68次注射,二次谐波显像条件下经静脉注射含有不同气体的声振右旋糖酐白蛋白微泡造影剂RA(空气)、SF6(六氟化硫)、FX系列(含有氟碳气体C3F8、C4F10、C5F12)。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心肌声学密度的改变氟碳化合物FX330、FX430、FX530(14.72±2.7dB、14.3±2.4dB、13.78±2.24dB)>氟硫化合物(6.24±1.58dB)>空气(...
【文章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左图为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后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LAD供血区缺血,心肌内无造影剂充盈,其他区域则充满造影剂,缺血心肌与正常心肌边
右图A为缺血区,B为正常对照。两者十分相似并接近,无显著差别。术无法判断心肌血流灌注。图2显示了另一项最新超声成像技术(二次谐波显像)的作用。与常规超声成像(又称为基波显像)比较,除了二次谐波技术图像的清晰度及分辫率存在某些差别外,汀
但心腔内有强烈的造影效果;AR的14注射中仅5次(35.7%)出现轻微的造影效果(1级),其余均无视觉可见的心肌显像,心腔内造影效果亦轻微【图2】。声学密度定量分析:(1)氟碳化合物Fx330、FX430、FX530(14.72士2.7dB、14.3土2.4dB、13.78士2.24dB))氟硫化合物(6.24士1.58dB))空气(2.35士0.78dB),p(0.01。(2)左心室腔内声学犷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剂量声学造影剂对二次谐波显像的影响:剂量-效应关系[J]. 李澎,谢峰,勒斌,刘汉英.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8(06)
[2]利用最佳间歇式二次谐波显像非损伤性评价心肌血流灌注[J]. 勒斌,谢峰,李澎,刘汉英,杨浣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8(01)
[3]二次谐波显像估价正常心肌血流灌注[J]. 谢峰,李澎,勒斌,刘汉英,杨浣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7(10)
[4]新型声学造影齐非损伤性估价正常心肌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J]. 谢峰,勒斌,李澎,刘汉英,杨浣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
[5]激光直接心肌隧道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实验研究[J]. 翁国星,williamsonWA,AretzHT,SchickEC.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6(05)
[6]冠状动脉内心肌声学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初步临床研究[J]. 谢峰,刘德杰,杨滨,李振彩,杨庭树,智光,王广义,盖鲁粤,李天德,杨兴生,刘国树.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3(02)
本文编号:3465214
【文章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左图为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后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LAD供血区缺血,心肌内无造影剂充盈,其他区域则充满造影剂,缺血心肌与正常心肌边
右图A为缺血区,B为正常对照。两者十分相似并接近,无显著差别。术无法判断心肌血流灌注。图2显示了另一项最新超声成像技术(二次谐波显像)的作用。与常规超声成像(又称为基波显像)比较,除了二次谐波技术图像的清晰度及分辫率存在某些差别外,汀
但心腔内有强烈的造影效果;AR的14注射中仅5次(35.7%)出现轻微的造影效果(1级),其余均无视觉可见的心肌显像,心腔内造影效果亦轻微【图2】。声学密度定量分析:(1)氟碳化合物Fx330、FX430、FX530(14.72士2.7dB、14.3土2.4dB、13.78士2.24dB))氟硫化合物(6.24士1.58dB))空气(2.35士0.78dB),p(0.01。(2)左心室腔内声学犷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剂量声学造影剂对二次谐波显像的影响:剂量-效应关系[J]. 李澎,谢峰,勒斌,刘汉英.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8(06)
[2]利用最佳间歇式二次谐波显像非损伤性评价心肌血流灌注[J]. 勒斌,谢峰,李澎,刘汉英,杨浣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8(01)
[3]二次谐波显像估价正常心肌血流灌注[J]. 谢峰,李澎,勒斌,刘汉英,杨浣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7(10)
[4]新型声学造影齐非损伤性估价正常心肌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J]. 谢峰,勒斌,李澎,刘汉英,杨浣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
[5]激光直接心肌隧道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实验研究[J]. 翁国星,williamsonWA,AretzHT,SchickEC.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6(05)
[6]冠状动脉内心肌声学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初步临床研究[J]. 谢峰,刘德杰,杨滨,李振彩,杨庭树,智光,王广义,盖鲁粤,李天德,杨兴生,刘国树.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3(02)
本文编号:3465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46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