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评价肝肿瘤血流灌注的价值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25 00:32
  目的:分析动态三维超声造影(3D-CEUS)评价肝肿瘤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肝肿瘤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良性患者23例(良性组),恶性患者37例(恶性组)。两组均采取动态三维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恶性组以整体增强、离心型增强、环状增强作为主要表现,良性组以向心型增强作为主要表现,两组增强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内部血管、滋养血管平直规则率均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肿瘤患者而言,采取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进行检查可有效分辨良恶性图像,包括供血血管、内部小血管的走形、形态等,便于更加清晰直观地分析肝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图像,值得实践与推广。 

【文章来源】:中外医学研究. 2020,18(1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超声检查后占位性病灶的增强方式类型比较
    2.2 两组病变血管形态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肝细胞癌实时超声造影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的相关性[J]. 谢国平,何志忠,李霞.  安徽医药. 2020(02)
[2]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范剑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06)
[3]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评估兔肝VX2肿瘤局部微创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J]. 曹佳颖,于凌云,林冲,杨道辉,毛枫,段友容,王文平.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11)
[4]常规超声与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J]. 古海霞,马艳,许卫国.  右江医学. 2019(08)
[5]原发性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流灌注参数变化[J]. 仲康,张亦青,陈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12)
[6]超声造影检测肝癌高危患者早期微小肝癌的影像学比较研究[J]. 茆静,朱宏英,杜合娟,王忠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9(03)
[7]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血流灌注变化[J]. 梅桂丽,蒿业红,陈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10)
[8]原发性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与其超声造影血流灌注量参数的相关性[J]. 潘建强,盛陈卓娅,张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09)
[9]超声造影定量评估TACE术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血流灌注变化[J]. 张心荣,欧阳骏,黄敬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04)
[1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超声对微小肝癌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 马军朋,卢伟,陈军丽,朱晓博.  医疗卫生装备. 2019(01)



本文编号:3517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517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