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颈部血管彩超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1-12-31 16:13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短暂性脑缺血组(N=40)和脑梗死组(N=60),另设健康对照组(N=30),全部病例利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性质、硬化及脉狭窄程度。结果:TIA组62.5%(25/40)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易损斑块占18.0%(7/40),例稳定斑块占45%(18/40);脑梗死组中83.3%(50/60)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占50%(30/60),稳定性斑块占20%(12/60),对照组发现斑块30%(9/30),均为稳定性斑块,未检出易损斑块。脑梗死组和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颈动斑块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比较颈动脉IMT≥1.Omm,管腔中度及以上狭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IA组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饮酒、吸烟及血脂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和...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写词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设备及材料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 金光明,金成子,郑寿焕.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0 (10)
[2]颈内动脉系统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TA分析[J]. 王瑞金,王得新,王佳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05)
[3]颈动脉彩超检查对脑梗死患者的意义探讨[J]. 周燕,毛维,宣吉晴,彭莉晴.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02)
[4]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应用[J]. 卢洁,李坤成,吉训明,张苗,李鹏雨,冀瑞俊,马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03)
[5]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J]. 卢洁,李坤成,张苗,李鹏雨,冀瑞俊,宋阳,马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12)
[6]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与血流壁振荡切应力的关系[J]. 贾伟华,田桂玲,周立春,张天林.  临床荟萃. 2006(20)
[7]通过颈动脉彩超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间的关系[J]. 王传英,温敏,刘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06(07)
[8]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分析[J]. 高勇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11)
[9]Primary study on imaging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J]. LU Jie, LI Kun-cheng and HUA Ya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University of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Lu J, Li KC and Hua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5(21)
[10]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J]. 胡春洪,吴庆德,杨振贤,沈海林,傅引弟,董万利,刘禄清,滕金宝,高亚枫,徐正昌,丁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09)



本文编号:3560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560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