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导航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08:03
本研究采用Intera Achieva 1.5T全身成像磁共振仪,比较了三种CMRA成像序列,并从中优选3D BTFE\NAG\small slab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方法初步探讨与图像质量评价探讨CMRA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评价3D BTFE\NAG\small slab与双反转TSE序列、3D BTFE\NAG\small slab与3D BTFE\NAG\whole heart(全心冠状动脉)序列的冠状动脉主干成像质量。材料和方法:采用飞利浦Intera Achieva 1.5T全身成像磁共振仪,共进行41例CMRA检查,分为两组:A组、3D B TFE\NAG\small slab和双反转TSE序列的配对比较研究;B组、3D BTFE\NAG\small slab和全心冠状动脉序列的配对比较研究。检查步骤包括:心脏定位相;心脏电影技术依次获得左心两腔切面、类四腔切面或标准四腔切面图像,在类四腔或标准四腔切面确定冠状动脉相对静息期;冠状动脉定位像确定冠状动脉主干走行位置;用3PPS技术确定扫描平面;参数优化设置;呼吸导航冠状动脉扫...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DBTFE/NAG序列的组成,T2prep脉冲用于抑制心肌和伴行静脉信号,SPIR抑制心包脂肪信号,NAV由于提供导航信号,REST抑制胸壁运动伪影,REST脉冲之后时间点就是TD,之后是成像脉冲发放
图 3:静息期和 TD 时间的确定:取类四腔心心脏电影图像(局部放大),可见 RCA 中段在 607~667ms 时间段内基本位于同一位置,即 RCA 的相对静息期为 607~667ms,即 TD:607ms,静息期长度为 60ms。图 4:导航条的安放:选择 survey1 的冠状位膈肌最高一层作为主定位图,导航条 2/3 位于膈下、1/3 位于膈上。在矢状位上找到膈肌最高一层作为参照,并在矢状位、横断位确定导航条位置是否适当。
和 TD 时间的确定:取类四腔心心脏电影图像(局部放大),可见 RCA 中段段内基本位于同一位置,即 RCA 的相对静息期为 607~667ms,即 TD:607mm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J]. 何建勋,孙翀鹏,曾庆思,邓宇,李新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07)
[2]多层螺旋CT和三维屏气MR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研究[J]. 刘新,蔡祖龙,蔡幼铨,赵绍宏,安宁豫,安维民,高元桂.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06)
[3]冠状动脉CTA和MRA的研究进展[J]. 刘新,蔡祖龙,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03)
[4]32接收通道并行采集全身MR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初探[J]. 林江,王建华,严福华,曾蒙苏,徐鹏举,周康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04)
[5]3.0T磁共振全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评价[J]. 高波,郭启勇,侯阳,孙红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03)
[6]1.5 T高端MR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 赵世华,陆敏杰,张岩,蒋世良,黄连军,王红宇,吴言伶,杜茉佳,刘玉清.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06)
[7]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管腔狭窄关系的MR研究[J]. 马晓海,张兆琪,赵轶柯,李铁铮,柳宏,陈韵岱,晏子旭.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06)
[8]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J]. 程流泉,高元桂,孙玮,盛复庚,盖鲁粤,蔡幼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03)
[9]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J]. 程流泉,高元桂,盛复庚,孙玮,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03)
[10]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定位方法[J]. 程流泉,高元桂,孙玮,盛复庚,蔡幼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11)
本文编号:3596506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DBTFE/NAG序列的组成,T2prep脉冲用于抑制心肌和伴行静脉信号,SPIR抑制心包脂肪信号,NAV由于提供导航信号,REST抑制胸壁运动伪影,REST脉冲之后时间点就是TD,之后是成像脉冲发放
图 3:静息期和 TD 时间的确定:取类四腔心心脏电影图像(局部放大),可见 RCA 中段在 607~667ms 时间段内基本位于同一位置,即 RCA 的相对静息期为 607~667ms,即 TD:607ms,静息期长度为 60ms。图 4:导航条的安放:选择 survey1 的冠状位膈肌最高一层作为主定位图,导航条 2/3 位于膈下、1/3 位于膈上。在矢状位上找到膈肌最高一层作为参照,并在矢状位、横断位确定导航条位置是否适当。
和 TD 时间的确定:取类四腔心心脏电影图像(局部放大),可见 RCA 中段段内基本位于同一位置,即 RCA 的相对静息期为 607~667ms,即 TD:607mm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J]. 何建勋,孙翀鹏,曾庆思,邓宇,李新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07)
[2]多层螺旋CT和三维屏气MR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研究[J]. 刘新,蔡祖龙,蔡幼铨,赵绍宏,安宁豫,安维民,高元桂.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06)
[3]冠状动脉CTA和MRA的研究进展[J]. 刘新,蔡祖龙,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03)
[4]32接收通道并行采集全身MR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初探[J]. 林江,王建华,严福华,曾蒙苏,徐鹏举,周康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04)
[5]3.0T磁共振全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评价[J]. 高波,郭启勇,侯阳,孙红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03)
[6]1.5 T高端MR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 赵世华,陆敏杰,张岩,蒋世良,黄连军,王红宇,吴言伶,杜茉佳,刘玉清.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06)
[7]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管腔狭窄关系的MR研究[J]. 马晓海,张兆琪,赵轶柯,李铁铮,柳宏,陈韵岱,晏子旭.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06)
[8]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J]. 程流泉,高元桂,孙玮,盛复庚,盖鲁粤,蔡幼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03)
[9]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J]. 程流泉,高元桂,盛复庚,孙玮,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03)
[10]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定位方法[J]. 程流泉,高元桂,孙玮,盛复庚,蔡幼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11)
本文编号:3596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59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