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9 21:48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与相关检查已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4例为病例组(A组),并选取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对照组(B组)。记录右室心尖四腔切面二维超声心动图,应用Echo-PAC工作站中二维应变软件检测右心室心肌各节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收缩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应变率、舒张晚期应变率、收缩峰值速度及位移,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A组与B组间相比较,A组右室室间隔、游离壁各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较B组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内游离壁各节段间纵向收缩峰值应变有差异性,表现为基底段最大,心尖段最小,但室间隔各节段这一规律不明显。(2)A组的室间隔、游离壁各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应变率和舒张晚期应变率均小于B组(P<0.05)。A组与B组内游离壁各节段不同时期纵向应变率均具有差异性(P<0.05),同应变一样基底段应变率最大。(3)A组与B组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各节段的纵向峰值速度及位移有差异性,且A组均较B组低(P<...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
2.3 图像的采集
2.4 EchoPAC 工作站脱机分析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二维斑点追踪检测结果
4.讨论
4.1 2D-STI 对右心室功能评价的可行性
4.2 2D-STI 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
4.3 2D-STI 评价右心室舒张功能
4.4 年龄对整体应变及应变率各参数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英文缩略词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 张雁飞,王岳恒.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1(02)
[2]斑点追踪评价正常成人右室长轴心肌形变能力[J].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刘红云,邓又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11)
[3]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功能的价值[J]. 田庄,方理刚,方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03)
本文编号:3667243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
2.3 图像的采集
2.4 EchoPAC 工作站脱机分析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二维斑点追踪检测结果
4.讨论
4.1 2D-STI 对右心室功能评价的可行性
4.2 2D-STI 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
4.3 2D-STI 评价右心室舒张功能
4.4 年龄对整体应变及应变率各参数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英文缩略词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 张雁飞,王岳恒.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1(02)
[2]斑点追踪评价正常成人右室长轴心肌形变能力[J].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刘红云,邓又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11)
[3]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功能的价值[J]. 田庄,方理刚,方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03)
本文编号:3667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66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