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多模态超声在颈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5-01-14 05:11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疑似颈部淋巴瘤的98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包括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图像。所有患者均取得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分析颈部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单一检查方式及多模态超声对颈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98例颈部淋巴结的病理结果为:淋巴瘤58例,转移性淋巴结14例,淋巴结结核13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3例。二维超声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63.8%、60.0%、62.2%。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72.4%、72.5%、76.5%。应用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的多模态超声联合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79.3%、82.5%、80.6%,高于单一检查方法。颈部淋巴瘤二维超声图像中低或极低回声背景下见条状、网格样回声(38/58,65.5%)及超声造影弥漫性增强(47/58,81.0%)、峰值时呈均匀增强(53/58,91.4%),与非淋巴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颈部淋巴瘤二维超声图像。图a为常规二维超声示右侧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较大一枚位于Ⅳ区,皮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背景下见条状、网格样回声(箭头所示),淋巴门不清,边界清晰;图b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血流信号呈门型血供

图1 颈部淋巴瘤二维超声图像。图a为常规二维超声示右侧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较大一枚位于Ⅳ区,皮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背景下见条状、网格样回声(箭头所示),淋巴门不清,边界清晰;图b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血流信号呈门型血供

当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为评判标准)、超声造影中任意2种或以上模式提示为淋巴瘤时,多模态超声诊断为淋巴瘤,多模态超声联合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79.3%、82.5%、80.6%(表6),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均高于单独使用一种检查方法(....


图2 颈部淋巴瘤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图。图示较大淋巴结整体呈蓝色,评分4分,提示质地硬

图2 颈部淋巴瘤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图。图示较大淋巴结整体呈蓝色,评分4分,提示质地硬

以往的二维超声研究表明[9],颈部淋巴瘤皮质多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在低回声背景下见条状、网格状回声为其特征性表现,是淋巴细胞增生后内部结构移位破坏,或淋巴结致密的纤维包膜及其周边的小血管所致[9]。本研究中65.5%(38/58)的淋巴瘤有此特征性表现,但仍有44.5%(20/5....


图3 颈部淋巴瘤超声造影图像。图a为团注造影剂后6 s淋巴结内出现点状增强;图b为团注造影剂后8 s淋巴结内呈弥漫性增强,也称为暴风雪样增强;图c为团注造影剂后16 s淋巴结内呈均匀性高增强,未见明显无灌注区

图3 颈部淋巴瘤超声造影图像。图a为团注造影剂后6 s淋巴结内出现点状增强;图b为团注造影剂后8 s淋巴结内呈弥漫性增强,也称为暴风雪样增强;图c为团注造影剂后16 s淋巴结内呈均匀性高增强,未见明显无灌注区

超声造影为纯血池显像,可以显示淋巴结内的微血管灌注情况。由于不同淋巴结疾病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对淋巴结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可实时反映淋巴结内血流灌注及微血管的分布情况,为淋巴结性质的判断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11-13]。本研究中超声造影对淋巴瘤有诊断意义的指标为弥漫性增强....



本文编号:4026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4026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6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