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平面回波成像 由内而外 单次激发 回波时间 相位校正 非共振校正
【摘要】: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 EPI)作为一种快速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灌注成像、弥散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心脏成像和其他动态成像中。一幅二维图像的全部k空间数据通过单次射频激发体素后采集回波链得到,成像时间极快,仅为几十毫秒。但是,常规EPI通常从k空间的一侧开始填充相位编码线,顺序延伸至另一侧,k空间中心(即相位编码等于0)数据在回波链中间采集到,因此回波时间(echo time, TE)较长。长TE会在弥散加权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成像中引入明显的T2效应,造成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降低。部分相位编码线通过采集k空间一侧部分相位编码线和另一侧全部相位编码线来缩短TE。但是,最短的TE仍然受到预先采集部分相位编码线所花时间的限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Center-out echo-planar imaging, COEPI)技术,通过进一步缩短TE,减小T2效应,提高信噪比。主要内容包括:(1)首次提出COEPI技术,在常规EPI序列的基础上改变相位编码梯度设计,实现从中心开始逐渐向两侧延伸的k空间轨迹。提出部分相位编码线采集技术,只采集k空间中心对称区域数据及k空间一侧外围区域数据,缩短数据采集时间。(2)研究了1.5T磁共振系统下采集到的COEPI数据的重建。研究了二维插值算法及部分k空间数据重建方法,利用k空间共轭对称性重建整个k空间数据。(3)研究了COEPI中奇偶回波之间相位误差的校正方法。通过不施加相位编码梯度采集得到参考数据,拟合出奇偶回波之间的相位差,校正k空间对应相位编码线的数据。(4)研究了COEPI中非共振伪影的校正方法。基于磁场不均匀图,采用频率分段共轭相位校正方法,消除图像中的模糊伪影和几何畸变。(5)研究了COEPI相对常规EPI的SNR增量与T2/T2*值之间的关系。定量测量了1.5T下水模和人脑白质的SNR,验证了COEPI在自旋回波及梯度回波图像中T2效应减小SNR增加的优势。
【关键词】:平面回波成像 由内而外 单次激发 回波时间 相位校正 非共振校正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6
- 1.1 平面回波成像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EPI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进展12-14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16
- 2 平面回波成像原理16-36
- 2.1 磁共振物理基础16-20
- 2.1.1 进动17-18
- 2.1.2 射频激发与磁共振现象18-19
- 2.1.3 弛豫与T_1、T_2值19-20
- 2.2 磁共振信号的产生与采集20-23
- 2.2.1 自由感应衰减信号21
- 2.2.2 自旋回波信号21-22
- 2.2.3 梯度回波信号22-23
- 2.3 磁共振成像空间编码与k空间23-27
- 2.3.1 层选23-24
- 2.3.2 频率编码24
- 2.3.3 相位编码24-26
- 2.3.4 k空间与傅里叶变换26-27
- 2.4 成像参数与磁共振加权成像27-28
- 2.4.1 质子密度加权成像27
- 2.4.2 T_1加权成像27
- 2.4.3 T_2/T_2~*加权成像27-28
- 2.4.4 其他加权成像28
- 2.5 EPI平面回波成像原理28-35
- 2.5.1 EPI读出梯度28-31
- 2.5.2 斜坡采样31-32
- 2.5.3 EPI相位编码梯度32-33
- 2.5.4 部分相位编码线采集33-34
- 2.5.5 EPI回波时间34-35
- 2.6 本章小结35-36
- 3 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技术36-49
- 3.1 引言36
- 3.2 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原理36-40
- 3.2.1 基本序列36-39
- 3.2.2 缩短ESP39-40
- 3.2.3 SNR相对增量40
- 3.3 部分相位编码线采集的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40-41
- 3.4 脂肪抑制41-43
- 3.4.1 预饱和序列42
- 3.4.2 频率-空间选择射频激发42-43
- 3.5 实验结果43-44
- 3.5.1 数据采集43-44
- 3.5.2 时域信号44
- 3.6 讨论44-47
- 3.6.1 COEPI的关键技术44
- 3.6.2 COEPI与螺旋采样比较44-46
- 3.6.3 基于COEPI的弥散张量成像46-47
- 3.6.4 COEPI中磁化率伪影的减少47
- 3.7 本章小结47-49
- 4 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的图像重建49-55
- 4.1 引言49
- 4.2 二维网格化49-51
- 4.2.1 重建流程49-50
- 4.2.2 重建图像50-51
- 4.3 部分κ空间重建51-54
- 4.3.1 重建流程51-52
- 4.3.2 重建图像52-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5 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的伪影校正55-71
- 5.1 引言55
- 5.2 奇偶回波间相位误差校正55-61
- 5.2.1 EPI奈奎斯特伪影56
- 5.2.2 COEPI模糊伪影56-57
- 5.2.3 COEPI相位误差校正57-58
- 5.2.4 校正图像58-61
- 5.3 非共振伪影校正61-70
- 5.3.1 EPI相位编码方向伪采样带宽61
- 5.3.2 EPI几何畸变61-62
- 5.3.3 COEPI模糊伪影及几何畸变62-63
- 5.3.4 PLACE方法计算磁场不均匀图63-65
- 5.3.5 PREFICS方法校正COEPI非共振伪影65-66
- 5.3.6 校正图像66-70
- 5.4 讨论70
- 5.5 本章小结70-71
- 6 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的SNR增量71-73
- 6.1 SNR测量71
- 6.2 实验结果71-73
- 7 总结与展望73-76
- 7.1 论文总结73-74
- 7.2 工作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1
- 附录: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水英,杨光钊;低磁场梯度回波成像在脊柱病变中的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6年03期
2 B.Guiu;R.Loffroy;J.M.Petit;S.Aho;D.Ben Salem;D.Masson;郭雪梅;;采用三回波梯度回波成像进行肝脏脂肪成像的可行性:与3.0T磁共振质子波谱对照[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5期
3 胡军武,朱文珍,王承缘;颅脑三维梯度回波成像技术探讨[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陈彦,俞羚,李恩中,刘汀,曾鹏;腹部EPI成像初探[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7年03期
5 黄鹂;胸部高速MRI与平面回波技术[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8年02期
6 刘建滨 ,仲炜 ,易正湘 ,高有奇 ,卢晓云 ,刘晓云;磁共振双回波成像对肝内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07期
7 郭友;平面回波成像(EPI)在腹部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3年01期
8 Cho K.-H.;Kim J.S.;Kwon S.U. ;谢琰臣;;T2加权梯度回波成像对血管征的易感性在鉴别卒中亚型中的意义[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3期
9 肖学宏;平面回波成像(EPI)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7年06期
10 林帆;李扬彬;谭理连;;MR双回波成像对成人脊柱病变的定量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安特;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60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