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未遂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脑默认网络rs-fMRI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杀未遂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脑默认网络rs-fMRI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独立成分分析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默认网络 女性 抑郁症 自杀未遂
【摘要】:目的:分析静息状态下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脑默认网络(brain 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对23例伴有自杀未遂的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SD组),10例不伴自杀未遂的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NSD组)和31名健康对照者(HC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提取DMN,寻找3组组间功能连接差异脑区,并探讨各差异脑区与人口学资料和临床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SD组在左侧颞中回(-56,-65,15)、左侧枕中回(-45,-70,18)功能连接增强,NSD组在双侧后扣带回连接增强,2组抑郁症患者双侧楔前叶连接均减弱(校正后P均0.05);与NSD组相比,SD组左侧舌回(-12,-55,3)、左侧楔前叶(-7,-61,15)功能连接增强,双侧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减弱(校正后P均0.05)。相关分析发现NSD组左侧颞中回时间序列与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643;P=0.045)。结论:自杀未遂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存在DMN功能连接异常,其自杀行为可能与楔前叶、后扣带回活性改变有关。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关键词】: 独立成分分析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默认网络 女性 抑郁症 自杀未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71118) 卫生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01002003) 重庆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编号:CSTC2011BA5040)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编号:CYB15100)
【分类号】:R445.2;R749.4
【正文快照】: 抑郁症和自杀是目前社会两大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青年时期是发生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高风险时期[1-3]。自杀行为与抑郁症密切相关,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明显增高[4-5]。抑郁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性患者自杀率存在差异[1],中国青年女性自杀率居世界首位[6],女性是自杀的高危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Lehrer J.A.;Buka S.;Gortmaker S.;Shrier L.A.;李开;;美国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女性抑郁症可作为暴露于亲密伴侣暴力的预测因子[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09期
2 袁静;李坚;;女性抑郁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25期
3 靳士立;王显金;李庆霞;谢贞;吴英铎;王中刚;;216例女性抑郁症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05期
4 赵晓川;金圭星;王学义;;女性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8期
5 王小云,沈碧琼,张春玲;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抑郁症60例[J];广东医学;2001年06期
6 周权英,邹晓波;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J];现代护理;2003年08期
7 郭克锋,郭珊,杨文清,朱银星,张建设;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6期
8 范青,季建林;女性抑郁症[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年03期
9 平菁;毛富强;;女性抑郁症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杨福中;吴彦;施慎逊;;女性抑郁症患者住院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福中;施慎逊;;汉族中国女性抑郁症起病年龄与临床特征和家族史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倪苏琳;孙静;尚晓芳;;伴强迫症状的女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和风险因素[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高力舒;;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复发因素的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何松彬;唐维国;朱永礼;施正祥;戴方瑜;;女性抑郁症患者部分血清激素水平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姜志亭;郑新玉;寇程秋;;女性抑郁症患者凶杀行为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何松彬;唐维国;朱永礼;施正祥;戴方瑜;;女性抑郁症患者部分血清激素水平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杨文;鲁晓波;胡巍;;生活事件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影响的研究[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何松彬;唐维国;费赛源;管姝轶;李洁;;女性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系统状态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9 符永健;潘乃柱;姚乾坤;杨红;任燕;;女性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与月经失调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高静芳;朱翔贞;;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国女性抑郁症风险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刘宝锋;女性抑郁症遗传危险性更大[N];健康时报;2006年
2 姜凤英;研究发现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为男性2倍[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阿文;女性抑郁血压血脂易升高[N];保健时报;2004年
4 吴剑;医生职业道德随想[N];健康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朝荣;疏肝益肾法治疗女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43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64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