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法超声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
本文关键词:压迫法超声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
更多相关文章: 中心静脉压 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三维成像 空间几何学 无创 压迫
【摘要】:目的与意义中心静脉压是目前临床上监测循环血量的诸多指标之一,是评估患者心脏前负荷的重要参考指标,是临床上补液速度及补液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评估肺动脉舒张压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测定中心静脉压的金标准是中心静脉置管测定,但是该方法属于有创测定,不仅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而且对于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1930年,由Thomas Lewis医生首次提出利用颈内静脉波动液面的高度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的物理观测方法后,由于受到病人自身条件和操作者经验水平的限制,也一直未被临床广泛使用。随着超声技术的出现,利用颈内静脉液柱高度评估中心静脉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准确性。但是该方法也并未能精确测定中心静脉压,是由于目前没有能准确定位代表其零点位置—右心房中心点的方法。此外该方法需要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才能观察颈内静脉液面高度,对于一些体位受限的患者该方法也不适用。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空间几何原理为基础,利用超声定位右心房中心点位置,不仅可以精确测定中心静脉压,也为超声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袖带式无创测定动脉压原理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超声探头连接自制测压装置,通过压闭上肢头静脉测定中心静脉压,为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提供一种更加快速、简便的方法。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4月间30例因病情需要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8岁,平均(48.37±5.85)岁。选择2014年4月—2014年7月在我院超声诊断科行常规超声检查的35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0~67岁,平均(44.0±14.1)岁,血压(125±12/78±9)mm Hg。患者均未曾患有静脉炎、颈部未做任何手术、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无桶状胸。常规超声心动图显示房室腔大小、大血管位置正常,瓣膜偶见有小返流。颈部血管超声显示双侧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颈总动脉走形正常,管腔清晰,血流通畅。对上述所有的患者均告知实验的无创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仪器与方法2.1仪器GE Light Speed VCT螺旋CT仪、GE Advantage Windows 3D工作站、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M5S探头频率1.6~3.5 MHz,9L探头频率7.0~9.0 MHz)、自制无创胸压测定仪、自制水囊加压装置(9L探头模型、水囊)2.2方法1)右心房中心点的体表定位(1)CT定位: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GE Light Speed VCT),随后在3D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通过三维容积成像确定RA中心点。测量并分别记录该点到胸骨角及胸骨中线的垂直距离(图1)。(2)超声心动图定位:患者平卧位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扫查,取心尖四腔切面,调整探头使RA中心点置于图像中间,测量图像顶点到RA中心点的距离AB。固定探头,助手在紧贴探头处放置一支铅笔使其垂直于患者冠状面。之后,用一把直尺以平行于探头声束的方向,紧贴铅笔向胸壁滑行,使直尺和前胸壁相交,二者之间的距离等于AB。在前胸壁标记相交点,该点即为RA中心点的体表投影点。同时记录整个定位操作时间。(图2)(3)超声心动图定位RA中心点位置之后,将CT定位点也标于体表。测量二者间的绝对距离(Da)和垂直距离(Dv)。以CT定位点为标准点,若超声定位点高于CT定位点,则Dv记为“+”,否则记为“-”。(4)超声心动图定位重复性试验:随机选取10名患者进行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重复性检验。对于观察者间重复性检验,将一名操作者超声心动图定位的RA中心点作为参考点,另一名操作者定位的RA中心点若高于该点,则Dv记为“+”,否则记为“-”。对于观察者内重复性检验,以同一名操作者首次定位的RA中心点为参考点,第二次定位的RA中心点若高于该点,则Dv记为“+”,否则记为“-”。2)压迫法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1)定位右心房中心点:患者平卧位,依据空间几何原理,用超声方法直接定位右心房中心点在体表的投影,并在体表标记该点。围绕该标记点做一平行于患者横轴的水平切面,标记该水平切面与右侧腋中线的相交点。(2)打开自制无创胸压测定仪并调零。嘱患者平卧位掌心向上并放松,暴露右侧上肢。将自制测压装置与浅表探头连接,轻放置在前臂肘部头静脉显示最清楚位置,并保持头静脉未受到压力,此时记下测压仪读数。(3)缓慢垂直增加压力,直到头静脉刚好被压闭时,快速记录测压仪读数。计算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并记录。(4)测量头静脉压迫点到右心房中心点垂直距离d,规定若压迫点高于右心房中心点记为“+”,否则记为“-”。(5)对上述每位患者均进行观察者间重复性检验。由另一名实验员严格按照上述步骤重复压迫法测定中心静脉压,并记录实验数据。(6)依据患者自身条件及病情情况,由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右侧颈内静脉或是锁骨下静脉行穿刺术,连接测压套件,待读数稳定后记录实验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压迫法和有创法测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T定位与超声定位右心房中心点的平均Da,平均Dv分别是0.76 cm(95%可信区间:0.62~0.81 cm),0.16 cm(95%可信区间:-0.02~0.34 cm),表明超声定位点与CT定位点在垂直方向上处于同一水平,可以满足临床测压的要求。超声定位平均操作时间T为43.80 sec(95%可信区间:40.01~47.40 sec)。观察者间差异Da(0.51±0.30)cm,Dv(0.07±0.35)cm,观察者内差异Da(0.32±0.26)cm,Dv(-0.05±0.27)cm。2.CVP的均值有创测定法为(7.75±1.69)mm Hg、两名实验员压迫法分别(7.42±1.60)mm Hg、(7.54±1.54)mm Hg。两种方法对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创法和无创法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83,P0.01)。有创测压法与无创测压法的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平均差异为-0.33mm Hg,95%可信区间为(-2.20~1.55mm Hg)。观察者间的差异分析,平均差异为0.11mm Hg,95%可信区间为(-1.33~1.55mm Hg)。结论1.本研究提出依据空间几何原理的超声定位法可以准确、简便的定位RA中心点在体表的位置,将有助于提高CVP无创测定的准确性,并为超声定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2.依据袖带式无创测定动脉压原理,通过压闭上肢头静脉可以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并为床旁监测中心静脉压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 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三维成像 空间几何学 无创 压迫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1;R543.6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9
- 英文摘要9-14
- 前言14-16
- 文献回顾16-25
- 1.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方法16-22
- 2.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的相关因素22
- 3.右心房中心点位置22-23
- 4.袖带式测定动脉血压原理23-25
- 第一部分 右房中心点的超声心动图体表定位25-29
- 1 目的25
- 2 资料与方法25-26
- 3 结果26-27
- 4 讨论27-29
- 第二部分 压迫法超声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29-38
- 1 目的29
- 2 资料与方法29-30
- 3 实验结果30-32
- 4 讨论32-37
- 5 结论37-38
- 全文小结38-39
- 参考文献39-46
- 附录46-50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桥生;符晖;汤石林;赵正亮;;早期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3年17期
2 刘淑文;宋慧芳;;早期集束化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护理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年S2期
3 黄庭龙;刘玉琪;孙旭日;何鲤穗;;连续血液净化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4年04期
4 沈萍;;重组人活化蛋白C治疗儿童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观察[J];世界临床药物;2014年09期
5 杨军辉;喻莉;武晓灵;龙鼎;张远超;;改良式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年01期
6 冯鹏;马虎升;樊金辉;;洛阳正骨传统方药解毒饮对严重创伤后SIRS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年01期
7 王相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控制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年06期
8 顾中华;;临床药师参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危重度)治疗的实践[J];北方药学;2015年06期
9 龙鼎;喻莉;张远超;杨军辉;;参附注射液在感染性休克中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年08期
10 张爱建;郑宝寿;赵佳祥;肖芝松;;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休克的防治[J];大理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松浩;陆晓彤;孙朝荣;杨怡;张健;;儿科重症监护室急救药品的使用[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辉;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脓毒症及脓毒症急性肾脏损伤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张萍;肠-淋巴液途径在大鼠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淋巴液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王宁;标准化大鼠CLP脓毒症模型的建立及甲磺酸苦柯胺B对其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赵望;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快速环境免疫分析检测新方法[D];复旦大学;2013年
5 罗鹏飞;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综合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6 杨冲;羟乙基淀粉及腹腔微创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腹内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勇;不同抗凝剂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作用及安全性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许钟恒;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休克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滕秀池;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毒热证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4 洪亮;严格血糖干预对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何梦龙;成人严重烧伤并发脓毒症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6 边毓尧;脓毒症患者早期血浆皮质醇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高菲;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及动脉乳酸与碱剩余变化的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达·霹莉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及其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9 林幼萍;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李泉;益气清热化湿法治疗脾胃湿热型脓毒症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3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79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