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Bcl-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造影 Bcl-蛋白 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探寻超声造影模式指标与Bcl-2蛋白标记物、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适合的治疗方案和准确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72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与Bcl-2蛋白标记物表达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找寻超声造影模式指标与Bcl-2蛋白标记物、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2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超声造影指标增强强度在Bcl-2阴性和阳性组间有一定的相关性。Bcl-2阴性表达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呈高或等增强(64.0%,16/25);Bcl-2阳性表达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呈低增强(61.7%,29/47)。72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节22个,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节50个。超声造影各指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组间不存在相关性。Bcl-2蛋白标记物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无淋巴结转移组中,Bcl-2阴性表达占84.6%(22/26),Bcl-2阳性表达占15.4%(4/26);有淋巴结转移组中,Bcl-2阴性表达占60.9%(28/46),Bcl-2阳性表达占39.1%(18/46)。结论:Bcl-2蛋白标记物与超声造影模式指标中的增强强度及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及预后。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超声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病理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造影 Bcl-蛋白 淋巴结转移
【分类号】:R445.1;R736.1
【正文快照】: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6,22:564-568Chin Comput Med Imag,2016,22:564-5681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Luwan Branch,Ruijin Hospital,ShanghaiJiaotong University2 Department of Pathology,Luwan Branch,Ruijin Hospital,ShanghaiJiaotong University3 Department of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肖琴,陈兴美,徐昌良,傅燕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年05期
2 吴黎敏,李航,徐卫萍;甲状腺乳头状癌92例临床分析[J];陕西肿瘤医学;2003年01期
3 周欢,陈辉,陈贤明;囊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1例[J];东南国防医药;2004年01期
4 王红卫,洪涛,刘江华,曹仁贤,文格波;人甲状腺乳头状癌高表达基因片段筛选与克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年05期
5 林艳丽,王丽曾;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临床病理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6 王国亮;张国昌;赵瑾;李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34期
7 贺清明;张修莉;师福才;;甲状腺乳头状癌二次手术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8 何春年;张静;邢颖;;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治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年05期
9 梁粉花;付青;戴翠华;王刚平;李江涛;赵明春;;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病理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年11期
10 赵尔增;;儿童和青春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亚型、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英)[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炜;朱宏;宋月佳;戚基萍;刘娜;;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薇;张桂芝;谭建;;甲状腺乳头状癌胸骨转移2例病例报道[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岳林先;马懿;邓立强;蔡志清;王士光;;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表现[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沿江;刘燕娜;黄敏;章春泉;皮小兰;蔡建华;李车英;李薇;徐翔;沈孝萍;张诗渊;;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回顾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全;杨俊杰;沈强;唐卫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范围探讨[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严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体会[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时嘉欣;田家玮;;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李逢生;韩琴芳;徐荣;;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王建红;赵诚;刘荣桂;牛晓燕;房世保;王正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长秋;赵文雯;鲁安怀;柳剑英;梅放;张波;;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坏死后矿化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欣;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宇飞;DLC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淋巴管生成关系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张凌;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璐;PRDM1在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中的分子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董鸿;BRAF~(V600E)突变联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在PTC诊断、预后判断及~(131)I疗效预测中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锐;miR-29a通过靶向调节AKT3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与转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吴靖芳;RNA干扰TFF3基因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杨梅柳;Lnc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赵水英;LDOC1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董帅;桥本氏甲状腺炎伴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BRAF基因突变分析及预警信号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玮;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反应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恒;术前PLR、NL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王倩倩;CCNG2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K1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许建辉;慢病毒介导CCDC67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鉴定[D];郑州大学;2015年
5 宋广昊;TXN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岳;STIP1、EMA和ER-α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爱国;T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8 郑建;MiR-146b-5p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杨珂;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灶摄碘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马思远;FoxP3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IS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5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81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