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13 02:34
本文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脊柱结核 脊柱转移瘤
【摘要】:目的:分析确诊为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病例的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特征,探析常规磁共振及常规MRI结合MR-DWI在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脊柱病变病例的磁共振图像资料100份(脊柱结核60份,脊柱转移瘤40份),其中同时包含常规磁共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资料50份(脊柱结核30份,脊柱转移瘤20份),将脊柱结核设为病例组,脊柱转移瘤设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磁共振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相结合,运用X2检验评价MRI、MRI联合MR-DWI在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根据磁共振成像图像特征选择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测量各扩散敏感系数(b值)在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瘤患者病变区域(骨髓水肿、骨质破坏和椎旁病变组织)和正常椎体(病变区域邻近的无影像学信号异常的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的平均值。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脊柱结核与转移瘤正常椎体及病变区域(骨髓水肿、骨质破坏和椎旁病变组织)ADC值平均值的差异。结果:1.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9.4%。2.当b=500s/mm2时,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各项平均ADC值相比在骨髓水肿、椎体破坏和椎旁病变组织为(0.65±0.10)×10-3mm2/s VS (0.62±0.13)×10-3mm2/s; (0.72±0.13)×10-3mm2/s VS (0.66±0.13)×10-3mm2/s; (0.92±0.14)×10-3mm2/s VS (0.74±0.10)10-3mm2/s各种病变平均ADC值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病灶邻近正常椎体平均ADC值为(0.63±0.12)×10-3mm2/s VS (0.60±0.15)×10-3mm2/s,两者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500s/mm2时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7%和90.7%。3.常规MRI联合MR-DWI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4%,94.6%。结论:1.常规MRI联合MR-DWI诊断脊柱结核较常规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是诊断脊柱结核较常规磁共振更为可靠的无创检查。常规MRI联合MR-DWI可为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脊柱结核 脊柱转移瘤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2;R529.2;R738.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缩略词表11-12
- 前言12-13
- 1 材料和方法13-15
- 2 结果15-20
- 2. 1实验组间一般临床资料15-16
- 2.2 常规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可靠性分析16
- 2.3 MR-DW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6-20
- 3. 讨论20-27
- 3.1 脊柱结核的病因和脊柱的解剖特点20-21
- 3.2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21-22
- 3.3 早期脊柱结核与转移瘤侵犯脊柱早期的磁共振表现22-24
- 3.4 中晚期脊柱结核与转移瘤侵犯脊柱中晚期的磁共振表现24-26
- 3.5 常规磁共振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联合应用26-27
- 4.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0
- 综述30-44
- 参考文献40-4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44-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立义;王峰;高宗伯;;胸腔镜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17期
,本文编号:841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84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