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18:56

  本文关键词: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皮层厚度 深部灰质 海马 认知障碍 宾斯旺格病 阿尔茨海默病 内侧颞叶 萎缩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ALFF) 铁沉积 相位改变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痴呆是一种综合的多症状疾病,包括记忆、判断力、推理能力缺损以及情绪、行为、交流改变。目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痴呆种类。基于血管损伤以及临床表现,血管性痴呆又可以分为不同亚型。皮层下缺血型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是一种相对均一性的血管性痴呆亚型,通常是因为小血管疾病所引起。它的病理表现为皮层下的损伤,例如腔隙性梗塞,不完全性的脑白质梗塞。目前SIVD的诊断面临很大困难。临床诊断主要是基于神经认知量表评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病史以及影像学有皮层下血管疾病证据,并且确认认知损伤和脑血管病的因果关系[2]。但是由于SIVD中大部分由于是慢性缺血引起,起病隐蔽,从时间上很难确认脑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前后关系[1]。客观检查方法主要有常规临床影像诊断和神经电生理检查,价值均十分有限。进一步深入研究SIVD的神经损害特征和机制,提出更为客观和特异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可靠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检查技术和参考指标是目前迫切的任务。近来MRI的发展已经能够允许研究者去探测脑结构、功能改变,通过MRI技术探讨SIVD更为直接客观的病理改变证据及生物学特征,为临床诊断SIVD提供新的检查技术与参考指标,从而能够更早的诊断预防SIVD。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35名SIVD患者与35名正常对照组纳入了本部分研究。SIVD的临床诊断神经内科医师根据Erkinjuntti标准和美国精神医学会定制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有关Va D的诊断标准(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IV,DSM-IV)。所有被试都进行了3D MPRAGE(three-dimensional magnetization-prepared rapid gradient-echo imaging)序列结构扫描和EPI(echo-planar imaging sequence)序列静息态磁共振功能成像(resting state f MRI,rs-f MRI)扫描。结构数据处理使用了spm8工具箱中的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工具(VBM8)。rs-f MRI数据处理使用了SPM8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助手(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 MRI,DPARSF)软件,其中5名SIVD患者因为头动过大被排除,分析了3个频段的ALFF值(静息态全频段:0.01-0.08Hz;slow-5:0.01-0.027 Hz;slow-4:0.027-0.073 Hz)。组内分析采用单样本t检验检测大脑中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值高于全脑均值的脑区。组间分析采用了双样本t检验去检测SIVD与正常对照组之间ALFF的全脑差异。最后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脑灰质体积为控制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以观察SIVD组ALFF值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的相关性。2.34位SVID患者和35名健康成年人纳入本部分研究,SIVD的诊断标准同第一部分。所有被试都采用3D MPRAGE(three-dimensional magnetization-prepared rapid gradient-echo imaging)序列进行高分辨率大脑结构扫描。灰质体积的测量是使用FSL-VBM分析测量;皮层厚度的测定使用CIVET工具箱;深部灰质的自动分割和标记采用fsl_anat工具箱进行。VBM数据的两组差异使用的非参数置换检验,质厚度/表面面积的组间差异使用基于随机场理论Surfstat工具箱。神经心理学结果与皮层厚度、深部灰质测量的数据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组间形态学差异指标使用协方差分析(ANCOVAs)检验,年龄,性别和TIV作为控制变量(p0.005)。偏相关分析检测组内脑形态学数据与认知功能得分(MMSE、Mo CA)之间的关系,年龄和性别作为控制变量。所有统计使用SPSS软件。34名被试中有14名SIVD患者被诊断为BD(Binswanger’s disease),诊断标准采用Erkinjuntti等人提出的BD脑影像诊断标准。另外收集了14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匹配的AD患者,AD的诊断标准是基于NINCDS-ADRDA。所有形态学指标使用一种自动化计算方法所分析所得。结果采用SPSS软件通过方差分析检验AD与BD组海马和杏仁核容积,内嗅皮层(ERC)和嗅周皮层(PRC)形态学参数(体积、表面积、皮层厚度和平均曲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3.35名SIVD患者和35名正常对照纳入了本部分研究。MRI扫描采用高分辨率磁敏感加权成像数据(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双侧海马体(hippocampus,HP),尾状核(caudate nucleus,CN),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壳核(putamen,PU),丘脑(thalamus,TH),红核(red nucleus,RN),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ex,PC)以及额叶白质(frontal white matter,FWM)作为感兴趣区,这些区域的相位值通过SPIN软件被一一测量并与神经量表评分做偏相关。每一个被试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脑白质高信号分级(基于Fazekas分级)作为协变量导入了数据统计分析。SPSS软件包被用来进行所有的数据统计。结果:1.静息态全频段(0.01-0.08Hz)SIVD组和对照组双侧侧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内侧前额叶,下顶叶,枕叶,相邻楔前叶的ALFF值显著高于全脑平均ALFF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VD患者双侧楔前叶ALFF值显著性降低(t=-3.68,p0.01);双侧ACC(t=4.57,p0.01),左侧岛叶(t=4.25,p0.01)和海马体ALFF(t=4.02,p0.01)值增高。把全脑灰质体积作为一个额外的协变量,发现两组ALFF值的组间差异相对于没有全脑灰质体积校正时展现高度相似的结果差异图。SIVD患者的ALFF值与量表做相关发现,Mo CA分数与左侧岛叶(r=-0.388,p=0.046)、左侧海马(r=-0.564,p=0.002)存在显著负相关,MMSE与分数与左侧岛叶(r=-0.542,p=0.004)、左侧海马(r=-0.421,p=0.029)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分频段研究表明,在slow-5频段SVID患者双侧前扣带回(t=4.65),右壳核(t=3.59)和右侧辅助运动区(t=4.67)ALFF显著增强;右侧角回、楔前叶ALFF减弱(p0.05,FWE校正)。其中右侧角回的ALFF值与ADL分数密切相关(r=0.378,p=0.039)。在slow-4频段,与正常组对比SVID患者在双侧前扣带回(t=4.51)、右壳核(t=4.53)、左侧梭状回(t=3.68)ALFF值显著性增高(p0.05,FWE校正)。在slow-5频段右侧角回的ALFF值与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呈显著性相关。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VD患者的灰质脑体积显著减少,包括双侧的颞叶、梭状回、海马、海马旁回、双侧的眶额叶、左侧缘上回、丘脑和右侧小脑区域。SIVD组没有发现有脑灰质体积增加的区域。SIVD患者在双侧外侧裂区域包括外侧颞叶、缘上回、岛叶、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连接区域以及额下回扩展到眶额叶皮层存在显著的皮层变薄。此外深部灰质分析证明大部分皮层下核团出现明显的萎缩。最后,我们发现右侧海马体和前扣带回皮层厚度与SIVD的Mo CA认知评分成正相关(p0.01,未校正)。Mo CA分数与右丘脑(β=0.45,p=0.02)和尾状核(β=0.46,p=0.01)的体积呈正相关(r=0.62,p=0.01)。CDR分数与左侧杏仁核(β=-0.58,p=0.004)和右尾状核(β=-0.39,p=0.03)体积呈负相关(r=0.65,p=0.007)。与正常组比较BD和AD组都出现了海马体,杏仁体和内嗅叶灰质体积减少,嗅周皮层曲率的改变(p0.05,未校正)。但是AD与BD组之间比较,却没有任何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比较,AD患者在内嗅叶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显著性减少,但嗅周皮层平均曲率增加;BD患者只显示了嗅周皮层平均曲率的显著性降低(p0.005),表面积(p=0.09)和体积(p=0.07)只有减少的趋势。偏相关分析显示AD患者ERC皮层厚度和Mo CA分数密切相关(r=0.70,p=0.01)(图2A)。BD组中PRC容积与Mo CA分数(r=0.62,p=0.03;图2B)和MMSE(r=0.70,p=0.01)存在显著相关。年龄和性别作为协变量之后,AD患者的海马体积和其它体积结构(杏仁核,r=0.91,p0.001;ERC,r=0.93,p0.001;PRC,r=0.95,p0.001)也存在显著相关。BD组中,海马体积也与杏仁核(r=0.60,p=0.04)和ERC(r=0.64,p=0.03)的体积相关。3.SIVD患者在双侧海马,尾状核,壳核以及右侧苍白球和左侧黑质相位值显著增加(p0.05)。在双侧顶叶皮层,丘脑,额叶白质,红核,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左侧苍白球,右侧黑质的SWI相位值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左侧海马相位值与缺血指数(r=-0.043,p=0.016),右侧尾状核相位值与生活评定分数(r=-0.395,p=0.031)显著性相关。结论:1.SIVD患者存在特有的异常自发活动改变,对这些异常脑区ALFF的测量可能有助于SIVD的检测和诊断。在不同的频段,SIVD患者存在着不同的特异性自发活动空间特征。在slow-5频段右侧角回改变更为特异性,或许成为帮助SIVD诊断的工具。特异性ALFF活动对我们理解SIV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2.SIVD患者海马及其与相关投射区域体积减少、皮层厚度变薄。此外,我们的研究证实了广泛外侧裂区皮层变薄。最后,前扣带和尾状核的改变很可能是SIVD特征性的执行功能障碍的原因。AD和BD患者在所有的内侧颞叶结构测量学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虽然内侧颞叶萎缩是AD的敏感性生物学指标,但是并不能很好的鉴别AD与BD。总的来说这些结果为AD和BD患者内侧颞叶结构受损模式提供新的见解,并提供一个新的生物标记物预测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3.我们的数据表明:SIVD病人存在广泛的异常脑铁沉积,并且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脑铁沉积可能会成为新的SIVD生物标志物,在SIVD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皮层厚度 深部灰质 海马 认知障碍 宾斯旺格病 阿尔茨海默病 内侧颞叶 萎缩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ALFF) 铁沉积 相位改变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2;R749.13
【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5-7
  • 英文摘要7-13
  • 中文摘要13-17
  • 第一章 前言17-24
  • 1.1 选题依据17-18
  • 1.2 研究背景18-19
  • 1.3 研究意义19
  • 1.4 研究内容19-20
  • 1.5 研究对象20-24
  • 第二章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24-45
  • 2.1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静息态全频段低频振幅(ALFF)研究24-36
  • 2.1.1 引言24-25
  • 2.1.2 材料和方法25-29
  • 2.1.3 结果29-34
  • 2.1.4 讨论34-36
  • 2.1.5 结论36
  • 2.2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静息态分频段低频振幅(ALFF)研究36-45
  • 2.2.1 引言36
  • 2.2.2 材料和方法36-38
  • 2.2.3 结果38-43
  • 2.2.4 讨论43-44
  • 2.2.5 结论44-45
  • 第三章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脑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45-68
  • 3.1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灰质形态改变45-58
  • 3.1.1 引言45
  • 3.1.2 材料与方法:45-48
  • 3.1.3 结果48-55
  • 3.1.4 讨论55-58
  • 3.1.5 小结58
  • 3.2 Binswanger’s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内侧颞叶形态的比较58-68
  • 3.2.1 引言58-59
  • 3.2.2 材料与方法59-62
  • 3.2.3 结果62-65
  • 3.2.4 讨论65-66
  • 3.2.5 结论66-68
  • 第四章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内铁沉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研究68-77
  • 4.1 引言68-69
  • 4.2 材料与方法69-71
  • 4.3 结果71-75
  • 4.4 讨论75-76
  • 4.5 结论76-77
  • 全文总结77-78
  • 参考文献78-97
  • 文献综述 基于磁共振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97-107
  • 参考文献103-10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107-108
  • 致谢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建新,杨渤生;血管性痴呆误诊1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2期

2 高唱 ,王景周 ,王琳 ,高东 ,周中和 ,姚国恩 ,张莉莉 ,陈曼娥;血管性痴呆患者血小板活化机制的研究(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5期

3 孟凡莲;马忠金;刘大英;;通络益脑丸治疗血管性痴呆91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01期

4 陈妍;陈石伙;;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33期

5 范芸;徐景;纪亮;;老年患者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5期

6 吴秀芹;梅晓云;吴颢昕;;祛邪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概述[J];中医药学报;2010年06期

7 孟红旗;蒲凡;刘雪梅;温嘉乐;夏敏仪;;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治疗进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田金洲,韩明向,涂晋文,杨承芝,杨惠民,邹忆怀,刘恒;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张志真,周德安,盛丽,刘慧林,刘军;疏调益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2000年04期

10 刘峥,包汉雨,贾建平;血管性痴呆及其治疗[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莉莉;周淑君;;血管性痴呆的健康教育体会[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郭明冬;罗增刚;;周文泉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彭良富;刘小燕;张岳峰;谭燕;郑东;施海珊;章慧;;血管性痴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方正龙;;血管性痴呆与脏腑关系探讨[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5 黄齐珠;李丽萍;;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相关性[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周文泉;于向东;;关于血管性痴呆研究的思考[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玉麟;王义方;高之旭;;中药“菖术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张颖;;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健;;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诊治[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饶旺福;;血管性痴呆证治探讨[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匡远深;55岁以上人群血管性痴呆患病率达0.8%[N];健康报;2013年

2 陶有庆;情绪波动警惕血管性痴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陈利平;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N];北京科技报;2008年

4 王发渭;年轻人应防血管性痴呆[N];北京科技报;2008年

5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杨牧祥名中医工作室 于文涛 聂金涛;醒脑启智方治血管性痴呆[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6 匡远深;我国55岁以上人群每百人中约有一位血管性痴呆[N];光明日报;2013年

7 张超群;范晓莉;山西医大一项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呈正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衣晓峰;庄磊;核素显像“锁定”早期血管性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指导专家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神经内科 刘绪宏 主任医师 赵非一;防治血管性痴呆先从管理血压、预防中风入手[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10 陈志萍;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晨;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庄慧魁;脑血辨证对血管性痴呆的适用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樊爽;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的基础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王四平;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赵晖;天麻有效成分组1210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范曰誉;脑络通冲剂治疗老年人血管性痴呆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7 郭明冬;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8 王健;补肾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仇一青;铁螯合剂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10 黄敬;细胞移植及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娟;朝医三神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温艳晖;巴茱合剂治疗肾虚髓减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郑方方;辨经剌井结合三焦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杨清洁;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朱麟天;益智醒脑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中SOD、MDA水平及行为学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6 阚东方;抗痴呆1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宋明玉;聪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冯志强;高频超声探测血管性痴呆患者颈动脉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俊;补肾化瘀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瘀阻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刘鹏;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型的临床分析[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5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845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7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