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7:50

  本文关键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应变成像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超声心动图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非同步化运动 超声心动图 二维应变成像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应变及应变率成像


【摘要】:超声心动图评价经桥血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左心室功能的研究目的:目前,许多临床试验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经桥血管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疗法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入选42名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随机纳入两组: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18例(CABG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24例(CABG+BMMNC组)。8个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分别从二维灰阶图像,组织多普勒图像及二维应变图像测量得出。17个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分别由脉冲多普勒图像,组织多普勒图像及2D应变率图像测量得出。结果:术后与术前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LVEF (CABG+BMMMNC组:49.083±1.914% vs.36.042±1.185%,CABG组:41.389±2.210% vs.34.667±1.369%),GLS (-12.542±0.512% vs.-7.083±0.583%,-9.278±0.591%vs.-7.000±0.673%), mLsrl (-0.108±0.018s-1 vs.-0.039±0.017s-1,-0.048±0.021s-1 vs.0.004±0.020s-1), mLsr2 (-0.055±0.013s1 vs.-0.009±0.015s-1,0.004±0.015s-1 vs.0.024±0.017s-1) and Aal (7.303±0.479cm/s vs.5.131±0.381cm/s,7.908±0.553cm/s vs.6.764±0.440cm/s).两组中的以上指标在术后均有明显改善。CABG+BMMMNC组的改善程度较CABG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CABG+BMMMNC组左心室功能的改善程度较CABG组更为显著。二维应变及应变率成像是评价左心室功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超声心动图评价经桥血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左心房功能的研究目的:目前,许多临床试验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经桥血管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疗法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入选42名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随机纳入两组: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18例(CABG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24例(CABG+BMMNC组)。8个反映左心房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分别从二维及三维灰阶图像,二维应变及应变率图像测量得出。结果:术后与术前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LAGS (CABG+BMMMNC组:24.875±1.588% vs.14.250±1.281%,CABG组:17.556±1.834% vs.13.111±1.479%),LVEF (CABG+BMMMNC组:49.083±1.914%vs.36.042±1.185%,CABG组:41.389±2.210% vs.34.667±1.369%)与LAV (15.651±0.631ml vs.23.894± 0.831ml,21.429±0.707ml vs.22.379 ± 0.959ml)。两组的LAGS, LVEF及LAV在术后均有明显改善。CABG+BMMMNC组的改善程度较CABG组更加显著(P0.05)。CABG+BMMNC组术后LVEDV及LVESV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结论:CABG+BMMMNC组左房功能的改善程度较CABG组更为显著。二维应变成像是评价左心房功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超声心动图评价经桥血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左室重构的研究目的:目前,许多临床试验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经桥血管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疗法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入选42名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随机纳入两组: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18例(CABG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24例(CABG+BMMNC组)。9个反映左室重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分别从二维灰阶图像,三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图像测量得出。结果:CABG+BMMNC组术后LVEDD, LVESD, LVEDV, LVESV, LVEDVI, LVESVI, LV-mass及LV-massI值均较术前减低,左室重构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CABG组术后LVEDD, LVESD, LVEDV, LVESV, LVEDVI, LVESVI, LV-mass及LV-massI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MR score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ABG+BMMMNC组左室重构的改善程度较CABG组更为显著。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左室重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超声心动图评价经桥血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左室非同步化运动的研究目的:目前,许多临床试验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经桥血管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疗法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非同步化运动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入选42名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随机纳入两组: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18例(CABG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24例(CABG+BMMNC组)。3个反映左室非同步化运动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从二维应变图像测量得出。结果:反映左室非同步化运动的三个指标分别为RSTb、RSTm与RSTa。 CABG+BMMNC组改善左室非同步化的有效率(Effective rate, ER)均高于CABG组,RSTb(91.7% vs.50%,P0.05),RSTm(78.6% vs.35.7%,P0.05)及RSTa(92.3% vs.50%,P0.05)。CABG+BMMNC组中RSTb(8.3% vs.70%,P0.05)与RSTm(0 vs.50%,P0.05)对左室同步化运动的恶化率(Deterioration rate, DR)均低于CABG组。但是CABG+BMMNC组中RSTa(18.2% vs.37.5%,P0.05)对左室同步化运动的DR与CABG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CABG+BMMMNC组左室非同步化运动的改善程度较CABG组更为显著。二维应变成像是评价左室非同步化运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应变成像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超声心动图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非同步化运动 超声心动图 二维应变成像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应变及应变率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4;R540.45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5-9
  • 中文摘要9-13
  • Abstract13-21
  • 第一部分 超声心动图评价经桥血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左心室功能的研究21-44
  • 前言21-22
  • 研究对象与方法22-30
  • 结果30-37
  • 讨论37-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第二部分 超声心动图评价经桥血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左心房功能的研究44-61
  • 前言44-45
  • 研究对象与方法45-50
  • 结果50-53
  • 讨论53-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1
  • 第三部分 超声心动图评价经桥血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左室重构的研究61-71
  • 前言61-62
  • 研究对象与方法62-66
  • 结果66-68
  • 讨论68-70
  •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4
  • 第四部分 超声心动图评价经桥血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左室非同步化运动的研究74-88
  • 前言74-75
  • 研究对象与方法75-78
  • 结果78-82
  • 讨论82-84
  • 结论84-85
  • 参考文献85-88
  • 综述(一)88-96
  • 参考文献91-96
  • 综述(二)96-103
  • 参考文献101-103
  • 个人简历103-104
  • 致谢104-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益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0年05期

2 冯燕,张科林;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心脏杂志;2000年05期

3 赵世峰,沈洪,计达;生长激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年05期

4 张赛丹,廖旺,李慧颖;从库恩的科学进步模式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变化[J];疾病控制杂志;2004年01期

5 田芳英;慢性心力衰竭及自我护理[J];护理研究;2004年05期

6 李黔云,余群;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2期

7 陈世德,陶新智,伍伟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和纤溶功能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4期

8 陈世德,陶新智,伍伟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04年13期

9 李敏;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S1期

10 马晓静,张兴华,邵建华,朱兴雷,唐元升,许法运;慢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释放部位的对比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齐;罗秀英;孙仁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效果观察[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蒋凤荣;;实验性慢性心力衰竭中氧化相关基因及信号分子的观察[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3 贺桦;许顶立;刘彦波;屠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4 刘晓方;杨震;;细胞因子网络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5 凌锋;沈法荣;黄抒伟;俞蔚;陈建明;王志军;陈旭娇;;慢性心力衰竭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艳;于卫刚;兰丽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7 于浩;;一氧化氮与血管紧张素Ⅱ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温霞;赵兴胜;徐峰;付二团;贺文帅;苏布道;马之嘉;;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治疗和预后变化[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9 唐艳红;包明威;杨波;张艳;张炳山;周青;陈金玲;黄从新;;抗心肌纤维化治疗家兔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康晓凤;张健;吕蓉;李峥;;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概念分析与现象学描述[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春生;治慢性心力衰竭方[N];民族医药报;2003年

2 朱荻;倍他乐克安全有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莎吉丹·斯拉木 热比亚·阿不里米提;维吾尔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疗效报告[N];民族医药报;2007年

4 胡大一;慢性心衰的干预基地应建在社区[N];健康报;2004年

5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周宁人;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存活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李军;急性心力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鉴别[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8 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 彭锋;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夏洪平 张步升 张楠;抗凝治疗使早期心衰患者受益[N];健康报;2005年

10 刘彦兵;慢性心力衰竭有合并症者的药物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丽娜;慢性心力衰竭尿液蛋白标记物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朱秋玲;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杜智勇;代谢组学方法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代谢重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吴晓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动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姚耿圳;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刘尊齐;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伊t,

本文编号:899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899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