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CT灌注成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CT灌注成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肺癌 扩散加权成像 CT灌注成像 放化疗 疗效评估
【摘要】:第一部分自由呼吸、呼吸门控和屏气三种方法所测肺癌表观扩散系数的一致性研究目的:探讨自由呼吸、呼吸门控和屏气三种成像方法所得肺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方法:利用Siemens 3.0T MR仪对22例肺癌患者行自由呼吸、呼吸门控和屏气三种方法的DWI,两位观察者独立测量病灶的ADC值二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法)比较各种成像方法所得肺癌ADC值差异,并评估三种方法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数据分析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CC)、个体间变异系数(WCV)以及Bland-Altman图。结果:观察者1测量屏气、呼吸门控和自由呼吸三种成像方法ADC值为(1.289±0.320)×10-3mm2/s、(1.292±0.270)×10-3mm2/s和(1.365±0.299)×10-3mm2/s,观察者2依次为(1.280±0.256)×10-3mm2/s、(1.300±0.271)×10-3mm2/s和(1.357±0.292)×10-3mm2/s。不同成像方法所得ADC值无统计学差异(观察者1:F值=0.909,P=0.406;观察者2:F值=0.945,P=0.391)。三种成像方法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ICC:0.913~0.998,WCV:3.4%~5.7%)。结论:自由呼吸、呼吸门控和屏气三种方法所测肺癌ADC值在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第二部分肺癌CT和MRI长径测量的一致性研究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及中央型肺癌进行MRI常规序列(T1WI、T2WI、DWI)和CT的形态学测量之间的一致性,为两者交替使用评估肺癌疗效提供参考标准。方法:53例肺癌患者,使用西门子公司16层MSCT和64层MSCT扫描仪、3.0T Verio MR仪扫描,得到各横断面图像,按照RECIST1.1标准对各图像进行测量,包括CT平扫肺窗、CT增强纵隔窗(动脉期)、MRI轴位T1-VIBE、T2-BLADE和DWIb0、DWIb300、DWIb800肺癌的最大长径。所得长径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一致性分析,使用Bland-Altman图评估测值点分布情况,配对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CT、MRI所得肺癌长径的差异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3例周围型肺癌和20例中央型肺癌,无论是平扫肺窗还是增强纵隔窗,CT所得肺癌的长径与MRI常规序列(T1-VIBE、T2-BLADE、DWIb0、DWIb300、DWIb800)所得长径的一致性均较好(ICC0.75)。对于周围型肺癌,CT平扫肺窗或增强纵隔窗所得肿瘤长径与MRI各序列(T1-VIBE、T2-BLADE、DWIb0、DWIb300、DWIb800)所得长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对于中央型肺癌,CT增强纵隔窗所得肿瘤长径与MRI各序列(T1-VIBE、T2-BLADE、DWIb0、DWIb300、DWIb800)所得长径均有差异,而T1-VIBE、T2-BLADE序列所得肿瘤长径与DWI(b=0、300 s/mm2、800 s/mm2)序列所得肿瘤长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CT与MRI常规序列(T1WI、T2WI、DWI)在形态学测量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互相取代;而中央型肺癌CT增强与MRI常规序列(T1WI、T2WI、DWI)存在差异,在交替使用评估肺癌疗效时需引起重视;DWI肺癌长径测量与T1WI、T2WI一致性较好,提示DWI不仅能提供功能学信息还能提供较为可靠的形态学信息。第三部分非小细胞型肺癌CT灌注参数与表观扩散系数相关性的研究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CT灌注参数与ADC值的相关性,为CTP与DWI在疗效评估方面是否可以作为技术的补充提供依据。方法:自2012年2月~2014年8月间在本院行CTP与DWI检查的肺恶性肿瘤患者共纳入23例(23个病灶)。CTP扫描采用64排CT扫描仪,对比剂注入6秒后开始扫描,扫描时间45s。重建层厚4×7.2mm,矩阵512×512,z轴覆盖范围2.88cm。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优维显(370mg I/ml)50ml,注射速率一般为5.0~6.0ml/s。通过工作站(MMWP,Siemens)自动生成MIP及一系列灌注伪彩图,包括血流量(BF)图、血容量(BV)图、Patlak血容量(PBV)图、起始时间(TTS)图、达峰时间(TTP)图、表面通透性(PMB)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等。找到肿瘤所在层面,画取病灶固定面积法ROI和最大面积勾勒法ROI。DWI采用Siemens 3.0T Verio MR仪,采用横轴位单次激发自旋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择分为三个b值(b=0、300s/mm2、800s/mm2),层厚5 mm,层间距6 mm。在后处理工作站(Syngo VE40A,Siemens)生成b=0、300s/mm2时的ADC图,b=0、800s/mm2时的ADC图以及b=300s/mm2、800s/mm2时的ADC图,ROI选择同上。对两种ROI所得的灌注参数、ADC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同一ROI下CT灌注指标与不同b值所得的ADC值间的相关性,r≥0.7表示高度相关,0.4≤r0.7表示相关性一般,r0.4表示相关性较差。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本研究纳入的所有灌注参数指标中,只有BF、BV与MTT会因ROI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而BV(P)、TTS、TTP以及PMB(P)与ROI的形态无关。无论是何种b值所得的ADC值,两种ROI所得的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此外,同一ROI下,不同b值所得的ADC值也有差异。所有灌注参数中只有ROIf下,PMB(P)与ADC(b=0、800s/mm2)及ADC(b=300s/mm2、800s/mm2)相关性一般,呈正的直线关系(r=0.433,P=0.039;r=0.537,P=0.008),其余灌注参数与ADC值均无相关性。结论:肺癌所得CTP参数与ADC值的相关性较差,两者不能互相替代。在肺癌的相关应用中,CTP与DWI应作为技术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价值。第四部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目的:以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体生存率(OS)为标准,评估CTP和DWI各参数在NSCLC放化疗疗效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2年2月~2014年8月间在本院行CTP与DWI检查的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患者共23例(23个病灶)。治疗前进行CTP和DWI扫描。CTP扫描采用64排CT扫描仪,对比剂注入后6秒开始扫描,扫描时间45s。重建层厚4×7.2mm,矩阵512×512,z轴覆盖范围2.88cm。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优维显(370mg I/ml)50ml,注射速率一般为5.0~6.0ml/s。通过工作站(MMWP,Siemens)自动生成MIP及一系列灌注伪彩图,包括血流量(BF)图、血容量(BV)图、Patlak血容量(PBV)图、起始时间(TTS)图、达峰时间(TTP)图、表面通透性(PMB)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等。找到肿瘤所在层面,画取病灶固定面积法ROI和最大面积勾勒法ROI。DWI采用Siemens 3.0T Verio MR仪,采用横轴位单次激发自旋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择分为三个b值(b=0、300s/mm2、800s/mm2),层厚5 mm,层间距6 mm。在后处理工作站(Syngo VE40A,Siemens)生成b=0、300s/mm2时的ADC图,b=0、800s/mm2时的ADC图以及b=300s/mm2、800s/mm2时的ADC图,ROI选择同上。标准方案进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按照RECIST 1.1标准,计算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使用Kaplan Meier分析并绘制PFS和OS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因素生存曲线的差异,并确定最佳阈值。使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2年PFS和OS生存率的各种预测因子,再使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找出独立预测因子。检验水准为0.05。结果:临床分期:IIB4例(17.4%),IIIA期6例(26.1%),IIIB期9例(39.1%),IV期4例(17.4%)。2年PFS和OS生存率分别为30.4%(7/23)、39.1%(9/23)。临床分期与PFS和OS生存率无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223和0.112)。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对PFS和OS有独立预测价值的CTP参数为:BFm(P=0.002,HR=3.98),PMB(P)m(P=0.001,HR=4.12)。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对PFS有独立预测价值的ADC值为:ADC2m(P=0.001,HR=4.53),对OS有独立预测价值的ADC值为:ADC2m(P=0.005,HR=3.99),ADC3m(P=0.027,HR=2.44)。建立预测评分模型:凡符合BFm≥46.10 ml/100ml/min、PMB(P)m≥30.95 ml/100ml/min或ADC2m≤1.52×10-3mm2/s记为0分,否则记为1分,每个病例最高为3分,最低为0分。总共分为3组:0/1分组、2分组、3分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6、17、11月,中位OS分别为29、21、12月,2年PFS生存率分别为71.4%、18.2%、0.0%,2年OS生存率分别为85.7%、27.8%、0.0%。不同分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临床分期对预测NSCLC放化疗疗效价值有限。CTP参数BF、PMB(P)和ADC值(b=0,800 s/mm2)对PFS和OS有独立预测价值,以之为基础的评分预测模型有更高的疗效预测价值。
【关键词】:肺癌 扩散加权成像 CT灌注成像 放化疗 疗效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R730.44;R445.2
【目录】:
- 中文摘要4-9
- Abstract9-17
- 引言17-21
- 研究概况17-18
- 本研究目的、意义18-19
- 参考文献19-21
- 第一部分 自由呼吸、呼吸门控和屏气三种方法所测肺癌表观扩散系数的一致性研究21-33
- 材料与方法21-23
- 结果23-24
- 讨论24-27
- 参考文献27-30
- 附图及说明30-33
- 第二部分 肺癌CT和MRI长径测量的一致性研究33-48
- 材料与方法33-35
- 结果35-36
- 讨论36-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图及说明43-48
- 第三部分 非小细胞型肺癌CT灌注参数与表观扩散系数相关性的研究48-64
- 材料与方法48-51
- 结果51-53
- 讨论53-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图及说明60-64
- 第四部分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64-85
- 材料和方法65-68
- 结果68-73
- 讨论73-76
- 参考文献76-81
- 附图及说明81-85
- 研究结论85-86
- 研究创新点86-87
- 综述87-98
- 参考文献93-9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编写专著等情况98-102
- 英文缩略词表102-104
- 致谢104-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莹;;MR扩散加权成像评估肺内病灶作用的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3期
2 韩晶;沈文荣;刘念龙;;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范围确定中的价值[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3 李又成;颅内非缺血性病变的MR扩散加权成像[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3期
4 夏爽;扩散加权成像在部分颅内病变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5期
5 杨波,全显跃;MR扩散加权成像在上腹部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年06期
6 徐全刚,吴卫平,黄德晖,张家堂,郎森阳,蒲传强;MR扩散加权成像对Creutzfeldt-Jakob病的诊断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06期
7 王晓明,陈丽英,林楠,郭启勇;用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01期
8 金琴娣,居胜红,孟爱芳,张琳琴;扩散加权成像对癫痫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005年02期
9 武志峰;周翔平;刘荣波;朱捷;;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5期
10 黄文才;韩飞;田世俊;李国雄;;MR扩散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长连;袁述文;谭利华;白末了;贺忠;杜万萍;司徒卫军;;颅内血肿的扩散加权成像[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王丹;佟金龙;申宝忠;刘放;王凯;刘芳;;正常人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特点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爱莲;程流泉;张静;杨娜;刘梦起;;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吕颖;毛传万;白光辉;蔡志胜;;低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沈艳;李明华;姚伟武;杨世埙;李文彬;;MR扩散加权成像在椎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王嵩;张世界;;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王嵩;闫明勤;张世界;王夕富;马海峰;李琼;;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8 王海屹;王佳;王新坤;叶慧义;;肾脏不同扩散加权成像方法对比研究:表观弥散系数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柳健;丁耀军;李剑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王丹;刘放;佟金龙;王凯;刘芳;许秀安;;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椎体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3D ASL灌注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肿瘤诊断和分级中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陆志华;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毛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胃癌N分期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车树楠;扩散加权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张琨;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李晶;胰腺小视野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胰腺实性病变价值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7 崔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CT灌注成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8 陈爱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李延军;胰腺癌扩散加权成像与在体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0 徐亮;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鸿杰;肝叶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评价乙肝源性肝硬化严重程度[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王金良;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食管鳞癌放化疗早期疗效的评估价值[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张静;基于IVIM模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功能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谢媛;移植肾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张繁;3.0T扩散加权成像对兔大腿VX2肿瘤生长的动态监测及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评估[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6 陈波;基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正常子宫肌层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亚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TACE治疗肝癌后早期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陈敏;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龚彤;正常骨髓及AL骨髓浸润的IVIM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阎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对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40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94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