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离体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及活体颅内责任斑块磁共振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离体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及活体颅内责任斑块磁共振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脑卒中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磁共振管壁成像 斑块成分 病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3 T磁共振 多对比加权成像 斑块成分 病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3 T磁共振 斑块成分 定量成像 病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磁共振管
【摘要】:脑卒中(stroke)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第二大致死性疾病,而在中国仍是位列第一的死因。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及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欠佳,脑卒中的发生率在逐年迅速攀升,防控形势非常严峻。脑血管病不仅危害生命健康,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tic diseases)是导致脑卒中最主要的病因,主要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carotid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大量的研究证实斑块破裂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基础。但是传统的血管成像方法,如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等并不能满足对管壁及斑块的诊断需求。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作为活体无创显示斑块特征的影像诊断方法,在过去数十年里,在CAD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HR-MRI可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及成分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并且斑块的影像特征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得到了病理的证实。近年来,HR-MRI技术逐步应用到ICAD的诊治中。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和成分特征和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但是因为颅内血管标本活体情况下无法获得,这些推论并没有得到病理的证实。目前对于活体颅内管壁磁共振成像结果的判读依据的是颈动脉斑块研究经验,缺乏颅内血管病理的直接证据。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我们开展了本项研究。本研究主要包含两章节内容:第一章颅内动脉斑块离体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尸检的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行多对比加权成像和定量成像,并以病理为参照,定性和定量评估颅内斑块成分特征;第二章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磁共振影像特征研究,通过比较活体颅内粥样硬化责任斑块和非责任斑块的磁共振特征差异,进一步探究颅内斑块的高危特征。第一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离体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第一部分3 T高分辨率多对比加权磁共振成像评估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研究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CAD)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3 T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I)已经应用于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但是因为在活体情况下难以获得颅内血管标本,研究的结果并没有得到病理证实。尸检的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磁共振管壁成像与病理对照的研究虽有少量报道,但都是基于高场(7 T)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3 T磁共振仪,对尸检的离体颅内粥样硬化血管行高分辨率多对比加权成像(multicontrast MRI),以病理为参照,评估3 T场强下多对比加权序列定性和定量分析颅内斑块成分能力。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病理科和大学解剖教研室尸检病例共20例(11男9女,平均年龄73.8±11.9岁)的53根病变颅内血管。对所有病变血管行3 T高分辨多对比加权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FSE)T_1 加权(T_1 WI)、T_2加权(T_2WI)、质子加权(PDWI)成像序列及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序列(STIR)。图像扫描完成后,立即对血管标本行病理制片处理。依据层面的位置,匹配磁共振图像和病理层面。以病理为参照标准,分析斑块主要成分包括纤维帽、脂质核、钙化、纤维组织及正常管壁的信号特征;评估磁共振对斑块分型及定量测量斑块成分面积、纤维帽厚度和斑块负荷的准确性。结果:总共有207个磁共振与病理匹配层面。1、信号特征分析:T_2WI、PDWI和STIR序列斑块成分组织对比度好;纤维帽和纤维组织在T_2WI、PDWI和STIR上呈高信号,脂质核心在T_2WI、PDWI和STIR为等低信号,钙化在所有序列上均为低信号;多对比加权序列识别斑块内脂质核和纤维帽、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3%和69.64%,83.33%和100%。2、斑块分型:多对比加权序列判别斑块类型的准确率为80.7%,与病理的一致性高(κ=0.69);对纤维-脂质斑块(type IV-V)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77.1%;不同观察者间磁共振判别结果一致性也很高(κ=0.77)。3、定量测量:多对比加权磁共振与病理定量测量纤维组织、脂质核、钙化面积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81.86%vs 81.87%,P=0.999;19.52%vs 19.86%,P=0.863;9.68%vs 8.03%,P=0.463),纤维帽厚度与最大管壁厚度比值亦无统计学差异(31.05%vs 30.83%,P=0.903);磁共振对斑块负荷的测量显著高于病理的结果(65.18%vs 52.71%,P0.001);多对比加权磁共振对于斑块成分定量测量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好,ICC分别为0.815-0.985和0.779-0.981。结论:3 T高分辨率多对比加权序列可用于离体颅内斑块成分特征的评估;斑块不同成分在多对比加权序列图像上具有不同的信号特征;多对比加权序列不仅可以鉴别斑块成分,而且能够对斑块进行准确分型和定量评估。第二部分3 T磁共振定量成像评估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特征研究背景和目的:高分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R-MRI)的不断进步,使得活体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成为了可能。很多的研究发现斑块的成分特征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但是颅内动脉管径比较小,并且活体条件下无法获得病理证实,目前活体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对于颅内斑块成分的鉴别仍然很困难。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尸检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行磁共振定量成像,并以病理为参照,离体定量测量颅内斑块成分的弛豫时间。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病理科和大学解剖教研室行尸检的13例病例(9男4女,平均年龄79.7±10.4岁)的44根病变颅内血管。对病变血管行3 T定量T_1 /T_2/T_2~*mapping成像。图像扫描完成后,立即对血管标本行病理制片处理。依据层面的位置,匹配磁共振图像和病理层面。以病理为参照,定量测量斑块主要成分包括纤维帽、脂质核、纤维组织、钙化和正常管壁的T_1 、T_2、T_2~*弛豫时间,并比较不同斑块成分的弛豫时间差异。结果:总共有170个磁共振和病理匹配层面。颅内斑块成分的T_1 、T_2和T_2~*弛豫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脂质核的T_1 、T_2和T_2~*弛豫时间比纤维帽的T_1 、T_2和T_2~*弛豫时间都短(519±149ms vs 833±238,P0.001;69±51ms vs 99±76ms,P=0.026;28±11ms vs 41±15ms,P0.001);纤维帽的T_1 弛豫时间比纤维组织和正常管壁长(P0.001;P=0.002),但是T_2弛豫时间三者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脂质核T_1 弛豫时间比纤维组织和正常管壁都短(519±149ms vs 596±146ms,P=0.002;519±149ms vs 632±123ms,P0.001),但是T_2弛豫时间没有差别(P=0.426;P=0.516)。总的来说,纤维帽T_1 、T_2和T_2~*弛豫时间最长,而钙化弛豫时间最短。结论:3 T场强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弛豫时间不同,尤其是纤维帽和脂质核,T_1 、T_2和T_2~*弛豫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这种斑块成分固有的磁共振弛豫时间特征的差异,可应用于显示斑块特定成分的成像序列开发,并最终有望实现活体颅内斑块成分的鉴别。第二章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磁共振影像特征研究背景和目的:颅内、外血管的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单纯依据管腔的狭窄程度并不能全面的评估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I)不仅可以准确测量管腔的狭窄程度,而且可以显示斑块的成分特征。本研究通过比较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责任斑块(culprit plaque)与非责任斑块(non-culprit plaque)的磁共振特征差异,进一步分析颅内高危斑块的特征,并初步探讨不同颅内血管床斑块的潜在致病机制。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5年8月,连续招募MCA患者95例和BA患者55例。所有被检者均进行病变血管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扫描序列包括T_1 WI、T_2WI加权2D“黑血”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TIR序列及T_1 WI增强(CE-T_1 WI)。盲法测量病变血管斑块的各项形态学指标,包括管腔的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管壁面积、外壁面积、斑块负荷及血管重构等,以及各个序列上病变最狭窄处内外管壁间斑块的平均信号强度。责任斑块定义为症状组患者中有脑梗死或TIA发作侧病变,而非责任斑块定义为症状组患者中无脑梗死或TIA发作病史侧病变或者无症状组患者中的病变。比较MCA和BA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在形态和信号特征上的差异,以及MCA责任斑块和BA责任斑块间形态和信号特征的差异。结果:95名MCA患者中,责任斑块有77个,非责任斑块有34个;55名BA患者中,责任斑块有35个,非责任斑块有20个。1、MCA责任斑块的T_1 增强信号强度指数及强化率比非责任斑块高(P=0.011;P=0.003);另外责任斑块最小管腔面积比非责任斑块小(P0.001),但是斑块负荷和狭窄率都更大(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斑块T_1 增强信号强度指数、斑块强化率、最小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程度是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2、BA责任斑块的外壁面积和管壁面积比非责任斑块大(P=0.017;P=0.005),但是其他的形态学及信号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最狭窄处的血管外壁面积及管壁面积是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3、MCA责任斑块比BA责任斑块血管重构率小(P=0.041),但是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负荷更严重(P0.001;P=0.004)。结论:颅内动脉责任斑块和非责任斑块磁共振的形态和信号特征存在差异,尤其在MCA更明显;MCA责任斑块和BA责任斑块形态学差异,提示颅内不同血管床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
【关键词】:脑卒中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磁共振管壁成像 斑块成分 病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3 T磁共振 多对比加权成像 斑块成分 病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3 T磁共振 斑块成分 定量成像 病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磁共振管壁成像 责任斑块 风险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R445.2;R816.1
【目录】:
- 摘要6-10
- Abstract10-15
- 缩略词表15-17
- 前言17-19
- 第一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离体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19-56
- 第一部分 3 T高分辨率多对比加权磁共振成像评估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研究19-45
- 一、引言19-20
- 二、方法20-26
- 三、结果26-42
- 四、讨论42-44
- 五、结论44-45
- 第二部分 3 T磁共振定量成像评估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特征研究45-56
- 一、引言45-46
- 二、方法46-49
- 三、结果49-53
- 四、讨论53-55
- 五、结论55-56
- 第二章 活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磁共振影像特征研究56-70
- 一、引言56-57
- 二、方法57-59
- 三、结果59-67
- 四、讨论67-69
- 五、结论69-70
- 综述70-83
- 参考文献83-10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102-103
- 致谢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顺德,聂生东,陈瑛,章鲁;基于K-最近邻规则的磁共振颅脑图像分割算法的应用研究[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徐志荣,朱弋,张卫东;磁共振实用图像参数实验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0年03期
3 刘德光,孙毅平;磁共振介导微创外科的展望[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4 吴前芝,张太生,毛存南,陈马昊;磁共振窗口技术应用初探[J];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12期
5 陈迎良;苗重昌;张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磁共振检查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24期
6 Von D.Uhlenbrock;张本固;;磁共振体层照像诊断炎性肾脏病的可能性[J];放射学实践;1988年04期
7 杨扬;西班牙空军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颈椎磁共振图像[J];航空军医;1997年01期
8 ;眼科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01期
9 王其玲;磁共振介绍[J];今日科技;1999年10期
10 倪萍;陈自谦;;磁共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磊;徐进;;磁共振导航微创治疗系统及其临床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2 徐志荣;朱戈;张卫东;;磁共振实用图像参数实验分析[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翁得河;王慧贤;宋涛;;基于小波和模糊集的磁共振图像增强[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刘英豪;于源;;ASM-016P磁共振装置脊椎扫描技术分析及临床应用评价[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江宝钏;张森;胡兰清;;无指导的模糊聚类的多回波脑部磁共振图像分割[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6 宁本德;屈小波;郭迪;陈忠;;基于小波变域内局部方向性的磁共振图像稀疏重建[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赵磊;;磁共振导航微创治疗技术及其在经皮冷冻治疗中的应用[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8 陈晓荣;任宇婧;胡红杰;尹学青;钱玉娥;刘华锋;;磁共振评价左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初步研究[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相艳;李江涛;杨嘉林;;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脑部磁共振图像分割[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10 胡昌伟;屈小波;郭迪;陈忠;;基于小波变换的迭代阈值磁共振图像稀疏重构新算法[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皮泽红;国产磁共振的痛苦只是暂时的[N];广东科技报;2004年
2 记者 孙占稳;新奥博为勇破世界性难题[N];河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刘正午;磁共振竞技场的新较量[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福;磁共振结构像分析及其在音乐家大脑研究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罗敏敏;胎儿磁共振安全问题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相教;基于统计学方法的无参考MRI测温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侯漠;磁性微泡对比剂介导超声与磁共振图像的配准与融合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盖永浩;超声联合磁共振评价Budd-Chiari综合征血管病变与引流方式以及超声定量分析肝静脉引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孔凡辉;基于粒子滤波的磁共振扩散成像人体心肌纤维重建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江远亮;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离体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及活体颅内责任斑块磁共振特征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8 王丽嘉;磁共振图像全自动分割量化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宁;心脏磁共振图像左心室分割算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张元凯;四肢肿瘤的微结构与生物学行为及动态增强磁共振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磁共振图像降噪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婕;基于磁共振电阻层析成像的图像重建算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韩路路;基于稀疏约束的磁共振图像去噪与重构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庞清华;基于磁共振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几何形态学分析[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5 何晓璇;基于磁共振结构像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季云飞;磁共振图像中半月板的自动提取和重建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邓官华;B_1 mapping技术及其在MR EPT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8 胡灿;混合模态个性化电磁模型研究及其在胎儿磁共振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9 谢贞静;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DVT的初步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李大为;磁共振导引聚焦超声肿瘤消融机的研制[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5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94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