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体指数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碘对比剂用量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身体指数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碘对比剂用量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各身体指数与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探讨上腹部CT增强扫描时,身高(HT)、全体重(TBW)、体重指数(BMI)、去脂肪体重(LBW)、体表面积(BSA)和血容量(BV)与主动脉和肝脏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怀疑上腹部疾病、超声或CT平扫未能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者;(2)有原发肿瘤需要排除肝转移者;(3)患者无碘过敏、充血性心率衰竭、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水平1.5mg/dL)等病史。排除标准:(1)肝硬化或严重脂肪肝(肝脏CT值40HU)等肝脏弥漫性病变;(2)肝切除、脾切除影响肝脏血流者,(3)多发肝转移瘤影响CT值测量者,(4)对比剂注射技术失败,呼吸伪影或CT扫描过程中机器故障。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113名广东地区成年患者构成本研究群体,患者平均年龄55.6岁(范围20 -85岁),其中男性60例,女性53例。2.MDCT扫描方案检查设备为GE Light-Speed64排CT,扫描参数如下:探测器准直,64×0.625mm;螺距,0.981;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s;球管旋转时间,0.5s/圈;矩阵515×512;图像重建层厚,5mm;重建间隔,5mm;FOV,30-50cm。对比剂采用浓度为370mgI/mL碘帕醇。所有患者对比剂注射量均为90mL,注射速率3.5mL/s,然后以相同注射速率注入15mL生理盐水。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脏下缘。动脉期扫描在膈顶层面的主动脉内设置阈值150HU,对比剂注射10s后跟踪扫描,主动脉内CT值达到阈值后,延迟5s自动行肝动脉期扫描,间隔30s后行门静脉期扫描,再间隔110s行平衡期扫描。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图像用于影像评价。3.图像定量评价:由2位经过训练的5年以上腹部CT诊断经验的放射医师分别测量腹主动脉、肝实质的平扫和增强的CT值,结果取平均值。主动脉的CT值在CT平扫和增强的肝动脉期图像上测量,测量点取肝顶、肝门、肝下缘三个层面血管的中心,兴趣区大小50-100mm2;肝实质的CT值根据Couinaud分段在平扫和门静脉期图像上测量,测量面积150-250mm2,结果取平均值。主动脉、肝实质增强的CT值用ΔHU表示。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男女性患者年龄、HT、TBW、LBW、 BSA、BV及主动脉、肝脏CT值比较,用双尾的学生t检验比较正态分布数据,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非正态分布数据。TBW60kg组和TBW≥60kg组、BMI25组和BMI≥25组患者主动脉、肝脏平均AHU比较,亦采用双尾的学生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各身体指数(包括HT、TBW、BMI、LWB和BV)与每克碘主动脉、肝脏的增强值(△HU/gI)的相关性强弱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r)评价正态分布数据的相关性的强弱,用Spearman's rho (rs)相关系数评价非正态分布数据的相关性的强弱。结果:1.患者临床资料:男性患者HT、TBW、LBW、BSA和BV明显高于女性患者(所有P0.05)。男性患者BFP低于女性(P0.05);男女性患者年龄、BMI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836,0.077)。2.主动脉、肝实质强化值(ΔHU)主动脉和肝脏的平均AHU为277.7HU和61.1HU,男性患者主动脉、肝脏的平均AHU(分别是266.8HU、59HU)均低于女性(分别是290HU、63.5HU)(所有P0.05)。在亚组的比较中,TBW60kg患者的主动脉和肝脏ΔHU值(分别是68HU)高于≥60kg的患者(分别是265HU、55.9HU)(所有P0.05),BMI25的患者主动脉和肝脏ΔHU值(分别是279.4HU和62.4HU)高于BMI≥25的患者(分别是269.8HU和55.0HU)(P=0.275和0.004)。15例患者肝脏AHU低于50HU,男性比例(18.3%,11/60)明显高于女性(7.5%,4/53)。3.各身体指数与主动脉、肝脏的△HU/gI相关性:HT、TBW、BMI、LBW、BSA和BV与主动脉△HU/gI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417、-0.511、-0.272、-0.559、-0.552和-0.550,HT、TBW、 BMI、LBW、BSA和BV与肝脏△HU/gI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347、-0.679、-0.505、-0.625、-0.68和-0.576。结论:1.广东地区成年患者给予固定碘对比剂量时,主动脉、肝脏强化值随TBW增加而减低。男性、TBW≥60kg、BMI≥25患者主动脉和肝脏平均AHU值分别低于女性、TBW60kg、BMI25的患者。2.给予固定碘对比剂量时,广东地区患者肝动脉期主动脉△HU/gI值与LBW的负相关性最明显,门静脉期肝脏△HU/gI值与BSA的负相关性最明显。3.主动脉、肝脏CT增强扫描时,可采用LBW或BSA作为个性化调整碘对比剂量的身体指数。第二部分基于TBW、LBW和BSA计算主动脉及肝脏CT增强碘对比剂用量的比较研究研究目的:1.探讨TBW、LBW和BSA中,哪-个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扫描最佳的碘对比剂用量计算参数。2.探讨以TBW、LBW和BSA为指数,广东地区患者肝脏增强50HU所需要的平均碘剂量。材料与方法:1.患者分组及对比剂注射方案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同第-部分。22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广东地区患者(男性,121例,女性99例,平均年龄55.1岁)随机分成三组,TBW组(75例)、LBW组(72例)和BSA组(73例),碘用量分别是600mgI/TBW(kg)、 780mgI/LBW(kg)和22gI/BSA(m2)。2.CT扫描技术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上腹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设备和扫描参数、CT平扫和增强扫描方案均同第-部分。3.定量分析测量主动脉、肝脏在平扫和增强图像上的CT值并计算增强值(ΔHU),测量和计算方法同第-部分。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标准差、范围和95%的可信区间来评价三组强化值的变异程度。计算基于三个参数的调整的肝脏最大强化值(aMHE)。aMHE通过计算得出:aMHE=△HU/I(g)/BI,BI(body index)是身体指数即TBW(kg)、LBW(kg)和BSA(m2)。再根据I(g)=BI(△HU/aMHE)的公式,以TBW(kg)、LBW(kg)和BSA(m2)为参数计算肝脏增强50HU所需要的平均碘剂量。4.统计学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VONA)比较三组患者年龄、HT、TBW、BMI、BFP、 LBW、BSA、BV、对比剂量和主动脉、肝实质AHU值,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时(P0.05),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男女性别比较用x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评价TBW、LBW、BSA与三组主动脉和肝实质AHU/gI值、肝脏aMHE的相关性。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评价TBW、LBW、BSA分别与三组主动脉和肝实质△HU/gI值、肝脏aMHE的相关程度。结果:1.临床资料分析:三组患者年龄、性别、HT、TBW、BMI、BFP、LBW、BSA、BV、对比剂注射容积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2.主动脉、肝脏的平均AHU值:TBW组、LBW组和BSA组肝动脉期主动脉的平均AHU分别是283.6HU、280.1HU和284.1HU,门静脉期肝脏的平均AHU分别是65.8HU、63.7HU和66.3HU(所有P0.05)。LBW组肝动脉期主动脉、门静脉期肝脏平均强化值的标准差、强化值的范围和95%CI均小于TBW组和BSA组。3.主动脉、肝脏△HU/gI值与TBW、LBW和BSA的相关性三组肝动脉期主动脉AHU/gI与TBW, LBW和BSA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712,-0.711和-0.763(P0.001),与BSA负相关程度最明显。三组门静脉期肝脏AHU/gI与TBW, LBW和BSA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552,-0.598和-0.589,与LBW的负相关程度最明显。三组主动脉、肝脏△HU/gI与TBW, LBW, BSA的相关系数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4.肝脏aMHE与BW, LBW和BSA的相关性肝脏的aMHE与TBW轻度正相关(r=0.230),有统计学差异(P=0.047),与LBW(r=0.158)和BSA(r=-0.154)较一致,没有统计学差异(P=0.185和0.192)。肝脏aMHE在TBW、LBW和BSA组分别是109.6HU,81.8HU,3.0HU。5.肝脏强化50HU的碘剂量根据公式I(g)=BI×(△HU/aMHE)公式,基于TBW、LBW和BSA的aMHE计算出肝脏强化50HU所需要的碘剂量分别是0.456gI/TBW(kg)、0.611 gI /LBW(kg)和16.6gI/BSA(m2)。6.BFP和碘剂量对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影响三组BFP23%患者主动脉、肝脏ΔHU值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LBW组碘对比剂使用量低于TBW组和BSA组(P=0.032),而且LBW组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变异范围最小。结论:1.广东成年患者基于TBW、LBW和BSA的aMHE计算的肝脏强化50HU所需要的碘剂量分别是0.456gI/TBW(kg)、0.611 gI/LBW(kg)和16.6gI/BSA(m2)。2.肝脏aMHE随着TBW的变化而变化,而不随LBW、BSA变化而变化,说明与TBW相比,根据LBW、BSA计算碘剂量可获得更一致的强化值。3.与TBW和BSA相比,以LBW计算碘剂量患者与患者之间主动脉和肝脏强化值差异更小,是三者中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碘剂量的最佳身体指数。第三部分探讨基于LBW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的最佳碘剂量研究目的:1.探讨以LBW为身体指数时,不同碘剂量方案对肝脏增强和转移瘤检测的图像质量。2.确定以LBW为身体指数时,满足广东地区成年患者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符合诊断要求的碘对比剂用量。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在2014年10-12月期间,连续220例怀疑肝脏转移瘤的患者在本院接受了上腹部CT增强扫描,最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平均55.2岁(19-90岁)。40例患者发现转移瘤,在后来的穿刺(n=6)、手术(n=5)及随访中证实(n=29)。2.CT扫描及对比剂注射协议200例随机分成四组, A组给予碘剂量600mgI/TBW(kg),B、C和D组分别给予碘剂量600,720,780mgI/LBW(kg)。每组50例。检查设备和扫描方法同第一部分。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图像用于本组研究的影像学评价。3.定量分析由两位经过培训的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医师,在不清楚对比剂协议的情况下独立测量主动脉、肝实质的CT值。主动脉和肝实质的测量方法同第一部分,两位医师测量的结果取平均值。比较各组动脉期主动脉、门静脉期肝脏强化值(ΔHU)的差异。测量平扫、门静脉期图像上转移瘤CT值。转移瘤的强化值(ΔHU)是转移瘤在门静脉图像上CT值减去平扫的CT值。肿瘤-肝脏对比(TLC)定义为门静脉期肝脏CT值减去转移瘤CT值。比较各组肝转移瘤强化值及TLC值。4图像质量评价由两位分别有8年和10年腹部CT诊断经验的放射医师,在不清楚患者临床诊断及碘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采用5分的评分法对门静脉期肝脏增强图像质量及转移瘤可视化进行评价。肝实质强化质量评分标准如下:1分,无强化;2分,强化差;3分,可以接受;4分,足够的强化;5分,非常明显的强化。门静脉期转移瘤可视化分级标准是:1级,不能接受,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别与平扫相比变化不明显;2级,肝脏强化不佳,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别仍不明显;3级,可以接受,基本满足诊断要求;4级,好,转移瘤与肝脏密度差别明显;5级,优秀,转移瘤与肝脏密度差别非常显著。5统计学分析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HT、TBW、BMI、BFP、LBW及定量测量数据包括主动脉和肝实质的ΔHU、转移瘤的AHU及TLC值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VO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两比较。各组男女比例、转移瘤例数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两位放射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及转移瘤可视化分级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当有统计学差异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两比较。观察者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1.临床资料比较:四组患者年龄、性别比、HT、TBW、BMI、BFP、LBW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D组碘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分别是94.4mL、76.2mL、88mL、93.8mL(P0.05)2.主动脉、肝实质平均AHU值(HU):A-D组动脉期主动脉平均AHU值分别是277.8HU、238.7HU、261.2HU和275.6HU(P0.001),门静脉期肝实质AHU值分别是65.9HU、49HU、60.2HU和63.9HU(P0.001),B组主动脉和肝脏平均AHU值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C组强化值低于A组和D组(P0.05),而A组和D组肝实质ΔHU无统计学差异(P0.05)。A-D组肝实质强化程度≥50HU以上的例数分别是47(94%),25(50%),46(92%),50(100%)。3.肝转移瘤定量分析结果:A-D组病例中,分别有转移瘤患者10、1 1、9和10例,分别发现转移瘤38、39、41和28个。B组和C组肝转移瘤AHU低于A组和D组(P0.05)。A-D组TLC值分别是50.1HU、34.6HU、42.4HU和50HU。A组和D组TLC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TLC值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A-D组肝脏增强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3.5、4.4和4.6分,肝转移瘤可视化评分分别是4.4、3.5、4.2和4.5分。B组评分低于其他三组(P0.05),A、C和D组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采用780mgI/LBW(kg)的碘剂量,门静脉期肝脏强化图像质量和肝转移瘤可视化评分最高。TLC值40HU可作为评判肝转移瘤增强图像质量的参数之一。2.以LBW作为计算碘剂量的指数时,获得广东地区所有成年患者足够的主动脉增强值和肝实质≥50HU增强值的碘剂量是780mgI/LBW(kg).
【关键词】:碘对比剂 CT 主动脉 肝脏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816
【目录】:
- 中文摘要3-12
- ABSTRACT12-26
- 前言26-29
- 第一部分 各身体参数与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的相关性研究29-64
- 材料与方法30-32
- 结果32-53
- 讨论53-57
- 参考文献57-64
- 第二部分 基于TBW、LBW和BSA计算主动脉及肝脏MDCT增强碘对比剂量的比较研究64-89
- 材料与方法65-67
- 结果67-81
- 讨论81-85
- 参考文献85-89
- 第三部分 探讨基于LBW计算上腹部增强的最佳碘剂量及对肝转移瘤检测的评价89-110
- 材料与方法90-93
- 结果93-101
- 讨论101-105
- 参考文献105-110
- 结论110-111
- 综述111-148
- 参考文献129-148
- 缩写词简表148-149
- 读学位期间成果149-150
- 致谢150-1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荫棣;表现为下肢缺血的主动脉壁剥离[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1年04期
2 张春玲,丛祥凤,张英珊,,邓卓霖;人主动脉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J];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02期
3 王勐;胡何节;王磊;;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4年06期
4 侯传举,富源,邓东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左室隧道1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年02期
5 王汝良;魏秀芳;包权;;64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价值[J];医学综述;2009年13期
6 乔建国;王慧;郭振平;张喜清;;主动脉壁间血肿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05期
7 何庚戌;刘俊堂;李海英;周峰;濮仁富;蔡宝松;;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治疗策略的选择[J];心脏杂志;2012年04期
8 杜军;王宏;冯树行;;主动脉壁间血肿: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症[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17期
9 傅慰祖;;二硫化碳对主动脉壁中脂质代谢的影响:胆固醇合成和~(14)G-胆固醇从血清渗入主动脉壁的速率的研究 。[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0年01期
10 袁振铎,任淑卿,余永光,李丽娟;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时主动脉壁匀浆某些化学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J];生理科学;198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德志;刘瑜;何志峰;张翔;蒋成榜;郑亮承;孙成超;;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A];2009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黎雪琴;;64排螺旋CT主动脉成像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3 杨懋颖;吴昌昊;刘志芳;夏瑜;张晓捷;何仁良;金自瑛;;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治分析[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吴力军;孙锟;倪金洪;高玲玲;汪洁;张玉奇;;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隧道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侯传举;邓东安;韩秀敏;王琦光;金岩;朱鲜阳;汪曾炜;刘洁;;主动脉左室隧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表现[A];第十三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周丹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长途转运现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章希炜;杨宏宇;孙蓬;邹君杰;董剑;陈国玉;;急性主动脉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黄连军;;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9 金涛;倪一鸣;张
本文编号:993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99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