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双酚A暴露与子宫肌瘤关联性初探

发布时间:2020-11-16 05:02
   本研究基于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建立了人体尿液中双酚A(BPA)的测定方法,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其与子宫肌瘤的关联性。51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病例组,43例非子宫肌瘤且非激素相关性疾病的妇女为正常组,66例宫颈炎患者(轻度宫颈炎6例、中度宫颈炎30例、重度宫颈炎30例)为阴性对照组,分别收集尿液。尿液样本加入四溴双酚A(TBBPA)作为内标,经β-葡萄糖酸酐酶和硫酸酯酶水解后,通过预先处理过的Supelclean C18固相萃取小柱提纯、浓缩。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100mm×2.1mm×1.7mm),以0.01mol·L~(-1)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在1-100ng·mL~(-1)范围内,BPA的浓度与峰面积比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小于0.995(R~2=0.9978);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1ng·mL~(-1)和0.3ng·mL~(-1)。高、中、低浓度(1ng·mL~(-1)、5ng·mL~(-1)、20ng·mL~(-1))加标回收率为82.56%-108.50%,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15%。该方法简单,准确,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满足生物样本的分析要求。将该方法应用于正常组、阴性对照组和病例组尿液样本中BPA的含量测定,以探讨BPA的内暴露与子宫肌瘤疾病的关联性。43例正常组尿液中检出BPA的为42例,检出率为97.7%,暴露分布为1.51ng·mL~(-1)(0.60ng·mL~(-1),2.57ng·mL~(-1));66例阴性对照组尿液中检出BPA的为61例,检出率为92.4%,暴露分布为1.97ng·mL~(-1)(0.96ng·mL~(-1),3.27ng·mL~(-1));51例病例组尿液中检出BPA的为50例,检出率为98.0%,暴露分布为5.18ng·mL~(-1)(2.74ng·mL~(-1),13.98ng·mL~(-1))。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三组间BPA暴露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病例组尿液中B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但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以及阴性对照组中轻度、中度、重度宫颈炎患者之间BP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得到,BPA的暴露水平和子宫肌瘤的数目、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揭示,BPA在人体尿液中的暴露普遍存在,且BPA的暴露水平与子宫肌瘤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本研究为评价人体BPA内暴露水平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依赖性妇科肿瘤的发生与BPA暴露的相关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7.33
【部分图文】:

双酚A,雌二醇,化学结构


经口摄入体内的 BPA 可被胃肠道有效吸收,由于进入体内后,不经过Ⅰ相代谢,主要代谢途径是在Ⅱ相酶的作用合物和少量的硫酸酯缀合物,降低或消除雌激素样活性;同时,性,使其可从血液中迅速清除,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半衰时)[12,14]。目前,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在高比例人群的血液、尿 BPA[15,16]。2013 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的调研发现,2有 95%的样品检出了 BPA[17]。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婴幼儿血脑屏,人体乳汁、羊水、卵泡液以及脐带血中 BPA 的存在使各国学者究发现儿童尿液中的 BPA 浓度与其父母表现出相关性且普遍高敏感性以及 BPA 的潜在毒性,自 2008 年,加拿大、美国、欧盟在婴幼儿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生产中使用 BPA 及其它针对 BPA国卫生部等 6 部门也于 2011 年 5 月发出第 15 号公告,禁止生产、]。

色谱图,色谱图,标准溶液,保留时间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尿液样品的 MRM 色谱图见图 3。BPA 保留时间为 2.39min,TBBPA 保留时间为 2.92min,峰形良好。TBBPA

色谱图,色谱图,加标,保留时间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尿液样品的 MRM 色谱图见图 3。BPA 保留时间为 2.39min,TBBPA 保留时间为 2.92min,峰形良好。图 2 BPA 和 TBBPA 标准溶液 MRM 色谱图TBBPATBBPABPA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健梅;马艳萍;李永刚;武泽;唐莉;李云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31期

2 冯健男;杜守颖;白洁;陆洋;刘慧敏;;生物样品前处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21期

3 陈志永;陈小岳;;环境雌激素双酚A与性激素相关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年04期

4 沈杨;王丽平;封旭;任慕兰;高永星;许茜;;双酚A对子宫肌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年08期

5 邵婷;陈秀玮;;卵巢癌的病因假说及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9期

6 张巍;谭岩;方艳秋;;GPR30-EGFR信号通路在双酚A促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14期

7 国先芬;王贻鑫;耿存珍;杨永亮;;环境激素双酚A的毒理学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02期

8 刘蕾;王彦军;高虹;那晓琳;贾莉;;职业暴露妇女血清、尿液双酚A水平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年06期

9 刘智敏;许志刚;何素琼;毛翠萍;韩东方;王联广;;环境雌激素双酚A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检测研究进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许志刚;刘智敏;字富庭;杨保民;;酚类环境雌激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巧云;典型有机污染物的人体内暴露及健康效应研究[D];北京大学;2014年

2 李梦林;尿液是疾病标志物的理想来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张巍;双酚A对乳腺癌细胞株GPR30-EGFR-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肖晶;双酚A和烷基酚的检测与暴露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5 肖全伟;酚类环境雌激素的色谱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志华;食品源性双酚A暴露对脑发育和功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秦定霞;双酚A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梁敏红;双酚A职业暴露对女性生殖功能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程晋鹏;双酚A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对癌基因EphA2和c-Myc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85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885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